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49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电池模组包括:壳体;电芯堆叠体,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电芯堆叠体包括N排电芯,N为大于或等于3的奇数,其中,N排所述电芯中位于同一排的多个电芯的正负极柱位置相同,且第一排电芯的正负极柱的位置与其他排电芯的正负极柱位置相反,且所述电芯堆叠体中的多个电芯相互串联连接以形成总正输出极和总负输出极,且所述总正输出极和所述总负输出极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同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包括了奇数排电芯的电池模组总正输出极和总负输出极位于电池模组的同一侧,甚至位于所述电池模组同一侧的相邻位置上,以使得装配结构更加紧凑,从而避免了需要通过长铜巴连接汇流,降低了振动冲击导致脱落等风险。落等风险。落等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包
,具体涉及了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针对单模组内串联电芯采用奇数排电芯排列方式(如3*3、3*4、3*5等),按照传统的模组电芯之间的巴片串联方式无法很好地保证总正输出极巴片、总负输出极巴片处于同一侧的位置;当模组数量大于2个时,巴片按照模组串联顺序排列的方式,需要通过长铜巴连接汇流到相邻位置,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会受限于Pack内包络空间无法布置,尤其对于现在的CTP结构,Pack内空间非常紧凑,而且使用长铜巴连接还增加了悬臂应力,振动冲击导致脱落等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以改善现有的模组电芯之间的巴片串联方式无法很好地保证总正输出极巴片、总负输出极巴片处于同一侧的位置,从而使得需要通过长铜巴连接汇流到相邻位置,而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会受限于Pack内包络空间无法布置,尤其对于现在的CTP结构,Pack内空间非常紧凑,而且使用长铜巴连接还增加了悬臂应力,振动冲击导致脱落等风险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模组,壳体;
[0005]电芯堆叠体,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堆叠体包括N排电芯,N为大于或等于3的奇数,其中,N排所述电芯中位于同一排的多个电芯的正负极柱位置相同,且第一排电芯的正负极柱的位置与其他排电芯的正负极柱位置相反,且所述电芯堆叠体中的多个电芯相互串联连接以形成总正输出极和总负输出极,且所述总正输出极和所述总负输出极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同一侧。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电芯按其布置位置依次串联连接。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位于同一列的第二排电芯至第N排电芯相互串联连接。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任意一列电芯中的第N排电芯和与其相邻的另一列电芯中的第二排或第N排电芯连接。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堆叠体中的多个电芯通过连接巴片相互串联连接,所述连接巴片包括第一巴片、第二巴片和第三巴片,所述第一巴片连接在第一排中相邻的电芯之间,所述第二巴片连接在同一列中相邻的两排电芯之间,所述第三巴片连接在相邻的两列电芯之间。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同一列中的第二巴片的连接方向相同,相邻两列中的第二巴片的连接方向相互或相反。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当任意一列电芯中的第N排电芯通过所述第三巴片和与其相邻的另一列电芯中的第二排连接时,两列电芯中的所述第二巴片的连接方向相
同;
[0012]当任意一列电芯中的第N排电芯所述第三巴片和与其相邻的另一列电芯中的第N排电芯连接时,两列电芯中的所述第二巴片的连接方向相反。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总正输出极和所述总负输出极位于相邻的两排电芯或分别位于N排电芯中的第一排电芯和第N排电芯。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最后一列电芯中的所述第二巴片的连接方向与第一列电芯中的所述第二巴片的连接方向相同时,所述总正输出极和所述总负输出极分别与N排电芯中的第一排电芯和第N排电芯连接;
[0015]当最后一列电芯中的所述第二巴片的连接方向与第一列电芯中的所述第二巴片的连接方向相反时,所述总正输出极和所述总负输出极分别连接在相邻的两排电芯。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底板、顶板、相对设置的侧板和相对设置的端板,所述底板、所述顶板、所述侧板和所述端板依次围合形成电芯容纳腔,所述电芯堆叠体安装在所述电芯容纳腔内,且所述端板位于N排所述电芯的两端。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输出极底座,所述输出极底座安装在靠近所述总正输出极和所述总负输出极的所述端板上,所述输出极底座内安装有正输出巴片和负输出巴片,所述正输出巴片和所述负输出巴片分别与所述总正输出极和所述总负输出极电连接。
[0018]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池包,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安装有至少一个如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
[0019]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通过改变电池模组内电芯的排布方式和电芯之间的串联结构,以使得包括了奇数排电芯的电池模组总正输出极和总负输出极位于电池模组的同一侧,甚至位于所述电池模组同一侧的相邻位置上,以使得装配结构更加紧凑,从而避免了需要通过长铜巴连接汇流,从而避免了Pack内包络空间对电池模组的安装限制,同时还避免了使用长铜巴连接而使得悬臂应力增大,从而降低了振动冲击导致脱落等风险。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于实施例一中5排
×
4列中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于一实施例中电芯串联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于另一实施例中电芯串联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于又一实施例中电芯串联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于再一实施例中电芯串联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于实施例二中5排
×
4列的电芯串联示意图。
[0027]标号说明:
[0028]电池模组100;侧板11和端板12;电芯堆叠体20;电芯21;第一巴片201;第二巴片
202;第三巴片203。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31]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以改善现有的模组电芯之间的巴片串联方式无法很好地保证总正输出极巴片、总负输出极巴片处于同一侧的位置,尤其是对于总正和总负无法位于同侧相邻位置的电池模组,从而使得需要通过长铜巴连接汇流到相邻位置,而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会受限于Pack内包络空间无法布置,尤其对于现在的CTP结构,Pack内空间非常紧凑,而且使用长铜巴连接还增加了悬臂应力,振动冲击导致脱落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芯堆叠体,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堆叠体包括N排电芯,N为大于或等于3的奇数,其中,N排所述电芯中位于同一排的多个电芯的正负极柱位置相同,且第一排电芯的正负极柱的位置与其他排电芯的正负极柱位置相反,且所述电芯堆叠体中的多个电芯相互串联连接以形成总正输出极和总负输出极,且所述总正输出极和所述总负输出极位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同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电芯按其布置位置依次串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列的第二排电芯至第N排电芯相互串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任意一列电芯中的第N排电芯和与其相邻的另一列电芯中的第二排或第N排电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堆叠体中的多个电芯通过连接巴片相互串联连接,所述连接巴片包括第一巴片、第二巴片和第三巴片,所述第一巴片连接在第一排中相邻的电芯之间,所述第二巴片连接在同一列中相邻的两排电芯之间,所述第三巴片连接在相邻的两列电芯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同一列中的第二巴片的连接方向相同,相邻两列中的第二巴片的连接方向相同或相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当任意一列电芯中的第N排电芯通过所述第三巴片和与其相邻的另一列电芯中的第二排连接时,两列电芯中的所述第二巴片的连接方向相同;当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宏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格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