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672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记载的车辆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视觉传感器组,每组视觉传感器组包括一个雷达和至少一个摄像设备,包括:在雷达开始采集点云数据后,获取该组视觉传感器组中的雷达旋转过的角度和各个摄像设备的实际触发角度;根据雷达旋转过的角度和各个摄像设备的实际触发角度确定用于指示各个摄像设备开始采集图像数据的触发时刻;在任一个摄像设备的触发时刻到来时,控制该摄像设备开始采集图像数据;根据时间戳对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和各个摄像设备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同步;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同步雷达和摄像设备之间数据同步的精度,并可以减少数据传输流量。数据传输流量。数据传输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驾驶
,尤其涉及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自动驾驶技术在车辆的应用中愈发广泛,而自动驾驶技术通常会在车辆上安装多个激光雷达传感器和多个摄像头,而自动驾驶的控制是以激光雷达传感器和多个摄像头采集的数据为依据,因此,两者之间的数据互通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激光雷达通过以太网传输,摄像头数据通过GMSL通道传输,使得两者数据的传输延时不同,而目前常用的相关技术是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分别按照各自的采样频率(如摄像头按照30frame/s进行采样,激光雷达按照100ms周期进行采样)进行采样和传输,数据到达域控后再根据数据时间戳或数据到达时间进行传感器数据的时间同步,但是上述方式的各个传感器在采样时相互独立无法精确,使得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摄像头在采样时间和区域上无法及时同步,传输数据流量大,以及在数据筛选、数据同步等方面耗费较多的算力。
[000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辆上的控制器,所述车辆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视觉传感器组,每组视觉传感器组包括一个雷达和至少一个摄像设备,包括:针对每组视觉传感器组,在雷达开始采集点云数据后,获取该组视觉传感器组中的雷达旋转过的角度和各个所述摄像设备的实际触发角度;根据所述雷达旋转过的角度和各个所述摄像设备的实际触发角度确定用于指示各个所述摄像设备开始采集图像数据的触发时刻;在任一个所述摄像设备的触发时刻到来时,控制该摄像设备开始采集图像数据;根据时间戳对所述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和各个所述摄像设备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同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该组视觉传感器组中的雷达旋转过的角度和各个所述摄像设备的实际触发角度,包括:根据雷达的初始角度、雷达的单位旋转角度以及雷达的旋转时间确定雷达旋转过的角度;针对该组视觉传感器中的各个所述摄像设备,根据该摄像设备的曝光时间和该摄像设备的传输时间得到该摄像设备的同步补偿时间;根据所述同步补偿时间和雷达的单位旋转角度确定该雷达在所述同步补偿时间内旋转过的时延旋转角度;将所述时延旋转角度与默认触发该摄像设备开始采集图像数据的角度进行作差计算,得到实际触发角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视觉传感器包括一个摄像设备;所述根据所述雷达旋转过的角度和各个所述摄像设备的实际触发角度确定用于指示各个所述摄像设备开始采集图像数据的触发时刻,包括:获取所述雷达的扫描半径和所述摄像设备的采集半径;根据所述雷达旋转过的角度和所述雷达的扫描半径确定所述雷达的扫描点当前所在的位置坐标;根据所述雷达的扫描点当前所在的位置坐标确定所述扫描点位于所述摄像设备视野中的视野位置;根据所述摄像设备的实际触发角度和所述摄像设备的采集半径确定所述摄像设备的触发位置坐标;根据所述摄像设备的触发位置坐标确定所述摄像设备的视野中央位置;在所述扫描点位于所述摄像设备视野中的视野位置达到所述摄像设备的视野中央位置时,将当前时刻确定为用于指示所述摄像设备开始采集图像数据的触发时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传感器组包括多个摄像设备,各个摄像设备的实际触发角度不同;所述根据所述雷达旋转过的角度和各个所述摄像设备的实际触发角度确定用于指示各个所述摄像设备开始采集图像数据的触发时刻,包括:将所述雷达旋转过的角度与各个所述摄像设备的实际触发角度进行匹配;在所述雷达旋转过的角度与各个摄像设备中目标摄像设备的实际触发角度匹配时,将
当前时刻确定为所述目标摄像设备的触发时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传感器组包括多个摄像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健林刘大亮林元则刘庆勃刘德春韦统启徐羊元刘可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远程商用车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