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箱洞口混凝土预制框构件一体化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17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箱洞口混凝土预制框构件一体化施工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定位钢筋的预留洞口,将预制框组件安放至预留洞口处,然后将预设线管与预制框组件上的预留孔对准后穿入,接着将预制框组件通过拆模组件限制于预留洞口处,解开第二动力头与套管的连接,再通过卡位组件将预设线管限制于预留孔,对墙体的预留口封模、浇筑,最后待混凝土初凝前,将预制框组件从预留口中取出,完成电箱洞口预留施工。本申请有利于对目前现有的预留电箱洞口中的预制模具进行拆装。预制模具进行拆装。预制模具进行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箱洞口混凝土预制框构件一体化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框构件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箱洞口混凝土预制框构件一体化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建筑电气的预留预埋工程,分为楼板和墙体部分,目前在建筑施工体系中,预制内墙体部分往往会涉及到在墙体中预留配电箱的安装洞口。
[0003]现有的预制内墙体一般通过安装预制框构件来达到预留电箱洞口目的。目前的预制框构件一般分为泡沫保温板与分体式钢制模具两种形式,其中,虽然采用泡沫保温板的预留洞口方式能够具备拆装方便的优势,但是却难以对经过破坏拆卸后的泡沫保温板进行重复使用,因此目前一般选用分体式钢制模具的方式来达到预留电箱洞口的目的。
[0004]在安装分体式钢制模具的过程中,因电箱需要与预先埋设在预制内墙体中线管进行连接,故需将预留洞口的钢制模具预先进行开孔,以令线管伸入连接兼具固定线管的作用。然而因预留洞口的尺寸一般为400
×
500mm,导致采用分体式钢制模具会因洞口操作空间过小,而使得后续的拆模过程较为困难,影响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能够便于对目前现有的预留电箱洞口中的预制模具进行拆装,提高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电箱洞口混凝土预制框构件一体化施工工艺。
[0006]本申请提供的电箱洞口混凝土预制框构件一体化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电箱洞口混凝土预制框构件一体化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定位钢筋的预留洞口,将预制框组件安放至预留洞口处;S2、将预设线管与预制框组件上的预留孔对准后穿入;S3、将预制框组件通过拆模组件限制于预留洞口处;S4、通过卡位组件将预设线管限制于预留孔;S5、对墙体的预留洞口封模、浇筑;S6、待混凝土初凝前,将预制框组件从预留洞口中取出,完成电箱洞口预留施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按照施工图纸来将预留洞口的位置进行定位,以使得后续能够通过预制框组件来在墙体上做进一步地电箱洞口的预留;同时,将预设线管穿入预留孔并通过卡位组件来连接的方式,能够增加预设线管在浇筑时与预制框组件之间的稳定性;另外,拆模组件的设置方便了预制框组件在预留洞口内的拆装,从而能够在墙体浇筑混凝土时,提高预制框组件的安放稳定度,并且还能有效地提升在墙体混凝土初凝时对预制框组件的拆装,相比于目前现有的对预留电箱洞口中预制模具的拆装,本申请的电箱洞口施工工艺能够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达到对预制框组件进行循环再利用的目的,具备较好的推广作用。
[0008]优选的,步骤S1具体为,在预留洞口对应预设线管的位置通过预埋组件设置预设
座组件,将预制框组件安放至预设座组件之间。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组件能够在浇筑后埋设在混凝土中,有效地增强预设座组件与预制框组件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的整体稳定度,从而能够更好地减少预制框组件在浇筑后出现变形,而导致电箱洞口成型质量差的问题。
[0010]优选的,步骤S2具体为,将预设线管通过预留孔处的疏导组件进行导放。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疏导组件能够在预设线管穿过预制框组件上的预留孔后,再对预设线管的走向进行引导,从而进一步通过提升预设线管与预制框组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来更有效地增强对预设线管与预制框组件在混凝土浇筑时定位效果。
[0012]优选的,步骤S3具体为,将拆模组件与预设座组件相连接,以将预制框组件嵌入预设座组件内。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预制框组件嵌入预设座组件内,能够使得预制框组件在预设座组件的内部做进一步的定位,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提升预制框组件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的安装稳定度,提升墙体的电箱洞口的成型质量。
[0014]优选的,步骤S4具体为,将卡位组件与疏导组件对准,通过卡位组件来对疏导组件导放后的预设线管进行定位。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位组件与疏导组件对准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预设线管与预制框组件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的稳定度。
[0016]优选的,步骤S5具体为,待混凝土浇筑至预留洞口的预设座组件下方时,将预制框组件上的拆模组件与预设座组件相连接,以将预制框组件嵌入预设座组件内,再进行墙体后续的混凝土浇筑。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预制框组件的稳定安装,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墙体混凝土浇筑时,对预制框组件的力传递而导致安装位置的偏移。
[0018]优选的,步骤S6具体为,待混凝土初凝前,解除拆模组件与预设座组件之间的连接,再将预制框组件从预设座组件内取出。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体的混凝土在初凝前,电箱洞口已初步成型,此时再将预制框组件从预设座组件内取出,能够有效地提高对预制框组件拆卸施工效率。
[0020]优选的,待混凝土终凝后,将预设座组件从预埋组件处松出,此时将预设座组件从预留洞口内卸下。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混凝土终凝成型较为稳定后,再将预设座组件从预留洞口内卸下,从而使得电箱洞口的成型质量得到进一步地提升,进而能够更有利于后续将电箱与墙体预设线管的准确连接,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 先按照施工图纸来将预留洞口的位置进行定位,以使得后续能够通过预制框组件来在墙体上做进一步地电箱洞口的预留;同时,将预设线管穿入预留孔并通过卡位组件来连接的方式,能够增加预设线管在浇筑时与预制框组件之间的稳定性;另外,拆模组件的设置方便了预制框组件在预留洞口内的拆装,从而能够在墙体浇筑混凝土时,提高预制框组件的安放稳定度,并且还能有效地提升在墙体混凝土初凝时对预制框组件的拆装,相比于目前现有的对预留电箱洞口中预制模具的拆装,本申请的电箱洞口施工工艺能够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达到对预制框组件进行循环再利用的目的,具备较好的推广作
用;2. 通过设置预埋组件,能够在浇筑后埋设在混凝土中,有效地增强预设座组件与预制框组件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的整体稳定度,从而能够更好地减少预制框组件在浇筑后出现变形,而导致电箱洞口成型质量差的问题;3. 通过疏导组件能够在预设线管穿过预制框组件上的预留孔后,再对预设线管的走向进行引导,从而进一步通过提升预设线管与预制框组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来更有效地增强对预设线管与预制框组件在混凝土浇筑时定位效果;4. 使混凝土终凝成型较为稳定后,再将预设座组件从预留洞口内卸下,从而使得电箱洞口的成型质量得到进一步地提升,进而能够更有利于后续将电箱与墙体预设线管的准确连接,达到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电箱洞口混凝土预制框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钢筋与预制框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预埋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预制框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预设座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箱洞口混凝土预制框构件一体化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定位钢筋(1)的预留洞口(11),将预制框组件(2)安放至预留洞口(11)处;S2、将预设线管(12)与预制框组件(2)上的预留孔(21)对准后穿入;S3、将预制框组件(2)通过拆模组件(3)限制于预留洞口(11)处;S4、通过卡位组件(4)将预设线管(12)限制于预留孔(21);S5、对墙体(1)的预留洞口(11)封模、浇筑;S6、待混凝土初凝前,将预制框组件(2)从预留洞口(11)中取出,完成电箱洞口预留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箱洞口混凝土预制框构件一体化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在预留洞口(11)对应预设线管(12)的位置通过预埋组件(13)设置预设座组件(5),将预制框组件(2)安放至预设座组件(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箱洞口混凝土预制框构件一体化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将预设线管(12)通过预留孔(21)处的疏导组件(6)进行导放。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箱洞口混凝土预制框构件一体化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将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树荣黄永福黄锦佳黄晓翔梅佳民钟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构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