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硅藻-菌共生有机液态肥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5874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藻

菌共生有机液态肥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肥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硅藻

菌共生有机液态肥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长期使用化肥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使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中重金属增加、作物根系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总量及活性降低,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肥料减量高效、有机肥替代方案与行动已提升到国家政策层面。探索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高效绿色有机肥,意义深远。
[0003]硅藻是属于黄褐色植物门硅藻纲的单细胞藻类,种类多分布广,硅藻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褐藻胶和少量的酶、植物激素、多酚及多糖类等生理活性物质,经过生化处理后,可制备成绿色有机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0004]传统硅藻肥技术很少结合菌种共同培养,具有藻水分离困难、储存运输困难、处理工艺稳定性差、净化效果不达标、制作成本高、肥效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藻

菌共生有机液态肥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一种硅藻

菌共生有机液态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复合菌粉和废弃液态有机质混合,进行第一次发酵,得到小分子有机液态肥;
[0009](2)将硅藻和所述小分子有机液态肥混合,进行第二次发酵,得到生物有机肥;
[0010](3)将生物菌剂与所述生物有机肥混合,进行第三次发酵,得到所述硅藻

菌共生有机液态肥。
[0011]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复合菌粉包括脱氮硫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粪产碱杆菌和东方伊萨酵母,所述废弃液态有机质为从畜禽粪污中分离出的污水、果蔬压榨废水或尾菜压榨废水。
[0012]进一步地,所述从畜禽粪污中分离出的污水的各项指标为:COD(化学需氧量)为3000

3500mg/L、TP(总磷含量)为100

200mg/L、NH3‑
N(氨氮含量)为500

700mg/L、BOD5(五天生化需氧量)/CODcr比值为0.6

0.7。所述从畜禽粪污中分离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性污染物,可生化性很高。
[0013]进一步地,所述果蔬压榨废水是果蔬经洗涤、破碎、压榨工序排出的废水,所述尾菜压榨废水是尾菜经洗涤、破碎、压榨工序排出的废水;
[0014]进一步地,所述果蔬压榨废水或尾菜压榨废水的各项指标为:COD为8000

15000mg/L、BOD5为3000

4500mg/L、SS(固体悬浮物浓度)为600

800mg/L、pH值为6

8。
[0015]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复合菌粉和废弃液态有机质的质量比为1~3:48~65,所述复合菌粉中脱氮硫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粪产碱杆菌和东方伊萨酵母的质量比为10~15:6~8:8~10:1~3。
[0016]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硅藻和小分子有机液态肥的质量比为1~3:55~75。
[0017]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硅藻为普通的舟形藻。
[0018]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生物菌剂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和细黄链霉菌。
[0019]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生物菌剂和生物有机肥的质量比为1~3:62~84,所述生物菌剂中解淀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和细黄链霉菌的质量比为8~11:7~10:2~4。
[0020]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第一次发酵的pH值为6.8~7.2,温度为25~35℃,时间为48~96h;步骤(2)中所述第二次发酵的温度为25~30℃,时间为96~128h,光照为1500~2500lux;步骤(3)中所述第三次发酵的温度为25~35℃,时间为24~72h。
[002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一种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硅藻

菌共生液态肥。
[002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三:一种上述硅藻

菌共生液态肥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0023]进一步地,将所述硅藻

菌共生液态肥按照1次用量为15000mL/hm2喷施到土壤中。
[0024]进一步地,所述硅藻

菌共生液态肥用800倍水稀释后喷施。
[0025]进一步地,所述土壤为被从畜禽粪污中分离出的污水、果蔬压榨废水或尾菜压榨废水污染的土壤,或缺乏营养的土壤。
[002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的硅藻

菌共生液态肥中含有大量硅藻和多种微生物,硅藻和多种微生物可在农作物的根系周围形成优势种群,抑制其他有害菌的生命活动,有效改良土壤。硅藻光合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O2可以很好地供给有益菌代谢活动,有益菌产生的可发挥CO2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可促进微藻的同化生长,两者协同共生,可对土壤中难溶性的磷、钾肥进行分解,产生多种植物所需的物质,如小分子氨基酸、促生激素、维生素等。本专利技术的发酵过程中,菌种通过分解废弃液态有机质将其转化为小分子物质,为硅藻和有益菌的生长提供碳、氮源,实现了废弃资源再利用。
[0028](2)本专利技术的硅藻

菌共生有机液态肥具有固氮、解磷、解钾功能,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可以在农作物的根系周围形成优势种群,抑制了其他有害菌的生命活动,灌根可抑制土壤中的病菌,喷到叶面,可防止病害的入侵,达到生物防治病害的效果。将本专利技术的硅藻

菌共生有机液态肥应用于土壤改良,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提升作物产量及品质,还能够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0029](3)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各菌种以特定的比例范围组合后能够协同配合,有效地分解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废弃液态有机质原料,得到小分子有机物,各菌种之间无拮抗作用;同时本专利技术所用菌种具备良好的固氮、固碳效果,应用于种植能够极大地增加作物产量。
[003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三次发酵过程制得硅藻

菌共生液态肥,首先将复合菌粉和废弃液态有机质混合,进行第一次发酵,该发酵过程中复合菌粉分解废弃液态有机质中可产生恶臭气体的大分子有机物质、有机硫化物、有机氮等,制得小分子有机液态肥;然后将硅藻和小分子有机液态肥混合,进行第二次发酵,该发酵过程中小分子有机液态肥为硅藻提供生
长所需的C、N、S等营养元素,进行硅藻扩培,制得生物有机肥;最后将生物菌剂与生物有机肥混合,进行第三次发酵,该发酵过程中生物有机肥为生物菌剂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协同共生,制得硅藻

菌共生液态肥。三次发酵过程协同作用,既高效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藻

菌共生有机液态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复合菌粉和废弃液态有机质混合,进行第一次发酵,得到小分子有机液态肥;(2)将硅藻和所述小分子有机液态肥混合,进行第二次发酵,得到生物有机肥;(3)将生物菌剂与所述生物有机肥混合,进行第三次发酵,得到所述硅藻

菌共生有机液态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复合菌粉包括脱氮硫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粪产碱杆菌和东方伊萨酵母,所述废弃液态有机质为从畜禽粪污中分离出的污水、果蔬压榨废水或尾菜压榨废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复合菌粉和废弃液态有机质的质量比为1~3:48~65,所述复合菌粉中脱氮硫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粪产碱杆菌和东方伊萨酵母的质量比为10~15:6~8:8~10:1~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硅藻和小分子有机液态肥的质量比为1~3:55~7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辉吴祥慈代成龙赵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