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跃华专利>正文

一种缓释有机多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51483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缓释有机多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植物调节剂技术领域。将大豆经过脱毒处理后,与大麦、玉米混合经过预酶解,与无机盐和无菌水混合得到培养基,接种活化的黑曲霉、纳豆芽孢杆菌菌种种子液,并加入复合蛋白酶,发酵酶解,过滤,冷冻干燥,得到发酵酶解产物,与金属离子螯合后,经过明胶和黄原胶包埋,制得缓释有机多肽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缓释有机多肽组合物富含氨基酸与小肽,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易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用于合成各种酶类,诱导基因表达,平衡作物体内激素生理代谢等,同时还可促进作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改善农田环境。改善农田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释有机多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调节剂
,具体涉及一种缓释有机多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农业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下,为了达到增产增收的效益,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原料所制成的液体肥料,虽然可对农作物产量做出贡献,但同时不断造成农作物品质和风味下降及化学残留等问题,甚至使土壤恶化、无法持续利用和病害增加,所以只能不断施打化学农药来抑制病害,或使用激素来提高作物抗病能力。由于传统施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和农药激素,已难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并且带来负面影响,如植物抗病性差、增加病菌抗药性、作物品质下降、土壤板结等严重问题。
[0003]因此,为了提高农作物免疫力、平衡作物营养源和让土壤有益微生物达到平衡,以可高产出优良品质和恢复原有风味的农产品。微生物有机肥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能提高作物抗病性、减少病害及化学品残留和避免土壤环境恶化,以达到无公害的绿色农业,生产出绿色有机食品。
[0004]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发现:蛋白质类物质,在土壤中分解后,大多是以短链肽形式被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释有机多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大豆经过脱毒处理后,与大麦、玉米混合经过预酶解,与无机盐和无菌水混合得到培养基,接种活化的黑曲霉、纳豆芽孢杆菌菌种种子液,并加入复合蛋白酶,发酵酶解,过滤,冷冻干燥,得到发酵酶解产物,与金属离子螯合后,经过明胶和黄原胶包埋,制得缓释有机多肽组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大豆预处理:将大豆洗净,放置于上层筛网,在下部容器中加入氨水和乙醇混合溶液,加盖并安装冷凝管,加热,蒸汽处理,得到脱毒大豆;S2.预酶解:将步骤S1制得的脱毒大豆、大麦、玉米洗净,干燥,粉碎,得到混合粉,加入水中,加入复合酶酶解,灭酶,冷冻干燥,得到酶解混合物;S3.培养基的制备:将步骤S2中的酶解混合物、无机盐加入无菌水中,灭菌,制得培养基;S4.菌种的活化:将黑曲霉、纳豆芽孢杆菌接种于高氏培养基中,活化培养,制得菌种种子液;S5.酶助发酵:将步骤S4中制得的黑曲霉、纳豆芽孢杆菌菌种种子液接种于步骤S3中制得的培养基中,加入复合蛋白酶,发酵酶解,过滤,冷冻干燥,得到发酵酶解产物;S6.金属离子螯合:将步骤S5制得的发酵酶解产物加入水中,加入金属盐,搅拌混合反应,制得螯合缓释有机多肽组合物;S7.包埋:将明胶和黄原胶溶于水中,加入步骤S6制得的螯合缓释有机多肽组合物,得到水相,将水相加入食用油中,乳化,调节溶液pH值为第一pH值,搅拌反应,调节pH值为第二pH值,加入谷氨酰胺转氨酶,搅拌反应,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制得缓释有机多肽组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氨水和乙醇混合溶液中NH3浓度为5

7wt%,乙醇浓度为20

30wt%,余量为水,所述加热至沸腾,蒸汽处理1

2h;步骤S2中所述脱毒大豆、大麦、玉米的质量比为5

7:3

5:7

10,所述复合酶选自纤维素酶、果胶酶、α

淀粉酶、β

淀粉酶、γ

淀粉酶中的至少两种,优选地,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质量比为5

7:2,所述酶解的条件为40

50℃,酶解2

3h,所述灭酶为紫外线灭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酶解混合物、无机盐、无菌水的质量比为15

20:0.5

1:100

150,所述无机盐选自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锰、氯化铜、氯化锌、硫酸铁、硫酸钠、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活化培养的条件为35

45℃,50

70r/min,活化培养18

24h,制得的菌种种子液的含菌量为108‑
109cfu/mL;步骤S5中所述黑曲霉、纳豆芽孢杆菌菌种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1

2%和1.2

2.5%,所述复合蛋白酶选自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的至少两种,优选地,为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质量比为3

5:2,所述复合蛋白酶的添加量为体系总质量的2

3wt%,所述发酵酶解的条件为35

45℃,50

70r/min,发酵酶解48

72h。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述发酵酶解产物和金属盐的质量比为100:13

15,所述金属盐选自氯化锌、氯化铁、氯化铜、氯化锰、氯化镁、氯化铝、硫酸锌、硫酸铁、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铝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为氯化锌、氯化铁的混合物,质量比为3

5:7,所述搅拌混合反应的时间为30

50min。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跃华
申请(专利权)人:蒋跃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