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外后视镜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240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6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外后视镜及车辆。其中,车辆外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模组、后视镜支架与后视镜壳。所述后视镜模组安装于后视镜壳内。所述后视镜壳设置于所述后视镜支架上。所述后视镜壳包括迎风面,所述迎风面为所述车辆外后视镜主要承受气流的表面。所述后视镜支架位于所述后视镜壳远离所述迎风面的一侧。所述后视镜壳还包括第一后视镜壳。所述第一后视镜壳设有沿朝向所述后视镜支架的方向延伸的挡风台阶,所述后视镜支架设有对应所述挡风台阶的台阶凹陷。所述挡风台阶与所述台阶凹陷对应配合。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减少气流流经车辆外后视镜的风噪,提升驾驶舒适度。提升驾驶舒适度。提升驾驶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外后视镜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外后视镜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了当下形势下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而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驾驶舒适性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而汽车的驾驶舒适性问题也对汽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0003]其中,汽车行使时的风噪,尤其是汽车高速行使时的风噪对汽车的驾驶舒适性存在较大影响,一直是一个亟待优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外后视镜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全部或部分不足。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外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模组、后视镜支架与后视镜壳;所述后视镜模组安装于后视镜壳内;
[0006]所述后视镜壳设置于所述后视镜支架上;所述后视镜壳包括迎风面,所述迎风面为所述车辆外后视镜主要承受气流的表面;所述后视镜支架位于所述后视镜壳远离所述迎风面的一侧;
[0007]所述后视镜壳还包括第一后视镜壳;所述第一后视镜壳设有沿朝向所述后视镜支架的方向延伸的挡风台阶,所述后视镜支架设有对应所述挡风台阶的台阶凹陷;所述挡风台阶与所述台阶凹陷对应配合。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外后视镜还包括第二后视镜壳;
[0009]所述第一后视镜壳位于所述第二后视镜壳的上面;所述挡风台阶位于所述第一后视镜壳与所述第二后视镜壳的交界处;所述挡风台阶位于所述第一后视镜壳的底端,所述后视镜支架的底端对应所述挡风台阶设有所述台阶凹陷。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视镜支架还包括配合支架部。
[0011]所述配合支架部的底端朝向所述第一后视镜壳底端延伸。所述台阶凹陷设置于所述配合支架部的底端。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支架部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后视镜壳的底端采用过盈技术相抵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视镜支架还包括主支架部。所述后视镜壳安装于所述主支架部上。
[0014]所述配合支架部远离其底端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视镜支架相连接,且与所述主支架部在竖直方向上的中间点相连接。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支架部与所述主支架部一体成型。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外后视镜还包括后视镜基座。
[0017]所述后视镜基座朝向所述配合支架的一侧设有密封胶圈。所述密封胶圈远离所述
后视镜基座的一侧与所述配合支架相抵接。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胶圈还包括导流槽。所述后视镜基座还包括后视镜基座壳与基座支架。所述后视镜基座壳安装于所述基座支架上。所述导流槽的开口位于所述密封胶圈远离所述基座支架的一侧。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后视镜壳包括第二后视镜壳组合部。所述第二后视镜壳组合部被配置为与所述配合支架部相配合,且所述第二后视镜壳组合部位于所述配合支架部远离所述第一后视镜壳的一侧。
[002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种车辆外后视镜。
[0021]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设置在第一后视镜壳设置沿朝向后视镜支架的方向延伸的挡风台阶,并在后视镜支架设置与挡风台阶对应配合的台阶凹陷。这样设置,即使第一后视镜壳与后视镜支架之间存在尺寸配合差,也可以通过挡风台阶与台阶凹陷阻挡气流从第一后视镜壳与后视镜支架之间的第三缝隙处进入车辆外后视镜的空腔结构内,从而,可以极大减少由于气流流入空腔结构内而引发的风噪,进而,可以避免风噪对驾驶舒适性产生影响,即可以极大提升驾驶的舒适性。
[002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24]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外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外后视镜的局部剖视图。
[0026]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外后视镜的局部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外后视镜的仰视图。
[0028]图5是一种车辆外后视镜的剖视图。
[0029]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后视镜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3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外后视镜10,图1示出的是该车辆外后视镜10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的是图1中沿剖面线AA的局部的剖视图。图3示出的是图2中区域Q1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图2与图3所示,该车辆外后视镜10,包括:后视镜模组(图中未示出)、后视镜支架11与后视镜壳12。后视镜模组安装于后视镜壳12内。
[0032]后视镜壳12安装于后视镜支架11上。后视镜壳12包括迎风面121,迎风面121为车辆外后视镜10主要承受气流的表面。后视镜支架11位于后视镜壳12远离迎风面121的一侧。
[0033]后视镜壳12还包括第一后视镜壳122。第一后视镜壳122设有沿朝向后视镜支架11
的方向延伸的挡风台阶124,后视镜支架11设有对应挡风台阶的台阶凹陷111。挡风台阶124与台阶凹陷111对应配合。
[0034]图5示出的是一种未经改进的车辆外后视镜10。如图5所示的车辆外后视镜结构,第一后视镜壳122与第二后视镜壳123相抵接。在将后视镜壳12安装至后视镜支架11上后,由于后视镜壳12本身的遮挡,因而难以确定装配时产生的尺寸配合差。此时,如图5中所示的气流A1的方向,由于迎风面121为车辆外后视镜10主要承受气流的表面,那么,当气流A1流向车辆外后视镜10时,就容易进入第一后视镜壳122与第二后视镜壳123的第一缝隙21中。而后,气流A1在经过第一后视镜壳122与第二后视镜壳123的第一缝隙21后,经过第一后视镜壳122与后视镜支架11之间的第二缝隙22中。并在经过第一后视镜壳122与后视镜支架11之间的第二缝隙22后进入车辆外后视镜10内部的空腔结构20内,从而,引发剧烈的风噪,继而影响到驾驶的舒适性。
[0035]而通过设置在第一后视镜壳122设置沿朝向后视镜支架11的方向延伸的挡风台阶124,并在后视镜支架11设置与挡风台阶124对应配合的台阶凹陷111。这样设置,即使第一后视镜壳122与后视镜支架11之间存在尺寸配合差,也可以通过挡风台阶124与台阶凹陷111阻挡气流A1从第一后视镜壳122与后视镜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镜模组、后视镜支架与后视镜壳;所述后视镜模组安装于后视镜壳内;所述后视镜壳安装于所述后视镜支架上;所述后视镜壳包括迎风面,所述迎风面为所述车辆外后视镜主要承受气流的表面;所述后视镜支架位于所述后视镜壳远离所述迎风面的一侧;所述后视镜壳还包括第一后视镜壳;所述第一后视镜壳设有沿朝向所述后视镜支架的方向延伸的挡风台阶,所述后视镜支架设有对应所述挡风台阶的台阶凹陷;所述挡风台阶与所述台阶凹陷对应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外后视镜还包括第二后视镜壳;所述第一后视镜壳位于所述第二后视镜壳的上面;所述挡风台阶位于所述第一后视镜壳与所述第二后视镜壳的交界处;所述挡风台阶位于所述第一后视镜壳的底端,所述后视镜支架的底端对应所述挡风台阶设有所述台阶凹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支架还包括配合支架部;所述配合支架部的底端朝向所述第一后视镜壳底端延伸;所述台阶凹陷设置于所述配合支架部的底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支架部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后视镜壳的底端采用过盈技术相抵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敏付西乡宗西亚沈斌超鲁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