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管的微型卧式堆余热导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基于热管的微型卧式堆余热导出装置以及包括该基于热管的微型卧式堆余热导出装置的微型卧式堆。
技术介绍
[0002]在第四代反应堆中,超高温反应堆和气冷快堆均属于气冷堆,作为一种高温气体冷却反应堆,具有高温堆的技术优势,可提高循环热效率,为工业应用提供高温工艺热,经济性较好。安全性上,当前气体冷却剂发展前景较好的是惰性气体氦气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均具有化学惰性小,与材料相容性好的特点,且气体冷却剂始终为单相气相,没有两相沸腾临界现象。
[0003]21世纪以来,核电的发展一方面提高机组容量以提高经济性,另一方面是安全标准提高,特别是第三代核电,按照目前最高安全标准设计,设备制造工艺难度极大并由此带来普遍建设延期,造成了当前核电建设成本飙升,且建设周期、成本回收周期大大延长。在此背景下,小型模块化堆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建设与部署的特点,以及特有的安全设计理念和应用领域,在各国掀起了研究热潮。
[0004]一般认为电功率为300MWe以下的反应堆为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管的微型卧式堆余热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管(3)、保温层、辐射屏蔽层(5),所述辐射屏蔽层(5)围设于所述基于热管的微型卧式堆的压力容器(1)的外部,且辐射屏蔽层(5)与所述压力容器(1)的外壁之间形成内腔(7),所述保温层包裹在所述辐射屏蔽层(5)的外部,所述热管(3)的一端穿过保温层与辐射屏蔽层(5)伸入内腔(7),另一端处于外部环境中,压力容器(1)产生的热量通过热管(3)导出至外部环境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的微型卧式堆余热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3)包括加热段、绝热段、凝结段,所述绝热段处于所述加热段和所述凝结段之间,其两端分别与加热段以及凝结段连接,所述热管(3)位于内腔(7)内的部分为所述加热段,所述热管(3)与所述保温层接触的部分为所述绝热段,所述热管(3)处于外部环境中的部分为所述凝结段,微型卧式堆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热管(3)的加热段依次传递至绝热段与凝结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热管的微型卧式堆余热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3)的数量采用多根,多根热管分布在压力容器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热管的微型卧式堆余热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3)内介质采用碱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文重,堵树宏,于沛,赵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