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找平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651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找平辅助装置,包括框架、控制箱和滚轮,所述框架为U形结构,所述框架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框架的前后两侧底部分别左右对称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框架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检测单元,所述框架的顶部右端设置有推把,所述检测单元包含滑杆、压缩弹簧、L形连接板、找平辊、U形连接板和位移传感器,所述U形连接板设置有两个,所述U形连接板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上方,该找平辅助装置,设计巧妙,使用方便,无需工作人员不断进行蹲起寻找,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可更好的辅助工作人员对自流平面层进行找平,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了工人快速找平的需求。满足了工人快速找平的需求。满足了工人快速找平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找平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流平
,具体为一种找平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房屋基础装修的过程中,由于原房屋地面水平度可能有偏差,达不到铺设地板或者地毯的要求,地面找平成为必然趋势,现阶段的自流平铺设,经现场搅拌后摊铺形成面层,由于自流平砂浆具有流动性,可自动对房屋基础地面进行流平处理,但是,若遇到凸起具有一定弧度的面层,则需要人工使用木板贴靠地面,对起伏的面层进行寻找,然后使用地面研磨机对自流平面层进行磨平处理,这种方式找平处理的效率较低,同时需要工人不断进行蹲起寻找,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找平辅助装置,以满足工人快速找平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找平辅助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框架、控制箱和滚轮,所述框架为U形结构,所述框架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框架的前后两侧底部分别左右对称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框架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检测单元,所述框架的顶部右端设置有推把。滚轮可方便框架进行移动,推把可方便工作人员推动框架以及固定板上的检测单元进行移动,从而对凸起具有一定弧度的自流平面层进行找寻,无需工作人员不断进行蹲起寻找,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找平的效率。
[000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测单元包含滑杆、压缩弹簧、L形连接板、找平辊、U形连接板和位移传感器,所述U形连接板设置有两个,所述U形连接板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上方,所述U形连接板的底部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分别滑动安装在固定板上设置的滑孔内,所述滑杆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的相对一侧分别转动安装有找平辊,所述L形连接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分别套装在滑杆的外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分别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U形连接板的中部上方分别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且位移传感器分别固定安装在框架的中部左右两端。找平辊与固化后的自流平面层接触,使L形连接板可带动滑杆和U形连接板进行起伏,而位移传感器可对U形连接板的起伏移动距离进行检测,从而可对自流平面层进行找平,通过压缩弹簧的设置,可使找平辊始终与自流平面层表面接触。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把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连接筒可对振动电机进行盛装,使振动电机更加靠近工作人员的手部,振动电机运行时,可提醒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发现具有弧度或者凸起的自流平面层。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前端设置有移动电源。通过移动电源的设置,无需该找平辅助装置外接电线,提高其便捷性,使该找平辅助装置更
加实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后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振动电机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位移传感器和移动电源的输出端。控制器可对位移传感器感应的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并根据位移传感器的信号对振动电机进行控制,更好的辅助工作人员对自流平面层进行找平。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推动推把,使滚轮在铺设固化后的自流平面层上进行移动,无需工作人员不断进行蹲起寻找,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使找平辊与自流平面层进行滚动接触,当找平辊遇到凸起或者具有一定弧度的面层时,找平辊则通过L形连接板带动滑杆进行移动,使滑杆沿固定板上的滑孔进行滑动,当滑杆带动U形连接板移动时,位移传感器可对U形连接板的起伏距离进行检测,通过控制器可对位移传感器感应的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并根据位移传感器的信号对振动电机进行控制,更好的辅助工作人员对自流平面层进行找平;
[0009]综上,该找平辅助装置,设计巧妙,使用方便,无需工作人员不断进行蹲起寻找,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可更好的辅助工作人员对自流平面层进行找平,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了工人快速找平的需求,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需要人工使用木板贴靠地面,对起伏的面层进行寻找,然后使用地面研磨机对自流平面层进行磨平处理,这种方式找平处理的效率较低,同时需要工人不断进行蹲起寻找,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框架、2固定板、3控制器、4控制箱、5检测单元、51滑杆、52压缩弹簧、53L形连接板、54找平辊、55U形连接板、56位移传感器、6移动电源、7滚轮、8推把、9连接筒、10振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找平辅助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框架1、控制箱4和滚轮7,框架1为U形结构,框架1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控制箱4,控制箱4的内部前端设置有移动电源6,可为该找平辅助装置提供电力,框架1的前后两侧底部分别左右对称转动安装有滚轮7,使框架1便于移动,框架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检测单元5,检测单元5包含滑杆51、压缩弹簧52、L形连接板53、找平辊54、U形连接板55和位移传感器56,U形连接板55设置有两个,U形连接板55分别设置在固定板2的上方,U形连接板55的底部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滑杆51,滑杆51分别滑动安装在固定板2上设置的滑孔内,滑杆51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L形连接板53,L形连接板53的相对一侧分别转动安装有找平辊54,L形连接板53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压缩弹簧52,且压缩弹簧52分别套装在滑杆51的外侧,压缩弹簧52的顶端分别与固定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U形连接板
55的中部上方分别设置有位移传感器56,且位移传感器56分别固定安装在框架1的中部左右两端,通过找平辊54与自流平面层进行滚动接触,当找平辊54遇到凸起或者具有一定弧度的面层时,找平辊54则通过L形连接板53带动滑杆51进行移动,使滑杆51沿固定板2上的滑孔进行滑动,当滑杆51带动U形连接板55移动时,位移传感器56可对U形连接板55的起伏距离进行检测,框架1的顶部右端设置有推把8,推把8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筒9,连接筒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10,控制箱4的内部后端设置有控制器3,控制器3的输出端电连接振动电机10的输入端,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位移传感器56和移动电源6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器3对位移传感器56感应的信号进行接收,从而启动振动电机10提醒工作人员。
[001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抓握连接筒9推动推把8,使框架1两侧滚轮7在铺设固化后的自流平面层上进行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在压缩弹簧52的作用下,使找平辊54与自流平面层进行滚动接触,当找平辊54遇到凸起或者具有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找平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控制箱(4)和滚轮(7),所述框架(1)为U形结构,所述框架(1)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控制箱(4),所述框架(1)的前后两侧底部分别左右对称转动安装有滚轮(7),所述框架(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检测单元(5),所述框架(1)的顶部右端设置有推把(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找平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5)包含滑杆(51)、压缩弹簧(52)、L形连接板(53)、找平辊(54)、U形连接板(55)和位移传感器(56),所述U形连接板(55)设置有两个,所述U形连接板(55)分别设置在固定板(2)的上方,所述U形连接板(55)的底部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滑杆(51),所述滑杆(51)分别滑动安装在固定板(2)上设置的滑孔内,所述滑杆(51)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L形连接板(53),所述L形连接板(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延江艇刘昱麟占华林陈萌刘小蓉姚云林于苏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毅为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