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墙套管柔性封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016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穿墙套管柔性封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模板、套管、防水板、环形气囊和撑管机构,模板上开设有供套管穿过的通孔,防水板设置于模板的外侧,环形气囊套设于套管的外侧,且与防水板的外侧抵接,撑管机构对称设置于套管的两侧,环形气囊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感测光缆,环形气囊的外侧设置有控制盒,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和感测光缆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该装置能适应模板上不同形状大小的通孔使用,避免套管外周缝隙漏浆,封堵效果好,同时能够检测墙体内套管外侧的空鼓现象,使用简单方便,有效提升套管处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提升一次性验收合格率。提升一次性验收合格率。提升一次性验收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墙套管柔性封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穿墙套管柔性封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主体结构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人防地下室墙体设置了大量的穿墙套管,以便于后期管线排布,施工现场穿墙套管形状大多数为圆形,而此位置的木模版无法准确切割成与穿墙套管相吻合的圆孔形状,由此导致模板与穿墙套管之间存在缝隙,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存在漏浆现象,混凝土成型质量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场工人在施工此位置时采用编织袋进行填塞,导致编织袋夹杂在混凝土中无法彻底清理,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与观感。另外,在墙体浇筑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或其他因素容易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变差,使穿墙套管底部出现空鼓,容易出现墙体开裂,严重影响墙体质量,而目前尚没有可以同步检测穿墙套管预埋空鼓的装置,需要在墙体施工完成后使用专用工具敲击检测,再对空鼓区域切割进行二次填补施工,降低了施工效率,也影响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墙套管柔性封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适应模板上不同形状大小的通孔使用,避免套管外周缝隙漏浆,封堵效果好,同时能够检测墙体内套管外侧的空鼓现象,使用简单方便,有效提升套管处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提升一次性验收合格率。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穿墙套管柔性封堵装置,包括模板、套管、防水板、环形气囊和撑管机构,所述模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套管穿过的通孔,所述套管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模板的外侧,所述防水板设置于所述模板的外侧,所述环形气囊套设于所述套管的外侧,且与所述防水板的外侧抵接,所述环形气囊的外侧设置有气门嘴,所述撑管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套管的两侧,所述环形气囊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感测光缆,所述环形气囊的外侧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感测光缆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盒的一侧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呈不规则的多边形结构,所述环形气囊充气后的覆盖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面积,所述防水板外沿与所述通孔的边缘搭接至少10cm,所述防水板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述防水板的四侧均通过压条固定连接于所述模板上,所述压条采用镀锌金属条。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气囊远离所述防水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环,所述压环采用硬质金属材质,所述压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模板螺栓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盒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环的一侧,所述
控制器内设置有压力转换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射频信号与所述压力转换模块无线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感测光缆呈环形绕设于所述环形气囊靠近所述防水板的一侧内壁,所述感测光缆的上等距阵列安装有光纤补偿器,所述控制器内还设置有光纤解调模块,所述感测光缆的端部与所述光纤解调模块连接,所述感测光缆贯穿所述环形气囊的位置密封处理。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撑管机构包括固定板、支撑板和调节杆,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压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呈弧形结构,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一侧,且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所述套管的外表面贴合,所述调节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弹簧件,所述弹簧件套设于所述调节杆的外侧,所述弹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调节杆相平行,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板。
[0011]另一方面,一种穿墙套管柔性封堵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使用切割工具在模板上对应穿墙套管的位置裁切六边形通孔,并将模板按施工要求铺设在待浇筑墙体两侧,再将套管预埋至通孔内,使套管两端延伸至模板外侧;
[0013]S2,根据通孔大小裁切防水板,并在防水板中心开设与套管外径相适配的洞口,再将防水板铺设至模板外侧;
[0014]S3,将环形气囊预先充气后环套安装至套管上,调整环形气囊位置,使其内侧与防水板贴合,同时利用撑管机构将套管端部支撑夹持,然后向环形气囊内二次加压充气,直至环形气囊内压力稳定并完全鼓起;
[0015]S4,在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凝固前压力传感器和光纤补偿器实时检测套管外周封堵及成型情况,并在压力和光纤信号异常时通过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
[0016]S5,待混凝土完全凝固后,释放环形气囊内气体,并依次取下环形气囊、防水板和模板。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0018]S201,测量通孔尺寸,裁切方形防水板,使防水板外沿与通孔的边缘搭接至少10cm;
[0019]S202,将防水板铺在套管端部,并使两者中心对齐,利用胶锤沿套管边部敲击,利用套管边部对防水板产生剪切破坏,得到与套管外径一致的洞口;
[0020]S203,将防水板安装至套管上,并使用压条依次将防水板外沿与模板固定。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0022]S301,通过气门嘴向环形气囊内冲入少量气体,再将环形气囊套至套管上,向外拉动撑管机构上的调节杆,带动两侧的支撑板相离移动,直至支撑板之间的间距大于套管直径后向内推动环形气囊,使气囊内侧与防水板表面贴合,然后松开调节杆,支撑板在弹簧件作用下向内弹出,并与套管外壁贴合;
[0023]S302,将压环两侧的连接条与模板连接固定;
[0024]S303,通过气门嘴向环形气囊内再次充气,使其完全膨胀鼓起,直至环形气囊内圈与套管外表面紧密抵接,且外圈将六边形通孔完全覆盖。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套管外周封堵及成型情况的判断方式为:压力传感器采集环形气囊内气压值,并通过射频信号将采集信号传输至压力转换模块,将采集信号计算转化为压力数值,控制器将其与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对比,判断环形气囊是否有破损,从而反应环形气囊对防水板的抵接紧密度;另外,感测光缆一端通入光信号,光信号沿感测光缆走向传输至光纤解调模块内,光纤解调模块根据光信号传输时间和分散情况判断环形气囊侧壁是否发生形变,从而反应混凝土浇筑时,套管底部是否出现空鼓。
[002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利用防水板对穿墙套管与通孔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并利用环形气囊充气膨胀对防水板起到支撑抵紧的作用,并紧密包裹穿墙套管,提升防水板的封堵性能,有效避免套管位置漏浆,再通过撑管机构将套管两端支撑固定,保持其与模板通孔的垂直对中,准确定位穿墙套管的位置,使混凝土成型质量及观感均得到保证,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重复利用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墙套管柔性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10)、套管(20)、防水板(100)、环形气囊(200)和撑管机构(400),所述模板(10)上开设有供所述套管(20)穿过的通孔(11),所述套管(20)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模板(10)的外侧,所述防水板(100)设置于所述模板(10)的外侧,所述环形气囊(200)套设于所述套管(20)的外侧,且与所述防水板(100)的外侧抵接,所述环形气囊(200)的外侧设置有气门嘴(201),所述撑管机构(400)对称设置于所述套管(20)的两侧,所述环形气囊(200)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02)和感测光缆(203),所述环形气囊(200)的外侧设置有控制盒(206),所述控制盒(206)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2061),所述压力传感器(202)和所述感测光缆(203)均与所述控制器(2061)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盒(206)的一侧设置有蜂鸣器(207),所述蜂鸣器(207)与所述控制器(2061)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墙套管柔性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呈不规则的多边形结构,所述环形气囊(200)充气后的覆盖面积大于所述通孔(11)的面积,所述防水板(100)外沿与所述通孔(11)的边缘搭接至少10cm,所述防水板(100)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述防水板(100)的四侧均通过压条(101)固定连接于所述模板(10)上,所述压条(101)采用镀锌金属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墙套管柔性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200)远离所述防水板(10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环(205),所述压环(205)采用硬质金属材质,所述压环(20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条(2051),所述连接条(2051)的另一端与所述模板(10)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穿墙套管柔性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206)固定连接于所述压环(205)的一侧,所述控制器(2061)内设置有压力转换模块(2062),所述压力传感器(202)通过射频信号与所述压力转换模块(2062)无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穿墙套管柔性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光缆(203)呈环形绕设于所述环形气囊(200)靠近所述防水板(100)的一侧内壁,所述感测光缆(203)的上等距阵列安装有光纤补偿器(204),所述控制器(2061)内还设置有光纤解调模块(2063),所述感测光缆(203)的端部与所述光纤解调模块(2063)连接,所述感测光缆(203)贯穿所述环形气囊(200)的位置密封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穿墙套管柔性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管机构(400)包括固定板(401)、支撑板(402)和调节杆(403),所述固定板(401)的一侧与所述压环(20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02)呈弧形结构,所述支撑板(402)设置于所述固定板(401)一侧,且所述支撑板(402)的一侧与所述套管(20)的外表面贴合,所述调节杆(403)设置于所述支撑板(402)的另一侧,所述调节杆(403)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板(401),所述支撑板(402)的一侧设置有弹簧件(404),所述弹簧件(404)套设于所述调节杆(403)的外侧,所述弹簧件(404)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40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件(40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杆(405),所述导向杆(405)与所述调节杆(403)相平行,所述导向杆(405)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40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405)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山徐小洋李魁勇曾天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