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724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6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及施工方法,其中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其包括多个装配主体,所述装配主体包括安装框架、多个位于安装框架内的预制墙板和至少两根上下排布的连接筋管,相邻两个预制墙板的侧面相贴合,所述预制墙板开设供所述连接筋管水平穿设的穿孔,相邻两个装配主体的连接筋管沿所述预制墙板厚度方向错位设置,所述连接筋管设有用于抵接穿孔内壁的可变填充钢构组件,连接筋管设有位于穿孔内的出浆孔;相邻两个安装框架的相对面和侧板共同合围形成浇筑腔,所述连接筋管的端部设有浇筑辅助件,浇筑辅助件用于供砂浆进入连接筋管内。本申请具有缩短施工周期的效果。期的效果。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墙体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房屋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属于当前的热门,即利用预制建筑进行组合装配,如预制墙板是通过前期预先在工厂制作成品,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这种墙板解决了墙体施工复杂的问题,可以缩短工期。
[0003]现有装配式墙体施工方法为,将预制墙板吊装至楼板上,然后进行塞缝注浆,然后于两个预制墙板之间的间隙处进行钢筋绑扎,支设模板并现浇混凝土,以实现两个预制墙板之间的连接。
[0004]但是,当建筑空间较大以使得整个墙体的墙面过长时,则需要多个预制墙板的组装,并进行多次钢筋绑扎和现浇作业,较为繁琐,极大延长了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缩短施工周期,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及施工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多个装配主体,所述装配主体包括安装框架、多个位于安装框架内的预制墙板和至少两根上下排布的连接筋管,相邻两个预制墙板的侧面相贴合,所述预制墙板开设供所述连接筋管水平穿设的穿孔,相邻两个装配主体的连接筋管沿所述预制墙板厚度方向错位设置,所述连接筋管设有用于抵接穿孔内壁的可变填充钢构组件,连接筋管设有位于穿孔内的出浆孔;所述安装框架的外侧面固定有两个沿预制墙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侧板,两侧板之间的距离沿远离安装框架方向逐渐减小,相邻两个安装框架的相对面和侧板共同合围形成浇筑腔,所述连接筋管的端部位于浇筑腔内;所述连接筋管的端部设有浇筑辅助件,浇筑辅助件用于供砂浆进入连接筋管内;两个安装框架之间的侧板通过对拉螺栓固定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来,将多个预制墙板组装至安装框架内,然后将多个装配主体进行浇筑连接,以极大减少了现浇次数,缩短了施工周期;二来,通过对拉螺栓进行侧板的连接,侧板可以作为模板,省去支设模板的步骤,进一步缩短施工周期;三来,利用连接筋管的穿设,使得一组预制墙板能够快速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可变填充钢构组件,在连接筋管穿入穿孔时,可变填充钢构组件的体积较小,使得连接筋管的穿设较为轻松,然后连接筋管穿设完毕后,可变填充钢构组件的体积变大,以使得连接筋管与穿孔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从而使得预制墙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然后配合浇筑辅助件,往穿孔内注入砂浆,砂浆、可变填充钢构组件和连接筋管相组合,以形成加强件,进一步提高预制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0008]可选的,所述可变填充钢构组件包括第一钢筋和两个转动套,所述第一钢筋平行于所述连接筋管,第一钢筋与连接筋管的顶部连接,所述转动套与连接筋管转动套设,两个
转动套的相近端螺纹连接,两个转动套均固定有一根第二钢筋,第二钢筋的直径等于第一钢筋的直径,两根第二钢筋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钢筋的两侧,所述穿孔的半径等于转动套半径与第二钢筋直径之和。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筋管穿入穿孔的过程中,第二钢筋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钢筋的两侧,且第二钢筋和第一钢筋均高于连接筋管的轴心,意味着,该组合结构的最大外径小于穿孔的内径,使得该组合结构较易穿入穿孔内,从而降低穿设难度。当该组合结构完全穿过穿孔后,同时旋紧两侧的转动套,以带动两个第二钢筋以远离第一钢筋方向进行转动一定角度,使得第二钢筋低于连接筋管的轴心,如此一来,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分别位于连接筋管的上侧和下侧,该组合结构的最大外径等于穿孔的内径,使得该组合结构能够填充穿孔,以减少预制墙板的松动。
[0010]可选的,所述预制墙板的水平两侧均预埋有钢筋笼,所述预制墙板的侧面预留有竖向贯穿设置的预留槽,所述钢筋笼的沿所述预制墙板厚度方向设置的横筋外露于预留槽内,所述预留槽内活动连接有安装竖板,所述安装竖板的表面设有多根沿预制墙板排布方向设置的后埋钢筋,所述后埋钢筋用于伸入钢筋笼的横筋间隙中。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来,通过安装竖板的活动连接,可以先将安装竖板和后埋钢筋移动至预留槽的深处,然后当两个预制墙板相靠近组装时,将安装竖板移出,使得后埋钢筋能够深入横筋间隙中,以减少预制墙板相组装时后埋钢筋的干涉;二来,通过交错设置的后埋钢筋,不仅能够加强相邻预制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还利用后埋钢筋与横筋的配合,使得钢构结构的受力传递更加直接,从而提高预制墙板的抗剪力性能。
[0012]可选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安装竖板中的其中一个为第一安装竖板,另一个为第二安装竖板,其中第一安装竖板贯穿开设有供所述转动套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为沿竖向设置的条形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顶壁向下抵接于所述第一钢筋的顶面;所述第二安装竖板贯穿开设有供所述转动套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为沿竖向设置的条形孔,第二通孔的竖向侧壁垂直固定有两根夹杆,两根夹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钢筋的上侧和下侧;当所述第二钢筋随转动套的转动而移动低于至所述连接筋管的轴心时,所述转动套带动第一安装竖板上移,所述第二钢筋带动第二安装竖板下移,所述第一安装竖板和第二安装竖板上的后埋钢筋共同竖向夹持于所述钢筋笼的横筋。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紧转动套的过程中,第二钢筋转动下移,即带动第二安装竖板下移,使得第二安装竖板上的后埋钢筋向下压住横筋,而第二钢筋下移的同时又承托起连接筋管和第一钢筋,从而带动第一安装竖板上移,使得第一安装竖板上的后埋钢筋向上顶住横筋,如此一来,两侧的后埋钢筋共同夹持两预制墙板上的横筋,以起到连接两预制墙板上的横筋的作用,以提高预制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钢筋的顶部固定有用于插入所述穿孔内壁的尖状凸起。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来,当连接筋管受到第二钢筋的承托而上移时,第一钢筋随之上移,第一钢筋的尖状凸起逐渐刺入穿孔内壁,能够对第一钢筋的位置进行固定,以减少连接筋管的位置偏移,从而提高连接筋管对于预制墙板的固定效果;二来,当连接筋管受到第二钢筋的承托而上移时,两个第二钢筋受到穿孔内壁的反作用的抵接力,两个抵接力的合力向上,能够更加轻易迫使第一钢筋的尖状凸起刺入穿孔内壁;三来,第一钢筋具备预应力上移的特性,即第一钢筋具备可上移的余量,该余量意味着第一安装竖板也具备上
移余量,因此第一安装竖板的后埋钢筋的上移余量极大,从而使得该后埋钢筋与横筋之间的干涉程度更大,从而提高夹持效果。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钢筋的底部竖向固定有至少两根支杆,所述支杆与所述连接筋管竖向滑移穿设连接;所述第一钢筋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沿第一钢筋轴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转动套的外周面凸出构造有凸环,所述凸环设有第二导向面,当所述转动套旋动时,两个转动套相互靠近,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第一导向面相贴合并迫使第一钢筋上移;所述第一导向面设有多个第一单向齿,所述第二导向面设有多个第二单向齿,所述第一单向齿和第二单向齿沿所述转动套的旋紧方向相互脱开啮合,所述第一单向齿和第二单向齿沿所述转动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装配主体(10),所述装配主体(10)包括安装框架(2)、多个位于安装框架(2)内的预制墙板(1)和至少两根上下排布的连接筋管(3),相邻两个预制墙板(1)的侧面相贴合,所述预制墙板(1)开设供所述连接筋管(3)水平穿设的穿孔(11),相邻两个装配主体(10)的连接筋管(3)沿所述预制墙板(1)厚度方向错位设置,所述连接筋管(3)设有用于抵接穿孔(11)内壁的可变填充钢构组件,连接筋管(3)设有位于穿孔(11)内的出浆孔(34);所述安装框架(2)的外侧面固定有两个沿预制墙板(1)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侧板(211),两侧板(211)之间的距离沿远离安装框架(2)方向逐渐减小,相邻两个安装框架(2)的相对面和侧板(211)共同合围形成浇筑腔(20),所述连接筋管(3)的端部位于浇筑腔(20)内;所述连接筋管(3)的端部设有浇筑辅助件(4),浇筑辅助件(4)用于供砂浆进入连接筋管(3)内;两个安装框架(2)之间的侧板(211)通过对拉螺栓(21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填充钢构组件包括第一钢筋(32)和两个转动套(31),所述第一钢筋(32)平行于所述连接筋管(3),第一钢筋(32)与连接筋管(3)的顶部连接,所述转动套(31)与连接筋管(3)转动套设,两个转动套(31)的相近端螺纹连接,两个转动套(31)均固定有一根第二钢筋(33),第二钢筋(33)的直径等于第一钢筋(32)的直径,两根第二钢筋(3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钢筋(32)的两侧,所述穿孔(11)的半径等于转动套(31)半径与第二钢筋(33)直径之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1)的水平两侧均预埋有钢筋笼(12),所述预制墙板(1)的侧面预留有竖向贯穿设置的预留槽(15),所述钢筋笼(12)的沿所述预制墙板(1)厚度方向设置的横筋(13)外露于预留槽(15)内,所述预留槽(15)内活动连接有安装竖板(16),所述安装竖板(16)的表面设有多根沿预制墙板(1)排布方向设置的后埋钢筋(17),所述后埋钢筋(17)用于伸入钢筋笼(12)的横筋(13)间隙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安装竖板(16)中的其中一个为第一安装竖板(161),另一个为第二安装竖板(162),其中第一安装竖板(161)贯穿开设有供所述转动套(31)穿过的第一通孔(181),第一通孔(181)为沿竖向设置的条形孔,所述第一通孔(181)的内顶壁向下抵接于所述第一钢筋(32)的顶面;所述第二安装竖板(162)贯穿开设有供所述转动套(31)穿过的第二通孔(182),第二通孔(182)为沿竖向设置的条形孔,第二通孔(182)的竖向侧壁垂直固定有两根夹杆(183),两根夹杆(183)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钢筋(33)的上侧和下侧;当所述第二钢筋(33)随转动套(31)的转动而移动低于至所述连接筋管(3)的轴心时,所述转动套(31)带动第一安装竖板(161)上移,所述第二钢筋(33)带动第二安装竖板(162)下移,所述第一安装竖板(161)和第二安装竖板(162)上的后埋钢筋(17)共同竖向夹持于所述钢筋笼(12)的横筋(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杰琼张勐蔡国杰叶旭张博伟郭瑞轩左晶晶乔桐王博金乐段岩郭梓鑫贾楠赵会超李英豪王亮张健操双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