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染色机的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784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液染色机的混合装置,包括气液染色机的染色缸,染色缸的顶部成型有向上延伸的提布轮室,提布轮室内设置有提布轮,染色缸的上方设有外导布管,染色缸内插设有内导布管,内导布管的上端插接固定在染色缸上并伸出染色缸固定连接有气液混合室,所述外导布管的上端固定在提布轮室上并与提布轮室相连通、下端插接固定在气液混合室上;气液混合室包括圆柱形的上腔壳和下封盖,下封盖固定在上腔壳的下端,内导布管固定在下封盖上。本混合装置通过织物循环系统的气流能促使喷射出来的液体雾化,进而采用小功率的水泵也能保证雾化效果,能有效降低染色机的能耗。能有效降低染色机的能耗。能有效降低染色机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染色机的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液染色机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液染色机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主流气液染色机的染色加工过程中,绳状织物布头和布尾缝接连接成环状,并以高速风机产生的高速气流作为主要牵引动力,处于气液染色机顶端位置的提布轮装置为辅助动力而进行高速反复循环运行的。在织物完成染色工艺后则需利用染色机的织物循环系统和水洗喷嘴系统对织物进行喷洗,现有的水洗喷嘴系统主要通过水泵提供动能,为了保证水洗喷嘴喷出的雾化效果,需要较大的水速,则要求水泵的功率大,而且为织物实现循环流动也需要压力和流速较大的气流,所以需要功率较大的风机提供气流,进而气液染色机整体的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了一种气液染色机的混合装置,其混合装置通过织物循环系统的气流能促使喷射出来的液体雾化,进而采用小功率的水泵也能保证雾化效果,能有效降低染色机的能耗。
[0004]一种气液染色机的混合装置,包括气液染色机的染色缸,染色缸的顶部成型有向上延伸的提布轮室,提布轮室内设置有提布轮,染色缸的上方设有外导布管,染色缸内插设有内导布管,内导布管的上端插接固定在染色缸上并伸出染色缸固定连接有气液混合室,所述外导布管的上端固定在提布轮室上并与提布轮室相连通、下端插接固定在气液混合室上;气液混合室包括圆柱形的上腔壳和下封盖,下封盖固定在上腔壳的下端,内导布管固定在下封盖上;
[0005]所述外导布管的下端插设在上腔壳内并成型有圆锥形的扩径管,扩径管的外壁上成型有若干竖向的气流导向孔;扩径管的下端成型有圆柱形的导向管,导向管的下端插设在内导布管内;
[0006]所述的上腔壳内插接固定有圆锥形的分隔套,分隔套分隔上腔壳内的腔室成气流腔和喷液腔;上腔壳上分别插接固定有进气管和进液管,进气管和进液管分别与气流腔和喷液腔相连通;所述分隔套下侧的导向管上成型有若干圆锥形的雾化孔。
[0007]优选的,所述进液管远离气液混合室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供液管上,供液管上固定连接有输送泵,所述进气管远离气液混合室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供气管,供气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涡流风机。
[0008]优选的,所述外导布管的管径小于内导布管的管径,所述下封盖的下端成型有外螺纹连接套,内导布管的上端成型有挡圈,挡圈下侧的内导布管上插套有锁紧套,锁紧套螺接在外螺纹连接套上;所述外导布管下端的导向管的外壁抵靠在外螺纹连接套的内壁上。
[0009]优选的,所述气液混合室内的分隔套的内圈固定有密封圈,密封圈压靠在导向管
的外壁上,所述下封盖上成型有内螺纹连接套,下封盖螺接固定在上腔壳上,下封盖和上腔壳之间夹持有密封垫圈。
[0010]优选的,所述染色缸的提布轮室内靠近外导布管一侧设置有托布辊。
[0011]优选的,所述气液混合室内分隔套外壁的倾斜方向和扩径管外壁的倾斜方向相反。
[0012]优选的,所述的气流导向孔和雾化孔均至少设有三个,气流导向孔和雾化孔绕扩径管的中心轴线呈环形均匀分布。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混合装置通过织物循环系统的气流能促使喷射出来的液体雾化,进而采用小功率的水泵也能保证雾化效果,能有效降低染色机的能耗。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简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气液混合室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0018]图中:1、染色缸;11、提布轮室;12、进口;2、提布轮;3、外导布管;4、内导布管;5、气液混合室;51、上腔壳;52、下封盖;521、外螺纹连接套;53、分隔套;54、密封圈;55、密封垫圈;6、进气管;7、进液管;8、托布辊;9、锁紧套;10、供气管;20、涡流风机;30、绳状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见图1至3所示,一种气液染色机的混合装置,包括气液染色机的染色缸1,染色缸1的顶部成型有向上延伸的提布轮室11,提布轮室11内设置有提布轮 2,染色缸1的上方设有外导布管 3,染色缸1内插设有内导布管4,内导布管4的上端插接固定在染色缸1上并伸出染色缸1固定连接有气液混合室5,所述外导布管3的上端固定在提布轮室11上并与提布轮室11相连通、下端插接固定在气液混合室5上;气液混合室5包括圆柱形的上腔壳51和下封盖52,下封盖52固定在上腔壳51的下端,内导布管4固定在下封盖52上;
[0020]所述外导布管3的下端插设在上腔壳51内并成型有圆锥形的扩径管31,扩径管31的外壁上成型有若干竖向的气流导向孔311;扩径管31的下端成型有圆柱形的导向管32,导向管32的下端插设在内导布管4内;
[0021]所述的上腔壳51内插接固定有圆锥形的分隔套53,分隔套53分隔上腔壳51内的腔室成气流腔a和喷液腔b;上腔壳51上分别插接固定有进气管6和进液管7,进气管6和进液管7分别与气流腔a和喷液腔b相连通;所述分隔套53下侧的导向管42上成型有若干圆锥形的雾化孔321。
[0022]所述进液管7远离气液混合室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供液管上,供液管上固定连接有输送泵,所述进气管6远离气液混合室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供气管10,供气管10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涡流风机20。
[0023]所述外导布管3的管径小于内导布管4的管径,所述下封盖52的下端成型有外螺纹连接套521,内导布管4的上端成型有挡圈,挡圈下侧的内导布管4上插套有锁紧套9,锁紧套9螺接在外螺纹连接套521上;所述外导布管3下端的导向管32的外壁抵靠在外螺纹连接套
521的内壁上。
[0024]所述气液混合室5内的分隔套53的内圈固定有密封圈54,密封圈54压靠在导向管32的外壁上,所述下封盖52上成型有内螺纹连接套,下封盖52螺接固定在上腔壳51上,下封盖52和上腔壳51之间夹持有密封垫圈55。
[0025]所述染色缸1的提布轮室11内靠近外导布管3一侧设置有托布辊8。
[0026]所述气液混合室5内分隔套53外壁的倾斜方向和扩径管31外壁的倾斜方向相反。
[0027]所述的气流导向孔311和雾化孔321均至少设有三个,气流导向孔311和雾化孔321绕扩径管31的中心轴线呈环形均匀分布。
[0028]所述提布轮室11下侧的染色缸1上成型有进口12。
[0029]工作原理:本技术为气液染色机的混合装置,本气液染色机的主要技术特点体现在气液染色机的混合装置,也就是气液混合室5部分的结构,如图3所述,进气管6内的气流进入气液混合室5的气流腔a内后,通过气流导向孔311往导向管32内喷射竖向的气流,其气流可以促使环形的绳状织物30在内导布管4、外导布管3和染色缸1内循环流动;
[0030]同时进液管7(进液管7可以提供染液或者水)基于水泵向气液混合室5的喷液腔b内提供液体,液体通过雾化孔321喷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染色机的混合装置,包括气液染色机的染色缸(1),染色缸(1)的顶部成型有向上延伸的提布轮室(11),提布轮室(11)内设置有提布轮(2),染色缸(1)的上方设有外导布管(3),染色缸(1)内插设有内导布管(4),内导布管(4)的上端插接固定在染色缸(1)上并伸出染色缸(1)固定连接有气液混合室(5),所述外导布管(3)的上端固定在提布轮室(11)上并与提布轮室(11)相连通、下端插接固定在气液混合室(5)上;其特征在于:气液混合室(5)包括圆柱形的上腔壳(51)和下封盖(52),下封盖(52)固定在上腔壳(51)的下端,内导布管(4)固定在下封盖(52)上;所述外导布管(3)的下端插设在上腔壳(51)内并成型有圆锥形的扩径管(31),扩径管(31)的外壁上成型有若干竖向的气流导向孔(311);扩径管(31)的下端成型有圆柱形的导向管(32),导向管(32)的下端插设在内导布管(4)内;所述的上腔壳(51)内插接固定有圆锥形的分隔套(53),分隔套(53)分隔上腔壳(51)内的腔室成气流腔(a)和喷液腔(b);上腔壳(51)上分别插接固定有进气管(6)和进液管(7),进气管(6)和进液管(7)分别与气流腔(a)和喷液腔(b)相连通;所述分隔套(53)下侧的导向管(32)上成型有若干圆锥形的雾化孔(3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染色机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7)远离气液混合室(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供液管上,供液管上固定连接有输送泵,所述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虞国宏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