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脉冲电场防控粮食有害生物因子的粮食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683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脉冲电场防控有害生物因子的粮食输送系统,包括机壳、驱动电机、脉冲电源、头轮、刮板链、搁板、电极板、进料口、出料口、尾轮;刮板链包括刮板和链条,头轮位于机壳头部,包括驱动滚筒、驱动链轮,尾轮位于机壳尾部,安装有传动链轮,链条啮合安装于驱动链轮与传动链轮上,带动整机工作;搁板位于下层刮板链的下部,电极板位于机壳中部,置于刮板链两侧,进料口位于机壳尾轮一侧的上部,出料口位于机壳头部一侧下部。该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原粮输送环节,将收获后的粮食输送至干燥粮罐、粮仓等指定地点;在输送过程中,对原粮进行脉冲电场处理,高效防控虫害、延缓霉变,提高粮食储藏稳定性,减损节粮。减损节粮。减损节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脉冲电场防控粮食有害生物因子的粮食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脉冲电场防控粮食有害生物因子的粮食输送系统,属于粮食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粮食通常采用刮板式输送机进行输送。刮板式输送机是利用固接在牵引链上的一系列板条在水平或倾斜方向输送物料的输送及。使用时,首先将粮食输送至刮板式输送机的喂料口,由刮板推动粮食输送至卸料端。然而,刚收获的粮食水分含量高、营养丰富,易霉变、遭受虫害破坏。目前,粮食输送设备如刮板式输送机不具备防控虫害、延缓霉变的功能,无法在干燥前对粮食预先进行虫害、霉菌防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目前粮堆易引发虫害、霉变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脉冲电场防控粮食有害生物因子的粮食输送系统及方法。
[0004]为实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5]一种利用脉冲电场防控有害生物因子的粮食输送系统,包括机壳、驱动电机、脉冲电源、头轮、刮板链、搁板、电极板、进料口、出料口、尾轮;所述机壳包括机壳头部、机壳中部、机壳尾部,所述驱动电机和脉冲电源位于机壳头轮一侧,所述刮板链包括刮板和链条,所述头轮位于机壳头部,包括驱动滚筒、驱动链轮,所述尾轮位于机壳尾部,安装有传动链轮,链条啮合安装于驱动链轮与传动链轮上,带动整机工作;
[0006]所述搁板位于下层刮板链的下部,所述电极板位于机壳中部,置于刮板链两侧,所述进料口位于机壳尾轮一侧的上部,所述出料口位于机壳头部一侧下部;粮食能够由进料口进入机壳内部,穿过上层刮板链,落在搁板上;驱动电机用于带动驱动滚筒a旋转,使固定在链条上的刮板沿搁板表面输送粮食,脉冲电源开启后,电极板能够对粮食进行脉冲电场处理。
[0007]进一步地,脉冲电源固定于机壳头部一侧,焊接在固定机架上;电极板位于机壳中部的刮板链两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脉冲电源的工作电场强度2kV/cm~85kV/cm,脉冲宽度10μs~10ms,作用强度400个脉冲~100000个脉冲。
[0009]进一步地,头轮为驱动轮,尾轮为从动轮,头轮和尾轮通过链条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刮板链为一闭合链条,链条垂直于刮板固定,搁板固定于下侧链条的下部,用于承载粮食。
[00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链轮焊接于驱动滚筒圆柱体表面的中部,驱动滚筒通过轴承座固定于固定机架上。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专利技术兼具输送与防控粮食有害生物因子功能,在输送的同时,防控虫害、延
缓霉变,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效率高。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机壳内部固定脉冲电源和电极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利用脉冲电场防控粮食有害生物因子的粮食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利用脉冲电场防控粮食有害生物因子的粮食输送系统的刮板链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1、机壳;1

a、机壳头部;1

b、机壳中部;1

c、机壳尾部;2、驱动电机;3、脉冲电源;4、头轮;4

a、驱动滚筒;4

b、驱动链轮;5、刮板链;6、搁板;7、电极板;8、进料口;9、出料口;10、尾轮;11、刮板;12、链条;13、固定机架;14、轴承座;15、传动链轮。
具体实施方案
[001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该技术方案及其实施过程,其中的具体实例仅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脉冲电场防控粮食有害生物因子的粮食输送系统,包括:机壳 1、驱动电机 2、脉冲电源 3、头轮 4、刮板链 5、搁板 6、电极板 7、进料口 8、出料口 9、尾轮10;所述驱动电机2和脉冲电源3位于机壳1头轮4一侧,所述刮板链5由刮板11和链条12组成,所述搁板6位于下层刮板链5的下部,所述电极板7位于机壳1中部,置于刮板链5两侧,所述进料口8位于机壳1尾轮10一侧的上部,所述出料口9位于机壳1头部一侧下部;原粮籽粒由进料口8进入机壳1内部,穿过上层刮板链5,落在搁板6上;驱动电机2带动驱动滚筒4

a旋转,使固定在链条12上的刮板11沿搁板6表面输送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开启脉冲电源3,利用电极板7对原粮进行脉冲电场处理。
[0020]所述机壳1包括机壳头部1

a、机壳中部1

b、机壳尾部1

c。
[0021]所述粮食输送系统包括刮板式输送机和脉冲电场设备,脉冲电场设备由脉冲电源3和两块电极板7组成。脉冲电源3固定于机壳头部1

a一侧,焊接在固定机架13上;电极板7位于机壳中部1

b的刮板链5两侧。
[0022]所述脉冲电源3的工作电场强度2kV/cm~85kV/cm,脉冲宽度10μs~10ms,作用强度400个脉冲~100000个脉冲。
[0023]所述头轮4和尾轮10结构相似,头轮4为驱动轮,尾轮10为从动轮,头轮4和尾轮10通过链条12连接。
[0024]所述刮板链5为一闭合链条,包括刮板11和链条12,链条12垂直于刮板11固定,搁板6固定于下侧链条12的下部,承载粮食。
[0025]所述头轮4位于机壳头部1

a,包括驱动滚筒4

a、驱动链轮4

b,所述驱动链轮4

b焊接于驱动滚筒4

a圆柱体表面的中部,驱动滚筒4

a通过轴承座14固定于固定机架13上;所述尾轮10位于机壳尾部1

c,安装有传动链轮15,链条12啮合安装于驱动链轮4

b与传动链轮15上,带动整机工作。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脉冲电场防控粮食有害生物因子的粮食输送的方法,包括:
[0027]提供上述的利用脉冲电场防控粮食有害生物因子的粮食输送系统,开启脉冲电源,利用电极板对输送中的粮食籽粒进行脉冲电场处理。
[0028]本专利技术兼具输送与防控粮食有害生物因子功能,在输送的同时,防控虫害、延缓霉变;该系统通过在机壳内部固定脉冲电源和电极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效率高。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利用脉冲电场防控玉米原粮籽粒有害生物因子的粮食输送系统包括机壳 1、驱动电机 2、脉冲电源 3、头轮 4、刮板链 5、搁板 6、电极板 7、进料口 8、出料口 9、尾轮10;所述驱动电机2和脉冲电源3位于机壳1尾轮一侧,所述链轮4分别安装于机壳1的两侧,所述刮板链5由刮板11和链条12组成,所述搁板6位于下层刮板链5的下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脉冲电场防控有害生物因子的粮食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驱动电机(2)、脉冲电源(3)、头轮(4)、刮板链(5)、搁板(6)、电极板(7)、进料口(8)、出料口(9)、尾轮(10);所述机壳(1)包括机壳头部(1

a)、机壳中部(1

b)、机壳尾部(1

c),所述驱动电机(2)和脉冲电源(3)位于机壳(1)头轮(4)一侧,所述刮板链(5)包括刮板(11)和链条(12),所述头轮(4)位于机壳头部(1

a),包括驱动滚筒(4

a)、驱动链轮(4

b),所述尾轮(10)位于机壳尾部(1

c),安装有传动链轮(15),链条(12)啮合安装于驱动链轮(4

b)与传动链轮(15)上,带动整机工作;所述搁板(6)位于下层刮板链(5)的下部,所述电极板(7)位于机壳(1)中部,置于刮板链(5)两侧,所述进料口(8)位于机壳(1)尾轮(10)一侧的上部,所述出料口(9)位于机壳(1)头部一侧下部;粮食能够由进料口(8)进入机壳(1)内部,穿过上层刮板链(5),落在搁板(6)上;驱动电机(2)用于带动驱动滚筒(4

a)旋转,使固定在链条(12)上的刮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昕阳郭璐楠刘国栋钱建亚朱金玉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