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轻量化塑料车身弧形弯曲制造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33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轻量化塑料车身弧形弯曲制造线,属于轻量化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机床底座,所述机床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注塑机主体,且机床底座顶部还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腔安装有行进轨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电动推杆的伸长或缩短调节两侧调节板的相对倾斜角度,调节板在角度调节后能够通过第一铰接座拉动铰接的模芯板转动,模芯板转动能够围绕另一侧第二铰接座相对转动,有效调节模芯板以及连接板在模芯座内的弯曲角度,有利于快速调节弯曲成型曲线角度,提高注塑适应性,并且相邻的模芯板以及模芯板与调节板之间能够通过密封垫进行封闭,并且密封垫可选用耐高温的耐热石墨垫以保证使用注塑温度。高温的耐热石墨垫以保证使用注塑温度。高温的耐热石墨垫以保证使用注塑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轻量化塑料车身弧形弯曲制造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轻量化汽车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轻量化塑料车身弧形弯曲制造线。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汽车的整备质量,随着新能源车辆的发展,为了提高续航里程,对汽车车身的轻量化需求更加增加,现有的汽车轻量化车身中前后包围一般通过注塑实现车身的制造。
[0003]中国专利申请CN115401869A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围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所述下模本体两侧设有吊环,所述下模本体底部设有若干模脚,所述上模本体和下模本体的接触面形成锥度密封,所述上模本体顶部设有上模底板;所述上模本体和所述下模本体合模后,所述上模本体和所述下模本体之间形成汽车前围结构产品成型的型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前围的成型模具的成型工艺,使用上述汽车前围的成型模具。上述方案的成型模具使用锥度密封的结构替代了密封条,因此避免了密封条的损耗和替换,不再需要处理产生的密封条废料,但上述方案中对前围的弧形弯曲曲线取决于产品型腔的角度,进而导致前围的弧形弯曲角度固定,对不同弧形弯曲曲线的车身注塑适应能力较多,并且由于轻量化车身注塑时注塑腔内空间较为狭窄,容易影响到注塑液的流淌导致注塑件表面存在缺陷,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由于轻量化车身注塑时注塑腔内空间较为狭窄,容易影响到注塑液的流淌导致注塑件表面存在缺陷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汽车轻量化塑料车身弧形弯曲制造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汽车轻量化塑料车身弧形弯曲制造线,包括机床底座,所述机床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注塑机主体,且机床底座顶部还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腔安装有行进轨道,且行进轨道顶部固定安装有动模座,所述保护壳内腔远离行进轨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模座,且定模座与注塑机主体膜头一侧相连通,所述动模座内腔固定安装有模芯机构,所述模芯机构后侧固定安装有均热机构,所述定模座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机构;
[0007]所述模芯机构包括模芯座,所述模芯座内腔两侧均设有排气道,且排气机构一侧安装在排气道内侧,所述模芯座内腔设有两个角度可调的调节板,且调节板一侧传动连接有模芯板,且模芯板转动连接在模芯座内腔一侧开设的槽体内,用于通过调节板和模芯板调节定模座内腔弧度。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模芯机构还包括保护座,所述保护座固定连接在模芯座内腔,所述调节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块,且两侧调节板相邻的第一铰接块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有连杆,所
述连杆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且第一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保护座内腔一侧,所述调节板一侧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块,且两侧第二铰接块均通过销块与调节板一侧转动连接,用于控制调节板围绕第二铰接块转动偏移,所述连接板靠近模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模芯板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模芯板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卡接在模芯座内腔一侧开设的卡槽内。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两个所述调节板相邻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垫,且密封垫后侧开设有溃缩槽口,所述调节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填充垫,所述填充垫贴合在模芯板一侧。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调节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保护座内腔开设的滑槽内,所述滑槽横截面形状为弧形。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均热机构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固定安装在动模座内腔,所述安装框内腔滑动连接有介质座,所述介质座一侧连通有多个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且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内填充有不同温度的换热介质,且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一侧对应位置设有换热板,且多个换热板之间连通有贴合换热部,且贴合换热部与模芯座一侧相贴合,用于通过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与换热板的接触换热调节模芯座内注塑温度。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介质座内腔设有两个介质腔,且两个介质腔相互呈S形排列,且介质座为隔热组件,且两个介质腔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相连通,用于通过两个介质腔与对应的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连通进行不同温度介质的换热,且两侧介质腔分别通过两个换热循环管以及泵体连通有冷液釜和热液釜,所述冷液釜和热液釜分别固定安装在动模座两侧相应位置。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热块。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排气机构包括鼓气气囊,所述保护壳内腔四角处均设有导向杆,且动模座滑动连接在导向杆外,所述鼓气气囊套设在导向杆外部,且相邻的两个鼓气气囊末端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有吹扫气道,所述吹扫气道固定安装在动模座一侧,所述吹扫气道底部固定连通有多个排气管,所述排气管末端连接有排气喷嘴,所述排气喷嘴穿设连接在排气道内。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排气道的直径大于排气管和排气嘴。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5]所述介质座后侧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模芯座一侧。
[002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专利技术中,当需要调节注塑型腔角度时,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工作伸长带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移动能够推动连杆移动,连杆移动能够带动另一侧第一铰接块移动,第一铰
接块能够调节板围绕第二铰接块转动,从而能够第一电动推杆的伸长或缩短调节两侧调节板的相对倾斜角度,调节板在角度调节后能够通过第一铰接座拉动铰接的模芯板转动,模芯板转动能够围绕另一侧第二铰接座相对转动,有效调节模芯板以及连接板在模芯座内的弯曲角度,有利于快速调节弯曲成型曲线角度,提高注塑适应性,并且相邻的模芯板以及模芯板与调节板之间能够通过密封垫进行封闭,并且密封垫可选用耐高温的耐热石墨垫以保证使用注塑温度。
[0028]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的均热机构,通过热液釜内温度较高的换热介质送入第一介质板内,通过控制第二电动推杆拉动介质座移动后,多个第一介质板能够与换热板接触换热升温,升温后的换热板能够通过贴合换热板将热量导入后侧调节板以及模芯板内,有利于在注塑时通过保持调节板以及模芯板的温度提高注塑液的流淌性,避免注塑液停滞在注塑腔内,同时在注塑接近完成时,通过控制至第二电动推杆工作复位带动第二介质板与换热板接触,冷却釜将温度较低的换热介质送入第二介质板后,通过对模芯板以及调节板的接触换热使内部注塑产品表面快速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轻量化塑料车身弧形弯曲制造线,包括机床底座(1),所述机床底座(1)顶部固定安装有注塑机主体(2),且机床底座(1)顶部还固定安装有保护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3)内腔安装有行进轨道,且行进轨道顶部固定安装有动模座(5),所述保护壳(3)内腔远离行进轨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模座(6),且定模座(6)与注塑机主体(2)膜头一侧相连通,所述动模座(5)内腔固定安装有模芯机构(7),所述模芯机构(7)后侧固定安装有均热机构(8),所述定模座(6)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机构(4);所述模芯机构(7)包括模芯座(701),所述模芯座(701)内腔两侧均设有排气道(702),且排气机构(4)一侧安装在排气道(702)内侧,所述模芯座(701)内腔设有两个角度可调的调节板(703),且调节板(703)一侧传动连接有模芯板(712),且模芯板(712)转动连接在模芯座(701)内腔一侧开设的槽体内,用于通过调节板(703)和模芯板(712)调节定模座(6)内腔弧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轻量化塑料车身弧形弯曲制造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机构(7)还包括保护座(705),所述保护座(705)固定连接在模芯座(701)内腔,所述调节板(703)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块(709),且两侧调节板(703)相邻的第一铰接块(709)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有连杆(708),所述连杆(708)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有连接板(707),且连接板(707)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706),且第一电动推杆(706)固定连接在保护座(705)内腔一侧,所述调节板(703)一侧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块(716),且两侧第二铰接块(716)均通过销块与调节板(703)一侧转动连接,用于控制调节板(703)围绕第二铰接块(716)转动偏移,所述连接板(707)靠近模芯板(7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711),所述第一铰接座(711)与模芯板(712)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模芯板(712)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铰接座(714),所述第二铰接座(714)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713),所述卡板(713)卡接在模芯座(701)内腔一侧开设的卡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轻量化塑料车身弧形弯曲制造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调节板(703)相邻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垫(704),且密封垫(704)后侧开设有溃缩槽口,所述调节板(703)一侧固定连接有填充垫(710),所述填充垫(710)贴合在模芯板(712)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轻量化塑料车身弧形弯曲制造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703)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保护座(705)内腔开设的滑槽(715)内,所述滑槽(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凤英鲁骏陈子龙张莉明郑喻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夏商机动车鉴定评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