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管与钢管转换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02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混凝土管与钢管转换接头,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锥筒;第一连接管插套在混凝土管的端部,第一连接管和混凝土管之间的间隙设有麻丝层和水泥层;第二连接管与钢管连接;水泥层有氯化钙、纯水泥搅拌成面团状填充到间隙中固化而成。解决了现有钢管与混凝土管连接工艺步骤繁杂,施工周期长、影响居民生活时间长的问题。时间长的问题。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管与钢管转换接头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管与钢管转换接头。
[0003]
技术介绍

[0004]如图3所示,现有的混凝土管与钢管之间的连接工艺一般为:第一,在钢管端部做好钢筋支撑;第二,在钢管端部及钢筋外侧做好模板;第三,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固化后在钢管端形成混凝土基础;第四,在混凝土基础的一端与混凝土管的一端设置相配合的企口;第五,将两企口对齐,在两企口之间灌注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固化后从而将混凝土管与混凝土基础进行固定连接。上述连接工艺步骤繁杂,且施工周期较长,从而对居民生活影响时间较长。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管与钢管转换接头,接头本体的第一连接管和混凝土管之间通过插套方式及水泥固化进行快速固结,第二连接管与钢管则可通过多种固定方式进行连接,可快速完成混凝土管与钢管的连接工作;通过在水泥中添加氯化钙,可加快水泥的固化,可进一步降低施工时间;通过设置多道凹槽及轴向沉槽可增加水泥层与第一连接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可增加混凝土管与接头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解决了现有钢管与混凝土管连接工艺步骤繁杂,施工周期长、影响居民生活时间长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一种混凝土管与钢管转换接头,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设置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的锥筒;第一连接管插套在混凝土管的端部,第一连接管的内壁和混凝土管的外壁之间的间隙设有麻丝层和水泥层,水泥层位于麻丝层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管与钢管连接。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连接管插套在混凝土管的一端,然后在混凝土管上缠绕不小于一圈麻丝,通过插杆将麻丝逐渐逐段推入到第一连接管的内壁和混凝土管的外壁之间的内端区域,在第一连接管的内壁和混凝土管的外壁之间形成一圈致密的麻丝层,然后将水泥填充到第一连接管的内壁和混凝土管的外壁之间,水泥固化后形成水泥层,水泥层可将第一连接管与混凝土管进行固定,水泥层同时起到密封的作用。而第二连接管与钢管之间可通过焊接固定或通过法兰、螺钉连接固定或通过抱箍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泥层由氯化钙溶液和纯水泥搅拌成面团状混合物后填充到第一连接管的内壁和混凝土管的外壁之间经固化凝结而成。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泥层的水泥为氯化钙溶液和纯水泥搅拌成面团状混合物,面团状水泥混合物流动性差通过插杆方便将该面团状水泥混合物填充到第一连接管的内壁和混凝土管的外壁之间,用氯化钙溶液搅拌是氯化钙可加快水泥的固化。
[0012]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壁上成型有多圈环形凹槽。
[0013]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壁上成型有多条贯穿环形凹槽的轴向沉槽。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凹槽和轴向沉槽可增加水泥层与第一连接管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连接稳定性,通过环形凹槽和轴向沉槽可使第一连接管产生转动及轴向移动
的概率大幅降低。
[0015]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麻丝层可由密封圈进行替换。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可通过一段橡胶绳缠绕在混凝土管上一段,橡胶绳的两端通过热熔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形成密封圈。
[0017]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管与钢管之间夹持有密封垫。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增加第二连接管与钢管之间的密封性。
[0019]本技术的突出效果是:
[0020]接头本体的第一连接管和混凝土管之间通过插套方式及水泥固化进行快速固结,第二连接管与钢管则可通过多种固定方式进行连接,可快速完成混凝土管与钢管的连接工作;通过在水泥中添加氯化钙,可加快水泥的固化,可进一步降低施工时间;通过设置多道凹槽及轴向沉槽可增加水泥层与第一连接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可增加混凝土管与接头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解决了现有钢管与混凝土管连接工艺步骤繁杂,施工周期长、影响居民生活时间长的问题。
[0021]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A

A的剖视图;
[0024]图3为现有技术的钢管与混凝土管的连接结构。
[0025]附图标记: 1、接头本体;11、第一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13、锥筒;111、环形凹槽;112、轴向沉槽;
[0026]2、麻丝层;
[0027]3、水泥层;
[0028]4、密封垫;
[0029]91、混凝土管;92、钢管;93、钢筋;94、混凝土基础;95、企口;96、水泥砂浆。
[0030]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2]以下参考图1至图2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33]一种混凝土管与钢管转换接头,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接头本体1,所述接头本体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及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12之间的锥筒13;第一连接管11插套在混凝土管91的端部,第一连接管11的内壁和混凝土管91的外壁之间的间隙设有麻丝层2和水泥层3,水泥层3位于麻丝层2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管12与钢管92连接。
[0034]将第一连接管插套在混凝土管的一端,然后在混凝土管上缠绕不小于一圈麻丝,通过插杆将麻丝逐渐逐段推入到第一连接管11的内壁和混凝土管91的外壁之间的内端区域,在第一连接管11的内壁和混凝土管91的外壁之间形成一圈致密的麻丝层2,然后将水泥填充到第一连接管11的内壁和混凝土管91的外壁之间,水泥固化后形成水泥层3,水泥层可将第一连接管与混凝土管进行固定。而第二连接管与钢管之间可通过焊接固定或通过法兰、螺钉连接固定或通过抱箍固定连接。
[0035]所述水泥层3由氯化钙溶液和纯水泥搅拌成面团状混合物后填充到第一连接管11
的内壁和混凝土管91的外壁之间经固化凝结而成。
[0036]水泥层的水泥为氯化钙溶液和纯水泥搅拌成面团状混合物,面团状水泥混合物流动性差通过插杆方便将该面团状水泥混合物填充到第一连接管11的内壁和混凝土管91的外壁之间,用氯化钙溶液搅拌是氯化钙可加快水泥的固化。
[0037]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内壁上成型有多圈环形凹槽111。
[0038]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内壁上成型有多条贯穿环形凹槽111的轴向沉槽112。环形凹槽和轴向沉槽可增加水泥层与第一连接管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连接稳定性,通过环形凹槽和轴向沉槽可使第一连接管产生转动及轴向移动的概率大幅降低。
[0039]所述麻丝层2可由密封圈进行替换,密封圈可通过一段橡胶绳缠绕在混凝土管上一段,橡胶绳的两端通过热熔方式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管与钢管转换接头,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接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及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12)之间的锥筒(13);第一连接管(11)插套在混凝土管(91)的端部,第一连接管(11)的内壁和混凝土管(91)的外壁之间的间隙设有麻丝层(2)和水泥层(3),水泥层(3)位于麻丝层(2)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管(12)与钢管(9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管与钢管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层(3)由氯化钙溶液和纯水泥搅拌成面团状混合物后填充到第一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江涛方国良尹利政魏泽征水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公用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