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外排冷凝结构及具有蒸功能的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470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汽外排冷凝结构及具有蒸功能的烹饪设备,包括具有排气口的烹饪内胆,该烹饪内胆之上设置有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具有排气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器,盖设在上述排气风机的第一进风口上,且该冷凝器中分别设置有具有冷凝进气口及冷凝出气口的冷凝腔和能与该冷凝腔中的蒸汽发生热交换的冷却通道,其中,冷凝腔的冷凝进气口与上述烹饪内胆的排气口相流体连通,而冷凝出气口与上述排气通道的进气口相流体连通,冷却通道的进风端口与外界相通,而出风端口与上述排气风机的第一进风口相流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少外排蒸汽量,从而能提高对蒸汽的冷凝效率,继而能高效地减少外排蒸汽量。而能高效地减少外排蒸汽量。而能高效地减少外排蒸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外排冷凝结构及具有蒸功能的烹饪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外排冷凝结构及具有蒸功能的烹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蒸箱、蒸烤一体机等具有蒸功能的烹饪设备在烹饪过程中,外排蒸汽量较大,尤其是预热阶段,由于蒸汽发生器功率全功率工作,外排蒸汽量相比保温阶段更大,一方面导致门体外侧冷凝水较多,另一方面导致厨房弥漫着蒸汽,尤其是在冬天时,这给用户造成较差的感官体验。
[0003]蒸汽冷凝是减少外排蒸汽量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风冷和水冷两种方式,其中,风冷是通过冷空气与蒸汽发生热交换来实现蒸汽冷凝,而水冷则是通过冷水与蒸汽发生热交换来实现蒸汽冷凝。例如,专利号为ZL201820926641.3(授权公告号为CN 20915324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蒸箱的蒸汽冷凝结构、专利号为ZL202010131634.6(授权公告号为CN 111329329 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蒸汽排放系统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然而,现有的风冷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外界冷空气一般通过自然流动的方式来与蒸汽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外排冷凝结构,包括具有排气口(11)的烹饪内胆(1),该烹饪内胆(1)之上设置有排气通道(30),该排气通道(30)具有排气风机(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器(5),该冷凝器(5)盖设在上述排气风机(4)的第一进风口(411)上,且该冷凝器(5)中分别设置有具有冷凝进气口(501)及冷凝出气口(502)的冷凝腔(500)和能与该冷凝腔(500)中的蒸汽发生热交换的冷却通道(510),其中,冷凝腔(500)的冷凝进气口(501)与上述烹饪内胆(1)的排气口(11)相流体连通,而冷凝出气口(502)与上述排气通道(30)的进气口(31)相流体连通,冷却通道(510)的进风端口(511)与外界相通,而出风端口(512)与上述排气风机(4)的第一进风口(411)相流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外排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风机(4)水平安装在上述排气通道(30)的进风口上,且该排气风机(4)的第一进风口(411)位于该排气风机(4)的顶端,上述冷凝器(5)安装在该第一进风口(411)之上,并且,冷凝器(5)的冷凝进气口(501)通过进气管(6)与上述烹饪内胆(1)的排气口(11)相连通,而冷凝出气口(502)通过出气管(7)与上述排气通道(30)的进气口(31)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外排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5)包括水平盖设在上述排气风机(4)的第一进风口(411)上的壳体(50),该壳体(50)的内腔构成上述冷凝腔(500),且该冷凝腔(500)的冷凝进气口(501)与冷凝出气口(502)分别开设在该壳体(50)上,并且,该壳体(50)中上下穿设有冷却管(51),该冷却管(51)的内腔构成上述冷却通道(510),并于壳体(50)的顶面及底面上分别形成该冷却通道(510)的上述进风端口(511)与出风端口(51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外排冷凝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宏伟杨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