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临时地锚及地锚压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777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临时地锚及地锚压重装置,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底板、若干立柱及若干侧板,若干立柱环绕底板的周缘间隔设置并均与底板的周缘固定连接,每一立柱上贯通设有第一连接口,至少一立柱的相对两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法兰盘上设有第二连接口;侧板垂直于底板,若干侧板环绕底板的周缘间隔设置并与底板的周缘和/或立柱固定连接,若干侧板与底板围成顶部开口的收容空间,收容空间用于放置配重填料;箱体通过第一连接口与位于同层面的相邻的箱体的立柱可拆卸连接,箱体通过第二连接口与相邻层面的箱体的法兰盘可拆卸连接。其能够保证桥梁施工过程中地锚的稳定性,且可拆散转运至其他施工现场使用。场使用。场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临时地锚及地锚压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临时地锚及地锚压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缆索吊装斜拉扣挂施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建设当中,施工过程中拱肋与塔架的稳定性均受到缆风与地锚的共同影响,地锚的施工质量与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拱桥建设过程的安全性,历来受到各方关注。通常缆风地锚采用混凝土浇筑施工。采用混凝土现场浇筑施工地锚,在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完成后,需破除混凝土地锚,最后回填基坑,地锚无法重复利用,导致其周转率不高,作业垃圾清理不便。
[0003]另外,为提高地锚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待地锚施工完成后,通常还在地锚上方采用片石或混凝土进行压重。采用片石压重过程中,片石存在滚动、滑脱风险,导致地锚上部压重重量逐步减少,地锚的稳定性降低;而混凝土压重,其压重用的混凝土通常与构成地锚的混凝土一体浇筑,桥梁施工完毕后压重用的混凝土随地锚一起破除,无法再次利用,经济适用性往往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以保证桥梁施工过程中地锚的稳定性,且其采用模块化设计,待桥梁施工完成后可拆散转运至其他施工现场使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板、若干立柱及若干侧板,若干所述立柱环绕所述底板的周缘间隔设置并均与底板的周缘固定连接,每一立柱上贯通设有第一连接口,至少一立柱的相对两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侧板垂直于所述底板,若干所述侧板环绕所述底板的周缘间隔设置并与所述底板的周缘和/或所述立柱固定连接,若干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围成顶部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放置配重填料;所述箱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口与位于同层面的相邻的所述箱体的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箱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口与相邻层面的所述箱体的法兰盘可拆卸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侧板的相对两侧外,所述法兰盘包括水平设置并垂直连接的两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围成V型开口,所述V型开口朝向所述收容空间;两所述连接板均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口;两所述连接板的交接处与所述立柱的端部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方柱结构,所述立柱的相对两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所述立柱的周壁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柱面及两相对设置的第二柱面,所述第二柱面连接两所述第一柱面;所述第一连接口包括横向连接口及纵向连接口,所述横向连接口贯
通两所述第一柱面,所述纵向连接口贯通两所述第二柱面。
[0009]进一步地,最底层的所述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下端的法兰盘可拆卸地连接预埋精轧螺纹钢。
[0010]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收容空间的顶部开口处。
[0011]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和/或所述底板上固定有加劲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加劲板包括相互连接的若干横向背楞及若干纵向背楞,若干横向背楞及若干纵向背楞的一侧分别与相应的所述侧板或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背楞的相对两端还分别与相邻两所述立柱固定;两所述连接板与至少一所述纵向背楞的端部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顶盖通过位于对应立柱顶部的所述法兰盘上的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装配式临时地锚,包括所述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其中,位于最顶层的所述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可拆卸地盖设于对应收容空间的顶部开口处,所述顶盖的外壁上固定有用于与缆风连接的吊耳。
[0015]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所述侧板及所述底板上均固定有加劲板。
[0016]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上述地锚压重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通过在箱内填充土袋、碎石等增大压重,其箱体通过立柱上的第一连接口与位于同层面的相邻的箱体的立柱实现可拆卸连接,箱体通过法兰盘上的第二连接口与不同层面的箱体的法兰盘可拆卸连接,从而通过将多个箱体进行组合,使其可适用于各种结构尺寸的地锚的压重;待桥梁施工完成后可拆散转运至其他施工现场重复利用,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混凝土压重,其经济适用性得以提高;又由于填充土袋、碎石等配重放置于箱体内,而多个地锚压重装置的箱体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因此,其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片石压重,不会存在滚动、滑脱的风险,地锚的稳定性得以提高。
[0018]此外,在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上设置顶盖,顶盖的外壁上还可固定吊耳,吊耳可用于与缆风连接,从而使得该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可作为装配式临时地锚使用,得到的装配式临时地锚同样具有稳定性高的优点,通过组合多个箱体方便根据需要改变地锚尺寸,能够重复利用,经济适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的立体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所示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中加劲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同层的多个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组合后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在A处的放大图;
[0025]图7为图5盖上顶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不同层的多个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组合后的示
意图;
[0027]图9为图8在B处的放大图;
[0028]图10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配式临时地锚的立体图;
[0029]图11为图10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30]图12为图10所示装配式临时地锚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为图12所示装配式临时地锚中加劲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同层的多个箱体组合后的示意图;
[0033]图1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不同层的多个箱体组合后的示意图;
[003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5]10、箱体;11、收容空间;12、底板;13、立柱;130、第一连接口;131、第一柱面;132、第二柱面;133、横向连接口;134、纵向连接口;14、侧板;15、法兰盘;151、连接板;153、V型开口;154、第二连接口;16、加劲板;161、横向背楞;163、纵向背楞;165、连接系杆;17、预埋精轧螺纹钢;18、顶盖;181、第三连接口;19、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包括底板(12)、若干立柱(13)及若干侧板(14),若干所述立柱(13)环绕所述底板(12)的周缘间隔设置并均与底板(12)的周缘固定连接,每一立柱(13)上贯通设有第一连接口(130),至少一立柱(13)的相对两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15),所述法兰盘(15)上设有第二连接口(154);所述侧板(14)垂直于所述底板(12),若干所述侧板(14)环绕所述底板(12)的周缘间隔设置并与所述底板(12)的周缘和/或所述立柱(13)固定连接,若干所述侧板(14)与所述底板(12)围成顶部开口的收容空间(11),所述收容空间(11)用于放置配重填料;所述箱体(1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口(130)与位于同层面的相邻箱体(10)的立柱(13)可拆卸连接,所述箱体(1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口(154)与相邻层面的所述箱体(10)的法兰盘(15)可拆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侧板(14)的相对两侧外,所述法兰盘(15)包括水平设置并垂直连接的两连接板(151),两所述连接板(151)围成V型开口(153),所述V型开口(153)朝向所述收容空间(11);两所述连接板(151)均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口(154);两所述连接板(151)的交接处与所述立柱(13)的端部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地锚压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3)为方柱结构,所述立柱(13)的相对两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15),所述立柱(13)的周壁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柱面(131)及两相对设置的第二柱面(132),所述第二柱面(132)连接两所述第一柱面(131);所述第一连接口(130)包括横向连接口(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杨王楚杰吴宇航邹沐恩周妤莲王振琦黄国梁陈超葵黄昶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