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核反应堆严重事故的预防缓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公开属于核电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核反应堆严重事故的预防缓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传统的二代压水堆核电厂由压力容器、稳压器、蒸发器等一系列主要设备及专设缓解系统组成,各设备之间通过管道相连,稳压器或主管道处设置有相应的卸压阀或其他等设备。管道存在破损的可能,缓解系统也都需要依靠泵等能动设备实施注水,存在发生事故可能性不够低、缓解系统投入有效性不够高的缺陷,同时缺乏针对严重事故的缓解措施。三代核电厂采用非能动等一系列技术极大提升了缓解系统的有效性,同时减少压力容器下部区域开孔,降低压力容器下部破口的可能性,特别是专门设置了针对严重事故的缓解措施,这些举措极大地提升了核电厂的安全性。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体化堆型也相继提出,在提高系统有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所谓一体化是指将传统的蒸发器、稳压器等设备集成在压力容器内部,取消了连通的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核反应堆严重事故的预防缓解系统,采用密闭的安全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堆隔间,设置在所述安全壳内,包括压力容器、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内部的堆芯和液位计,以及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上部的分级卸压阀组;注水箱,设置在所述反应堆隔间的一侧,其底部高于所述压力容器的顶端,所述注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注水管,远离所述注水箱的注水管一侧与重力注水阀组的一端相连通,所述重力注水阀组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注水管与所述压力容器相连通,所述重力注水阀组的另一端还通过注水管与再循环阀相连通;远离所述注水箱的注水管一侧还通过手动注水阀与所述反应堆隔间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核反应堆严重事故的预防缓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安全壳底部的反应堆隔间与所述安全壳之间通过混凝土填充,反应堆隔间位于安全壳底部区域。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核反应堆严重事故的预防缓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卸压阀组采用至少两级卸压阀,所述卸压阀至少包括第一级卸压阀和第二级卸压阀;所述第一级卸压阀尺寸不大于所述第二级卸压阀尺寸。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核反应堆严重事故的预防缓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注水阀组采用两级阀门设置,包括常开式阀门和常闭式阀门,所述重力注水阀组的一端与所述主水箱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注水管与所述压力容器相连通,所述压力容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注水管的位置、大小均匹配的开孔。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核反应堆严重事故的预防缓解系统,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压力容器端的第一注水管通过注水管与再循环阀相连通,所述再循环阀通过再循环阀阀体两侧的压力差自动开启或关闭。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核反应堆严重事故的预防缓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环阀采用单向阀。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核反应堆严重事故的预防缓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液位计和所述分级卸压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赟,田林,芦苇,史国宝,黄高峰,张琨,张梦威,付廷造,金頔,王征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