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实木强化耐磨复合地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822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实木强化耐磨复合地板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强化复合地板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解决强化复合地板的层级结构和层级原料需要进行改进,以期通过交联互穿网络或者胶黏剂改性,来提高阻燃性、强度和防水性的技术问题;复合地板由外到内包括耐污防水膜层、增粘耐候固化层和阻燃增强基材层;阻燃增强基材层内阻燃增强胶黏剂弥补氯镁基胶粘剂内结晶水在热压时蒸发爆板的风险,对木质纤维粉进行良好粘结的同时,与氯镁基胶粘剂形成交联互穿网络,提高基材层的阻燃性、强度和防水性;耐污防水膜层的引入,在保护增粘耐候固化层的基础上,提升了复合地板的耐污性、防水性和耐磨性。和耐磨性。和耐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实木强化耐磨复合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强化复合地板
,具体涉及一种仿实木强化耐磨复合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强化复合地板通常由纤维板胶粘而成,优点是稳定性较好,抗变形能力较强,耐磨耐刮,表面硬度较高抗压能力较好,耐污好打理,安装方便且价格比较便宜,颜色纹理丰富多样;缺点则是脚感舒适度较差,比较怕水,泡水之后基本就报废了,有些劣质产品可能甲醛超标,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105415815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潮强化木地板及其制造方法,在高密度纤维板表面镀有一层金属膜,有效地隔绝了强化木地板基材与空气水分子的接触,使强化木地板基材中的水分保持恒定,可有效地解决强化木地板因含水率变化而引起的变形;金属膜可以减少甲醛释放量,金属膜还可以提高地板的导热性能,可用于地热地板。申请公布号为CN114645608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强化地板及其制备方法,强化地板包括基板和固化层,基板的原料包含第一基材和改性氯镁水泥,固化层的原料包括第二基材和阻燃改性树脂,第一基材选自纤维素材料和/或无机矿物材料,第二基材选自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该强化地板兼具抗水、阻燃、无甲醛、结合强度高的特点。但是研究发现,强化复合地板的层级结构和层级原料需要进行改进,以期通过交联互穿网络或者胶黏剂改性,来提高阻燃性、强度和防水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实木强化耐磨复合地板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强化复合地板的层级结构和层级原料需要进行改进,以期通过交联互穿网络或者胶黏剂改性,来提高阻燃性、强度和防水性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实木强化耐磨复合地板,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耐污防水膜层、增粘耐候固化层和阻燃增强基材层;增粘耐候固化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备而成:75~90份木质纤维粉、12~18份环氧树脂、3~10份聚磷酸铵和1.2~2.5份N

氨乙基哌嗪;阻燃增强基材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备而成:110~130份木质纤维粉、0.3~0.9份硫酸镁、8~13份氯化镁、0.5~2份六水合氯化镁、5~10份硫酸钙和26~37份阻燃增强胶黏剂;其中,木质纤维粉选自粒径10~100目的杨木粉,其含水率小于0.1%。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阻燃增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A1,将六方氮化硼晶体粉末置于马弗炉内,以12~1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60~580℃,保温煅烧4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块状六方氮化硼粉体;再以8~1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620℃,保温煅烧3小时,自然冷却得到六方氮化硼纳米片;
[0009]A2,将六方氮化硼纳米片加入N,N

二甲基甲酰胺中配制1mol/L的溶液a,再加入苯
胺,超声分散30min备用,将过硫酸铵加入N,N

二甲基甲酰胺中配制1mol/L的溶液b;将溶液a滴加至溶液b内,升温至50~60℃,保温搅拌24~26小时,反应液减压抽滤,滤饼通过乙醇洗涤后加入2

羧乙基苯基次磷酸,研磨得到阻燃增强粉末;
[0010]A3,将环氧树脂与阻燃增强粉末按照质量比5~8:1在1000~1200rpm转速下离心混合30min,常温密封备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六方氮化硼纳米片与苯胺、过硫酸铵、2

羧乙基苯基次磷酸的用量比为1g:25g:0.18mol:0.1~0.3g。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耐污防水膜层由耐污防水膜料刮涂、干燥得到,耐污防水膜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B1,将聚乙烯醇颗粒加入蒸馏水中,90℃水浴搅拌1小时,自然降温至80℃,滴加戊二醛,搅拌反应30min,滴加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搅拌反应30min,得到聚乙烯醇胶液;
[0014]B2,向聚乙烯醇胶液内依次加入木质素磺酸钠、丁腈橡胶粉末和硼砂,升温至40~60℃,保温搅拌20~30min,得到耐污防水膜料。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聚乙烯醇颗粒与戊二醛、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用量比为18~22g:15~20g:3~6g;所述聚乙烯醇胶液与木质素磺酸钠、丁腈橡胶粉末、硼砂的用量比为32~40g:3~6g:0.3~0.8g:1.5~3g。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仿实木强化耐磨复合地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氯镁基粘结剂制备:将氯化镁和六水合氯化镁加入混合机内,400~600rpm转速搅拌均匀,加入硫酸镁,混合均匀后研磨、过滤得到氯镁基粘结剂;
[0018]S2、阻燃增强基材层制备:将氯镁基粘结剂与木质纤维粉、硫酸钙、阻燃增强胶黏剂混合均匀,100~120℃下以3~5MPa的压力热压3~5min,冷却成型得到阻燃增强基材层;
[0019]S3、增粘耐候固化层制备:将木质纤维粉、环氧树脂、聚磷酸铵和N

氨乙基哌嗪加入混合机内,120~140℃搅拌均匀后倒入成型模具内,冷却成型得到增粘耐候固化层;
[0020]S4、热压成型:将尺寸适配的增粘耐候固化层放置于阻燃增强基材层的上方,在温度160~180℃、压力6~8MPa下热压1~3min冷却成型得到复合地板半成品;
[0021]S5、刮涂干燥:将耐污防水膜料均匀刮涂在复合地板半成品的上表面,自然避风干燥得到具备耐污防水膜层的仿实木强化耐磨复合地板。
[002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的仿实木强化耐磨复合地板,由外到内包括耐污防水膜层、增粘耐候固化层和阻燃增强基材层;阻燃增强基材层以木质纤维粉为主成分,复配硫酸镁、氯化镁、六水合氯化镁配制的氯镁基胶粘剂,以及抗卤增强剂硫酸钙、阻燃增强胶黏剂,阻燃增强胶黏剂弥补氯镁基胶粘剂内结晶水在热压时蒸发爆板的风险,对木质纤维粉进行良好粘结的同时,与氯镁基胶粘剂形成交联互穿网络,提高基材层的阻燃性、强度和防水性;增粘耐候固化层以木质纤维粉为主成分,配合粘合剂环氧树脂、阻燃剂聚磷酸铵和固化剂N

氨乙基哌嗪,环氧树脂对木质纤维粉进行良好粘结,聚磷酸铵分散在环氧树脂的交联网络内,在N

氨乙基哌嗪反应固化后,形成表面具有粘性且阻燃、耐腐蚀的界面;耐污防水膜层的引入,在保护增粘耐候固化层的基础上,提升了复合地板的耐污性、防水性和耐磨性,同时具有类似实木的纹理。
[0024]2、本专利技术的阻燃增强胶黏剂,首先通过高温煅烧使二维层状的六方氮化硼晶体粉
末剥离,层间距增大;苯胺在过硫酸铵的氧化作用下发生原位聚合,不仅能够避免氮化硼的团聚,同时合成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和导电性的聚苯胺氮化硼杂化材料;掺杂无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实木强化耐磨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耐污防水膜层(100)、增粘耐候固化层(200)和阻燃增强基材层(300);增粘耐候固化层(200)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备而成:75~90份木质纤维粉、12~18份环氧树脂、3~10份聚磷酸铵和1.2~2.5份N

氨乙基哌嗪;阻燃增强基材层(300)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备而成:110~130份木质纤维粉、0.3~0.9份硫酸镁、8~13份氯化镁、0.5~2份六水合氯化镁、5~10份硫酸钙和26~37份阻燃增强胶黏剂;其中,木质纤维粉选自粒径10~100目的杨木粉,其含水率小于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实木强化耐磨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增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将六方氮化硼晶体粉末置于马弗炉内,以12~18℃/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60~580℃,保温煅烧4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块状六方氮化硼粉体;再以8~1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620℃,保温煅烧3小时,自然冷却得到六方氮化硼纳米片;A2,将六方氮化硼纳米片加入N,N

二甲基甲酰胺中配制1mol/L的溶液a,再加入苯胺,超声分散30min备用,将过硫酸铵加入N,N

二甲基甲酰胺中配制1mol/L的溶液b;将溶液a滴加至溶液b内,升温至50~60℃,保温搅拌24~26小时,反应液减压抽滤,滤饼通过乙醇洗涤后加入2

羧乙基苯基次磷酸,研磨得到阻燃增强粉末;A3,将环氧树脂与阻燃增强粉末按照质量比5~8:1在1000~1200rpm转速下离心混合30min,常温密封备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实木强化耐磨复合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方氮化硼纳米片与苯胺、过硫酸铵、2

羧乙基苯基次磷酸的用量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国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杭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