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能动堆芯热量导出装置、卧式高温气冷堆和冷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非能动堆芯热量导出装置、卧式高温气冷堆以及卧式气冷堆的压力容器的冷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第四代先进反应堆的备选技术之一,高温气冷堆(HTGR)设计紧凑简化,固有安全性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气冷微堆是一种小型化棱柱型高温气冷堆,采用氦气作为冷却工质,以四层全陶瓷型包覆颗粒(TRISO)作为燃料,用石墨作为慢化剂和堆芯结构材料。当发生失流、反应性引入等事故时,反应堆内的氦气冷却剂强迫循环流动终止,丧失对堆芯燃料的冷却能力。为了缓解事故后果,需要持续有效地导出堆芯内的衰变热量;对于停堆失败的预计运行瞬态,还需要导出裂变释热。否则燃料组件以及堆内其他构件的温度会持续升高,当温度超过其结构限值后,会最终导致TRISO颗粒破损,并引起放射性裂变产物的大量释放。
[0003]为了应对上述事故工况,确保反应堆堆芯结构的完整性,高温气冷堆设计中大都采用了非能动堆芯热量导出系统来作为事故缓解手段。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包括美国GeneralAt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能动堆芯热量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箱(1)、循环回路,所述冷却水箱(1)用于容置冷却水,所述冷却水箱(1)的位置高于所述循环回路的位置,所述循环回路包括接入管段(2)和回流管段(8),所述接入管段(2)和所述回流管段(8)均与所述冷却水箱(1)连接,所述循环回路还包括多个吸热管段(5),所述吸热管段(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接入管段(2)和所述回流管段(8)连接,多个所述吸热管段(5)均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并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吸热管段包括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环绕于反应堆中呈卧式布置的压力容器(7)的周围,冷却水箱中的冷却水由接入管段(2)流入循环回路中,经吸热管段以吸收所述压力容器(7)的散发的热量,吸热后的冷却水最后由回流管段(8)流回冷却水箱(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回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循环回路的吸热管段(5)对称布置,并分别位于所述压力容器(7)的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回路还包括分流管段(4);所述分流管段(4)与所述接入管段(2)连接,用于对所述接入管段(2)中的冷却水进行分流,所述分流管段(4)沿水平方向延伸,其还与多个所述吸热管段(5)的下端连通,用于供分流后的冷却水流入所述吸热管段(5)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回路还包括汇流管段(6),所述汇流管段(6)位于所述分流管段(4)的上方,所述汇流管段(6)沿水平方向延伸,其与多个所述吸热管段(5)的上端连通,多个吸热管段(5)中的冷却水汇流至汇流管段(6)中,所述汇流管段(6)还与所述回流管段(8)连通,用于供汇流后的冷却水流回所述冷却水箱(1)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回路的接入管段(2)沿竖直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政,董建华,张朔婷,张成龙,朱思阳,贺楷,王贺南,刘国明,陈巧艳,邹文重,于沛,李丽娟,堵树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