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料机构、摩擦沉积增材制造装置及增材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661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擦沉积增材制造装置的给料机构、摩擦沉积增材制造装置及增材制造方法,该装置的给料机构包括:送料杆内设置的送料通道出料口位于送料杆侧壁下部;工具头上设置有阶梯孔,送料通道的出料口位于阶梯通道的大腔室内,工具头与送料杆能够相对转动;在大腔室内壁设置有螺旋凸起部,在靠近送料杆的螺旋凸起部上设置有刃;方法步骤包括:工具头以100rpm~2000rpm的转速旋转,材料通过螺旋凸起部挤压到基板表面,并经工具头的旋转碾压作用,实现丝料向基板表面沉积;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顺利、快速、灵活的实现同种或异种丝状、粉状材料的连续固相沉积增材制造,而且能够有效地解决了出料通道被堵塞甚至堵死的问题。决了出料通道被堵塞甚至堵死的问题。决了出料通道被堵塞甚至堵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料机构、摩擦沉积增材制造装置及增材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相增材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摩擦沉积增材制造装置的给料机构、摩擦沉积增材制造装置及增材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固相摩擦基增材制造(简称固相增材制造)是一种新型的并已取得初步应用的先进增材制造技术。该技术通过工具与基材的摩擦作用实现固相原材料向基板表明沉积,避免了熔化基增材制造结构件中常出现的气孔、裂纹等缺陷,并且由于材料沉积过程中不发生熔化,因此能够避免晶粒尺寸粗大和强化相溶解导致的增材件性能降低。在摩擦基增材制造方法中,原材料主要有板状、粉状、棒状和丝状四种形式供给。其中,棒状和板状难以实现材料连续的沉积过程,在提高成形效率方面面临诸多问题;粉状材料和丝状材料在实现材料连续沉积和控制增材效率方面存在优势,但在实现材料的增材方案方面还需不断优化。
[0003]现有技术中: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提供了一种流动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增材制造方法(CN109202272B),包括轴肩、母材和基体,轴肩内部具有空腔,在空腔下方的轴肩下端开有与空腔连通的中心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沉积增材制造装置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机构包括:送料杆(5),送料杆(5)内设置有送料通道(51),送料通道(51)的出料口位于送料杆(5)侧壁下部;工具头(1),工具头(1)上设置有阶梯孔,送料杆(5)间隙配合在阶梯孔内,送料通道(51)的出料口位于阶梯通道的大腔室(12)内,工具头(1)与送料杆(5)能够相对转动;在大腔室(12)内壁设置有螺旋凸起部(13),在靠近送料杆(5)的螺旋凸起部(13)上设置有刃,螺旋凸起部(13)底部与工具头(1)的工作面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通道(51)的进料口位于送料杆(5)顶端,送料通道(51)呈“J”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凸起部(13)顶部高于送料通道(51)的出料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凸起部(13)在大腔室(12)内的旋转圈数为0.1

0.6圈,螺旋凸起部(13)垂直高度等于大腔室(12)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凸起部(13)内侧端具有一条或两条棱角线,采用该棱角作为所述的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送料通道(51)的出料口低点距送料杆(5)底端面的距离为1.5

20mm,螺旋凸起部(13)顶部比送料通道(51)的出料口顶点高2

10mm。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给料机构的摩擦沉积增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3),主轴(3)上部连接传动机构(4),主轴(3)下部设置有夹持结构(2),所述给料机构安装在夹持结构(2)上,所述给料机构的送料杆(5)竖向穿过传动机构(4)、主轴(3)、夹持结构(2)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利孙舒蕾王瑞梁涛南鑫晨陈强黄树海肖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