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承压能力强的中密度纤维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99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承压能力强的中密度纤维板,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内部黏合有承压机构,所述承压机构包括抗压层、岩棉、粘合剂、V型塑钢、填充孔、聚苯乙烯泡沫板、嵌入孔和塑钢杆,所述基体内部黏合有抗压层,所述抗压层外端黏合有岩棉,所述岩棉内部等距通过粘合剂黏接有V型塑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承压机构,通过岩棉和聚苯乙烯泡沫板,便于对V型塑钢外端进行支撑,并通过嵌入孔和塑钢杆,便于对V型塑钢的位置进行限制固定,使得基体在承受重物时,V型塑钢和塑钢杆之间紧密贴合,以此基体具备更好的承压能力,并通过聚苯乙烯泡沫板,使得基体在用做建筑方面时,使建筑具备隔热保温的作用。温的作用。温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承压能力强的中密度纤维板


[0001]本技术涉及纤维板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承压能力强的中密度纤维板。

技术介绍

[0002]纤维板是以木质纤维或其他植物素纤维为原料,施加脲醛树脂或其他适用的胶粘剂制成的人造板,用途广泛,中密度纤维板,结构均匀、密度和强度适中,有较好的再加工性,产品厚度范围较宽,具有多种用途,如家具用材、电视机的壳体材料等;
[0003]但现有的建筑用承压能力强的中密度纤维板缺少增加内部承压能力的结构,在用作建筑方面使用时,导致纤维板整体的承压能力不佳,所以我们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建筑用承压能力强的中密度纤维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承压能力强的中密度纤维板,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少增加内部承压能力的结构,在用作建筑方面使用时,导致纤维板整体的承压能力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承压能力强的中密度纤维板,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内部黏合有承压机构,所述承压机构包括抗压层、岩棉、粘合剂、V型塑钢、填充孔、聚苯乙烯泡沫板、嵌入孔和塑钢杆;
[0006]所述基体内部黏合有抗压层,所述抗压层外端黏合有岩棉,所述岩棉内部等距通过粘合剂黏接有V型塑钢,所述V型塑钢一端开设有填充孔,所述填充孔粘接有聚苯乙烯泡沫板,所述岩棉、V型塑钢和聚苯乙烯泡沫板一端中部位置处等距开设有嵌入孔,所述嵌入孔内部嵌入粘接有塑钢杆。
[0007]优选的,所述岩棉外端面与V型塑钢外端面贴合,所述聚苯乙烯泡沫板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0008]优选的,所述塑钢杆两端均粘接于基体内部,所述嵌入孔内部与塑钢杆外端契合。
[0009]优选的,所述基体外端四角位置处均安装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卡槽、L型卡块、定位孔、导向孔、塑胶杆和碳化硅涂层;
[0010]所述基体外端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卡接有L型卡块,所述L型卡块外端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基体靠近卡槽两侧位置处均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定位孔内部粘接有塑胶杆,所述基体外端和L型卡块外端均涂抹有碳化硅涂层。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孔和导向孔相互对齐,所述塑胶杆外端均贯穿定位孔和导向孔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卡槽内部与L型卡块外端契合,所述塑胶杆外端面与基体外端面齐平。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4]1、设置有承压机构,通过岩棉和聚苯乙烯泡沫板,便于对V型塑钢外端进行支撑,并通过嵌入孔和塑钢杆,便于对V型塑钢的位置进行限制固定,使得基体在承受重物时,V型塑钢和塑钢杆之间紧密贴合,以此基体具备更好的承压能力,并通过聚苯乙烯泡沫板,使得基体在用做建筑方面时,使建筑具备隔热保温的作用。
[0015]2、设置有防护机构,通过卡槽,便于对L型卡块进行放置,并通过定位孔和导向孔,便于对塑胶杆进行安装,以此将L型卡块固定在卡槽内部,配合碳化硅涂层,便于对基体四角进行防护,使得基体四角具备更好的耐磨耐冲性,避免基体在安装时,四边角易出现磨损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V型塑钢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L型卡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1、基体;
[0023]2、承压机构;201、抗压层;202、岩棉;203、粘合剂;204、V型塑钢;205、填充孔;206、聚苯乙烯泡沫板;207、嵌入孔;208、塑钢杆;
[0024]3、防护机构;301、卡槽;302、L型卡块;303、定位孔;304、导向孔;305、塑胶杆;306、碳化硅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实施例: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承压能力强的中密度纤维板,包括基体1,该基体1内部由于抗压层201、L型卡块302和碳化硅涂层306相互黏合而成,基体1内部黏合有承压机构2,承压机构2包括抗压层201、岩棉202、粘合剂203、V型塑钢204、填充孔205、聚苯乙烯泡沫板206、嵌入孔207和塑钢杆208;
[0027]基体1内部黏合有抗压层201,抗压层201外端黏合有岩棉202,岩棉202内部等距通过粘合剂203黏接有V型塑钢204,V型塑钢204一端开设有填充孔205,填充孔205粘接有聚苯乙烯泡沫板206,便于聚苯乙烯泡沫板206的粘接,岩棉202外端面与V型塑钢204外端面贴合,聚苯乙烯泡沫板206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岩棉202、V型塑钢204和聚苯乙烯泡沫板206一端中部位置处等距开设有嵌入孔207,嵌入孔207内部嵌入粘接有塑钢杆208,便于对抗压层201进行支撑,塑钢杆208两端均粘接于基体1内部,嵌入孔207内部与塑钢杆208外端契合。
[0028]基体1外端四角位置处均安装有防护机构3,防护机构3包括卡槽301、L型卡块302、
定位孔303、导向孔304、塑胶杆305和碳化硅涂层306;
[0029]基体1外端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卡槽301,卡槽301内部卡接有L型卡块302,便于对基体1四角进行防护,L型卡块302外端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303,基体1靠近卡槽301两侧位置处均开设有导向孔304,定位孔303内部粘接有塑胶杆305,便于对塑胶杆305进行导向,定位孔303和导向孔304相互对齐,塑胶杆305外端均贯穿定位孔303和导向孔304内部,卡槽301内部与L型卡块302外端契合,便于L型卡块302的黏合,塑胶杆305外端面与基体1外端面齐平,基体1外端和L型卡块302外端均涂抹有碳化硅涂层306。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V型塑钢通过黏合剂粘接在岩棉202内部,并向V型塑钢之间的空隙粘接填充上聚苯乙烯泡沫板206,以此对V型塑钢外端进行支撑,并由于嵌入孔207的作用,方便塑钢杆208穿过岩棉202、V型塑钢204和聚苯乙烯泡沫板206外端,从而对V型塑钢204的位置进行限制固定,使得基体1在承受重物时,V型塑钢204和塑钢杆208之间紧密贴合,以此基体1具备更好的承压能力,并通过聚苯乙烯泡沫板206,使得基体1在用做建筑方面时,使建筑具备隔热保温的作用;
[0031]其次,将L型卡块302外端贴合在卡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承压能力强的中密度纤维板,包括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内部黏合有承压机构(2),所述承压机构(2)包括抗压层(201)、岩棉(202)、粘合剂(203)、V型塑钢(204)、填充孔(205)、聚苯乙烯泡沫板(206)、嵌入孔(207)和塑钢杆(208);所述基体(1)内部黏合有抗压层(201),所述抗压层(201)外端黏合有岩棉(202),所述岩棉(202)内部等距通过粘合剂(203)黏接有V型塑钢(204),所述V型塑钢(204)一端开设有填充孔(205),所述填充孔(205)粘接有聚苯乙烯泡沫板(206),所述岩棉(202)、V型塑钢(204)和聚苯乙烯泡沫板(206)一端中部位置处等距开设有嵌入孔(207),所述嵌入孔(207)内部嵌入粘接有塑钢杆(2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承压能力强的中密度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棉(202)外端面与V型塑钢(204)外端面贴合,所述聚苯乙烯泡沫板(206)的横截面为三角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承压能力强的中密度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钢杆(208)两端均粘接于基体(1)内部,所述嵌入孔(2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金木美佳唐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