一种微流控血细胞检测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39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血细胞分析技术领域的一种微流控血细胞检测芯片,包括基板,基板顶部一侧设有工作区,工作区中心处设有检测区,检测区顶部开有若干呈交叉网格的槽,检测区上粘接有盖片,盖片一侧开有加样孔,检测区一侧固定连接有斜坡;检测区两侧设有相互平行的存液缓冲槽,存液缓冲槽连通有余液存储槽,余液存储槽位于检测区远离斜坡的一侧,余液存储槽并与存液缓冲槽相互垂直;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加样孔滴入样本后,样本沿检测区和盖片的缝隙处侵染进入检测区内,使检测区不会产生气泡,通过存液缓冲槽和余液存储槽对多余的液体进行收集,使多余的液体不易从检测区溢出,使样本不会受到污染。会受到污染。会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血细胞检测芯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血细胞分析
,具体是一种微流控血细胞检测芯片。

技术介绍

[0002]血细胞检查是一种通过一些仪器的检测对血液中细胞成分进行分析的技术,而血球计数板是医学上常用来计数红细胞、白细胞等血细胞的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工具。
[0003]但是目前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在操作过程中,因工作人员盖片时操作不慎(例如盖片时未将气泡全部排出),在盖片与检测区之间容易残留有气泡;而在对血细胞计数时,因气泡与血细胞呈现的形状一致会对统计结果形成干扰。在加样过程中,检测区的储液能力较弱,当出现血细胞计数板倾斜或加样过量,样本就会从检测区溢出,样本会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流控血细胞检测芯片,操作简单,在操作过程中,使检测区不会产生气泡,使多余的液体不易从检测区溢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流控血细胞检测芯片,包括基板,基板顶部一侧设有工作区,工作区并位于基板的中心处,工作区中心处设有检测区,检测区顶部开有若干呈交叉网格的槽,检测区上粘接有盖片,盖片一侧开有加样孔,检测区一侧固定连接有斜坡;检测区两侧设有相互平行的存液缓冲槽,存液缓冲槽连通有余液存储槽,余液存储槽位于检测区远离斜坡的一侧,余液存储槽并与存液缓冲槽相互垂直。
[0006]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首先,人工将盖片放置在基板上,再通过点胶方式将盖片固定在基板上,因为盖片放置在基板上时,盖片有可能因为松动、液体浮力等因素,影响检测区和盖片的缝隙处的精密性,所以盖片需要通过点胶方式进行固定。
[0007]人工通过加样孔滴入样本,根据毛细现象原理可知,部分样本沿检测区和盖片的缝隙处进入检测区内,样本再通过呈交叉网格的槽浸染进入检测区内,使检测区不会产生气泡;部分样本会进入存液缓冲槽内。
[0008]在滴落样本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量的气泡,由于检测区一侧固定连接有斜坡,气泡会沿斜坡流入存液缓冲槽,气泡并不会与检测区和盖片的缝隙处进行接触,从而避免了气泡进入检测区内部。
[0009]存液缓冲槽内的样本会起到临时补液的作用,当检测区因初期样本沁润后,会形成增强效应,这时如果人工加样量不连续,存液缓冲槽的样本就会被吸入补充进检测区,检测区的待测样本平稳填充。
[0010]当人滴入样本过多时,传统的血细胞检测卡在过量加入样本时,样本就会形成溢出,从而产生医疗污染,而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余液存储槽会对多余的样本进行收集,使多余的液体不易从工作区溢出,使样本不会受到污染。
[0011]进一步,基板上贯穿有若干定位孔,定位孔顶部的直径大于定位孔底部的直径,定位孔与检测区的中心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0012]有益效果:常规的定位孔是圆柱形通孔,内部直径相同,在基板放置到光学仪器上时,光学仪器的配合杆容易顶到基板,不便于放置。定位孔顶部的直径大于定位孔底部的直径,光学仪器的配合杆与定位孔接触时,定位孔便于对光学仪器的配合杆进行引导,使配合杆穿过定位孔,实现固定。
[0013]进一步,基板底部上开有若干防溢加胶槽,防溢加胶槽位于存液缓冲槽的两侧,且防溢加胶槽与盖片两侧连通。
[0014]有益效果:盖片放置在基板上,盖片有可能因为松动、液体浮力等因素,影响检测区和盖片的缝隙处精密性,所以需要通过点胶方式进行固定,防溢加胶槽能排出点胶过程中多余的胶水。
[0015]进一步,基板的材质为透明玻璃材料层。
[0016]有益效果:血细胞检测是光学检测,透明玻璃材料层便于光学仪器对检测区的样本进行识别计数。
[0017]进一步,工作区的两侧设有滑槽,盖片位于滑槽内并与其间隙配合,滑槽的高度大于盖片的高度。
[0018]有益效果:滑槽的高度能为盖片提供更多的移动空间,在安装盖片过程中,便于人将盖片放置在检测区上,进行滴胶操作。
[0019]进一步,基板的两侧还设有摩擦层。
[0020]有益效果:摩擦层能增大人的拇指与基板之间的摩擦系数,便于人更加稳固的夹取基板进行移动。
[0021]进一步,存液缓冲槽的高度低于余液存储槽的高度。
[0022]有益效果:存液缓冲槽的高度能保持更低的凹陷。一旦出现过量液体,存液缓冲槽将作为溢出液体的承接区,存液缓冲槽的液体容积已经充分考虑了可能出现的最大溢出量,存液缓冲槽能报证液体不出现溢出污染的情况发生。
[0023]进一步,基板底部两侧还开有弧面型的凹槽。
[0024]有益效果:凹槽便于人的拇指插入基板内,便于人更加稳固的夹取基板进行移动,凹槽便于将基板放置在光学仪器上或取下光学仪器上的基板。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微流控血细胞检测芯片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微流控血细胞检测芯片的主视图。
[0027]图3为图2的剖面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微流控血细胞检测芯片的侧视图。
[0029]图5为图4的剖面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微流控血细胞检测芯片的后视图。
[0031]图7为图5的局部A的放大图。
[0032]图8为图1的局部B的放大图。
[0033]图9为图1的局部C的放大图。
实施方式
[003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基板1、余液存储槽11、摩擦层12、存液缓冲槽13、防溢加胶槽14、盖片2、加样孔21、定位孔3、凹槽4、检测区5、斜坡51。
[0035]实施例1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至图9所示:一种微流控血细胞检测芯片,包括基板1,基板1顶部一侧设有工作区,工作区并位于基板1的中心处,工作区中心处设有检测区5,检测区5顶部开有若干呈交叉网格的槽,检测区5上粘接有盖片2,盖片2一侧开有加样孔21,检测区5一侧一体成型有斜坡51;检测区5两侧设有相互平行的存液缓冲槽13,存液缓冲槽13连通有余液存储槽11,余液存储槽11位于检测区5远离斜坡51的一侧,余液存储槽11并与存液缓冲槽13相互垂直。
[0036]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人工将盖片2放置在基板1上,再通过点胶方式将盖片2固定杂在基板1上,因为盖片2放置在基板1上时,盖片2有可能因为松动、液体浮力等因素,影响检测区5和盖片2的缝隙处的精密性,所以盖片2需要通过点胶方式进行固定。
[0037]人工通过加样孔21滴入样本,根据毛细现象原理可知,部分样本沿检测区5和盖片2的缝隙处进入检测区5内,样本再通过方网格侵染进入检测区5内,使检测区5不会产生气泡,避免气泡与待计数的血细胞混在一起,形成计数错误;部分样本会进入存液缓冲槽13内。
[0038]在滴落样本过程中,样本中可能会产生一定量的气泡,由于检测区5一侧一体成型有斜坡51,气泡会沿斜坡51流入存液缓冲槽13,气泡并不会与检测区5和盖片2的缝隙处进行接触,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血细胞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基板顶部一侧设有工作区,工作区并位于基板的中心处,工作区中心处设有检测区,检测区顶部开有若干呈交叉网格的槽,检测区上粘接有盖片,盖片一侧开有加样孔,检测区一侧固定连接有斜坡;检测区两侧设有相互平行的存液缓冲槽,存液缓冲槽连通有余液存储槽,余液存储槽位于检测区远离斜坡的一侧,余液存储槽并与存液缓冲槽相互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血细胞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基板上贯穿有若干定位孔,定位孔顶部的直径大于定位孔底部的直径,定位孔与检测区的中心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血细胞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基板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劲宏马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云芯医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