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聚氨酯增强细菌纤维素皮革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665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革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增强细菌纤维素皮革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发酵生产并且进行色色与气味去除后的细菌纤维素薄膜作为人造革的底膜,随后进行膜处理;对处理后的底膜置于托盘中,并放入烘箱中烘干,待其成为质感爽滑、且力学强度高的透明薄膜;选取块状细菌纤维素,将其与湿润状态下细菌纤维素质量分数为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聚氨酯增强细菌纤维素皮革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革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性聚氨酯增强细菌纤维素皮革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造革领域目前有三大主流方向:聚氨酯人造革、聚氯乙烯人造革以及超细纤维人造革,传统的聚氨酯合成革采用聚氨酯树脂生产合成革的面层和基层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涂布工艺。聚氨酯树脂是由以苯类、酮类、乙酸乙酯和二甲基甲酰胺等作为主要溶剂通过聚合法得到,这种工艺生产的聚氨酯也叫溶剂型聚氨酯树脂,而其中的DMF(二甲基甲酰胺)便是溶剂型皮革的主要污染物质。
[0003]溶剂型聚氨酯人造革制造工艺:
[0004]1.配制聚氨酯浆料:
[0005]单涂覆贝斯所要求的浆料粘度较高,一般控制在7000—9000Pa.s。方法为在容器先加入DMF,之后加入木质粉,并用搅拌机充分搅拌约10min左右,确保木质粉分散于DMF中。配制的浆料粘度符合要求后,将利用真空脱泡机脱泡40min,若浆料粘度偏高时,可适当延长脱泡时间,最后用60—100目过滤网过滤。
[0006]2.基布浸水处理:
[0007]基布发送,经过储布架入浸水槽,然后用挤压辊把基布中的水分挤干,经烫平轮将基布烫半干。浸水可提高织物湿度,防止浆料渗入基布组织内,产生透底现象,浪费原材料。二是对脱脂性较差的基布,水槽中除清水外,还加入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改善基布的亲水性,从而提升了基布的外观质量。
[0008]3.涂覆凝固:
[0009]经处理的基布,通过涂料台,采用涂刀涂覆法把浆料混合液均匀地涂覆在基布上。凝固槽中的凝固液是由水与DMF组成的,DMF的含量一般为20%
‑‑‑
25%。凝固槽的温度一般为常温,冬季可适当加温,通常控制在25℃左右
[0010]4.水洗、烘干、卷取:
[0011]聚氨酯涂料层在完全凝固以后,其泡孔层内仍残留一定数量的DMF,这些DMF将在水洗槽内被强行脱出,若脱除不干净,烘干后会造成贝斯表面有麻点等缺陷。故工艺控制方面,需确保最后一个水洗槽内DMF的含量在1%以下。
[0012]溶剂型聚氨酯树脂中含有70%~80%的二甲基甲酰胺、甲苯等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在生产过程中极易挥发,成为有机废气,造成空气污染。同时由于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因此溶剂型聚氨酯合成革造成的水污染现象也不容小觑。因此为了减少污染,需要对废气、废水中的有机溶剂进行回收,而有机溶剂的回收一方面回收难度大导致回收度较低,另一方面,据估计,全国合成革行业每年排放的有机废气在20万吨以上,废水在800万吨以上,危险废固物5万吨以上。采用溶剂型树脂生产合成革不仅带来环境污染,而且由于其部分有害物质残留在产品中,若未完全进行净化处理,则会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开发一种环保、无毒害、且可持续的人造革制造工艺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提出
了一种水性聚氨酯增强细菌纤维素皮革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聚氨酯增强细菌纤维素皮革的制作方法,使用发酵生产的细菌纤维素凝胶薄膜作为人造革基布替代品,同时使用水性聚氨酯与细菌纤维素凝胶混合制中间质感层,并在表层涂布水性聚氨酯面层,进行压纹压花处理。本方案可以在保证制得得人造革中包含较高生物基成分的前提下,加入少量水性聚氨酯提高人造革的交联度与力学强度。
[0015](二)技术方案
[0016]为实现上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性聚氨酯增强细菌纤维素皮革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第一步:使用发酵生产并且进行色色与气味去除后的细菌纤维素薄膜作为人造革的底膜,随后进行膜处理;
[0018]第二步:对处理后的底膜置于托盘中,并放入烘箱中烘干,待其成为质感爽滑、且力学强度高的透明薄膜;
[0019]第三步:选取块状细菌纤维素,将其与湿润状态下细菌纤维素质量分数为1%

3%甘油、1.5%

3%水性环保聚氨酯以及0.2%

0.4%天然色浆进行混合,并放入搅拌器中打碎并充分搅拌,获得混合程度均匀、较为粘稠的水性聚氨酯

细菌纤维素混合浆料;
[0020]第四步:将混合匀浆倒于透明薄膜上,在均匀涂抹铺匀后放入烘箱中烘干,等待其烘干成形,形成新型人造革底膜的制备;
[0021]第五步:表层纹理与手感层涂布处理;
[0022]第六步:使用万能力学测试仪,按照人造革检测标准GB/T 38612

2020进行人造革拉伸负荷及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0023]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的膜处理为将底膜放置于1%

3.5%甘油中浸泡15

24h。
[0024]优选的,所述第二步中的烘干条件为50度

60度,干燥5

10h。
[0025]优选的,所述第三步中的细菌纤维素重量为底膜细菌纤维素湿重的150%

200%。
[0026]优选的,所述第四步中的烘干温度为40度

60度,烘干时间为5

15h。
[0027]优选的,所述第五步中的具体内容为:
[0028]S1:将水性环保聚氨酯溶液辊涂于复合皮底膜上,形成可提供纹理的中涂涂层,待其干燥后,至于热压机中,配合皮革纹理模具进行热压压花;
[0029]S2:将热压成型后的皮革辊涂提供光泽度与手感的顶涂涂层并充分干燥后即可得到水性聚氨酯增强的细菌纤维素人造革。
[0030](三)有益效果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聚氨酯增强细菌纤维素皮革的制作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2]1、该水性聚氨酯增强细菌纤维素皮革的制作方法,使用生物发酵生产的细菌纤维素作为人造革中无纺布的替代,一方面减少了不可降解的无纺布的使用,另一方面,依靠细菌纤维素的致密薄膜,保证了人造革的力学强度与耐用性。厚度为0.4mm的皮革小样,便可
提供146.3N/3cm的拉伸断裂最大力值,比单纯的纤维素薄膜拉伸断裂最大力值增加105.91%。
[0033]2、该水性聚氨酯增强细菌纤维素皮革的制作方法,将人造革工艺中原本由单独聚氨酯构成的手感层部分转变为,只有少部分成分为水性聚氨酯,而大部分成分为天然可降解的细菌纤维素凝胶,大大降低了人造革的原料成本。
[0034]3、该水性聚氨酯增强细菌纤维素皮革的制作方法,大大增加了人造革中生物基的成分含量(聚氨酯占整体皮革干中约为20%,生物基含量可达到80%),使得利用该方法制备的人造革与单纯使用水性PU制作的人造革相比更具有绿色环保特性。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
[0036]图2为单纯细菌纤维素底膜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聚氨酯增强细菌纤维素皮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使用发酵生产并且进行色色与气味去除后的细菌纤维素薄膜作为人造革的底膜,随后进行膜处理;第二步:对处理后的底膜置于托盘中,并放入烘箱中烘干,待其成为质感爽滑、且力学强度高的透明薄膜;第三步:选取块状细菌纤维素,将其与湿润状态下细菌纤维素质量分数为1%

3%甘油、1.5%

3%水性环保聚氨酯以及0.2%

0.4%天然色浆进行混合,并放入搅拌器中打碎并充分搅拌,获得混合程度均匀、较为粘稠的水性聚氨酯

细菌纤维素混合浆料;第四步:将混合匀浆倒于透明薄膜上,在均匀涂抹铺匀后放入烘箱中烘干,等待其烘干成形,形成新型人造革底膜的制备;第五步:表层纹理与手感层涂布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聚氨酯增强细菌纤维素皮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的膜处理为将底膜放置于1%

3.5%甘油中浸泡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睿文昱杰徐欢笛薛睿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贻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