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预加热装置及一种空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929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1
本公开涉及一种新风预加热装置及一种空调,新风预加热装置包括箱体、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和SPR周波控制器;所述箱体形成有供新风通过的新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新风通道内并与所述箱体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至少有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侧,用于监测室外新风的温度;所述SPR周波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侧,与所述箱体相连接并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加热器信号连接;通过将新风预加热装置设置在新风入口处,避免新风结露;并且通过使用SPR周波控制器平稳控温并精确调温;空调包括机组和上述新风预加热装置,通过将新风预加热装置设置在机组新风管道的新风入口处,提高进风效率。提高进风效率。提高进风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预加热装置及一种空调


[0001]本公开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预加热装置及一种空调。

技术介绍

[0002]专利CN212856488U公开了一种新风预处理系统,包括: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的进口连通于外界空气,所述进风管道的出口连通于所述烘箱的进新风口;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口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内,且位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下游;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内,且位于所述加热组件的下游;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管道内,且位于湿度传感器的下游,还包括控制组件,温度传感器、加热组件、湿度传感器、加湿组件和温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控制组件包括具有PID控制功能的控制器。其通过PID控制器对多个部件进行操控,进而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系统操作。
[0003]上述新风预处理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0004]第一,其使用具有PID控制功能的控制器对各组件进行控制,但是,PID控制器的信号处理太简单,无法充分发挥新风预加热装置的性能,初始误差大,容易引起超调,并且无法进行精确的调节;
[0005]第二,新风预加热段设置在进风管道内,远离新风入口,这就导致回风先于新风预加热段与新风进行换热,由于回风新风温差较大进而导致产生结露现象,结露形成的水珠在经过滤网时会吸附过滤网上的灰尘,导致在进风时阻力过大,进而增大进风能耗和降低进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预加热装置及一种空调。本公开采用具有更高控制精度的SPR周波控制器进行控温,可平稳调节的加热器功率输出,从而准确快速调节电热能耗,具有调节精度高、系统能耗低的优点,并通过调整新风预加热装置的设置位置,可有效避免新风管道内的冷桥结露现象。
[0007]本公开所述的一种新风预加热装置,包括:箱体、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和SPR周波控制器;
[0008]所述箱体形成有供新风通过的新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新风通道内并与所述箱体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至少有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侧,用于监测室外新风的温度;所述SPR周波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侧,与所述箱体相连接并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加热器信号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的新风预加热装置还包括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的保温板,所述保温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侧面上。
[0010]优选地,所述的加热器包括曲面加热板,所述曲面加热板设置在所述新风通道宽度方向的中部,所述曲面加热板具有向所述进风口方向凹陷的凹面,且所述曲面加热板与
所述新风通道的两侧壁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曲面加热板用于加热并引导新风沿所述曲面加热板的板面向两侧流通。
[0011]优选地,所述的加热器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沿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呈蛇形弯曲延伸。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新风预加热装置还包括四个连接件,四个所述连接件均设置在所述箱体的进风口一侧,且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四角处;
[0013]或者四个所述连接件均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出风口一侧,且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四角处。
[0014]优选地,所述的新风预加热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承载板和至少两根连接臂,两所述连接臂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同侧且位于所述承载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连接臂垂直于所述承载板并与所述承载板相连接;所述承载板用于承托所述箱体,所述连接臂用于安装在墙面上。
[0015]优选地,所述的新风预加热装置还包括支撑杆,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臂、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
[0016]或者所述连接臂和所述承载板铰接,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一端与所述连接臂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承载板铰接。
[0017]优选地,所述的箱体在所述出风口的外侧边沿向进风口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围绕所述出风口的密封台阶,所述密封台阶上覆盖有橡胶密封层;
[0018]或者所述箱体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外侧边沿均向通道内部的方向凹陷,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处分别形成有密封台阶,两所述密封台阶分别围绕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两所述密封台阶上均覆盖有橡胶密封层。
[0019]优选地,所述的新风预加热装置还包括密封罩,所述密封罩围绕套设在所述出风口的外侧;
[0020]或者所述密封罩有两个,分别围绕套设在所述进风口的外侧和所述出风口处的外侧。
[0021]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机组,所述机组包括新风管道,所述空调还包括如上所述新风预加热装置,所述新风预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新风管道的新风入口处;所述新风预加热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新风管道的新风入口处连通以使新风在经过新风预加热装置后进入所述新风管道。
[0022]本公开所述的一种新风预加热装置,其优点在于:
[0023]第一,使用SPR周波控制器代替PID控制器,SPR周波控制器通过输入模拟信号在1秒周期内比例输出相应个数波的电压用来控制固态继电器的通断,平稳调节加热器的功率输出,从而达到平稳控温目的,并且SPR周波控制器的负载端的电流是以完整正弦波为单位均匀分布,因此避免了斩波控制方式导致的高次谐波,同时提高了调节精度;
[0024]第二,直接将新风预加热装置设置在空调机组新风管道的新风入口处,在进入新风管道前先进行新风预加热装置,减少了新风直接与回风接触的概率,进而避免结露发生,最终降低进风能耗、提高送风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公开所述一种新风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公开所述加热器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公开所述加热器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公开所述连接件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公开所述支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公开所述支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加热器,3-温度传感器,4-SPR周波控制器,5-连接件,6-支架,61-连接臂,62-承载板,6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如图1所示,本公开所述的一种新风预加热装置,包括箱体1、加热器2、温度传感器3和SPR周波控制器4;箱体1设置在新风管道的新风入口处,并形成有供新风通过的新风通道,该新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与新风管道的新风入口相连通,使得新风经过新风通道后直接进入新风管道。
[0033]加热器2设置在新风通道内,与箱体1相连接;温度传感器3设置在箱体1的外侧,探温部分面向室外,用于监测室外新风温度;SPR周波控制器4设置在箱体1的外侧,与箱体1相连接并与分别温度传感器3、加热器2信号连接;SPR周波控制器4通过常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和SPR周波控制器;所述箱体形成有供新风通过的新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新风通道内并与所述箱体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至少有一个,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侧,用于监测室外新风的温度;所述SPR周波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侧,与所述箱体相连接并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加热器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风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的保温板,所述保温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风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曲面加热板,所述曲面加热板设置在所述新风通道宽度方向的中部,所述曲面加热板具有向所述进风口方向凹陷的凹面,且所述曲面加热板与所述新风通道的两侧壁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曲面加热板用于加热并引导新风沿所述曲面加热板的板面向两侧流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风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沿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呈蛇形弯曲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风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连接件,四个所述连接件均设置在所述箱体的进风口一侧,且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四角处;或者四个所述连接件均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出风口一侧,且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四角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新风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承载板和至少两根连接臂,两所述连接臂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同侧且位于所述承载板宽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宗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永研净化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