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稳定的复合极柱结构和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31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极柱的技术领域,公开了连接稳定的复合极柱结构和电池,包括呈上下布置的铝柱体以及铜柱体,铜柱体与铝柱体之间固定连接;铝柱体的下部具有嵌入在铜柱体中的嵌入段,嵌入段的外周朝外扩展,形成扩展环;铜柱体的顶部朝下凹陷,形成安装槽,嵌入段嵌入在安装槽中;安装槽具有环形侧壁,环形侧壁朝内弯折,形成包裹结构,嵌入段置于包裹结构中。这样,通过包裹结构将嵌合结构包裹在内,使铜柱体与铝柱体间的连接极为稳固,且本复合极柱结构在成型的过程中,直接采用冲压挤压成型,其结构强度相比于通过焊接固定更加稳固,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铜柱体与铝柱体结合面拉裂并且避免了焊接不良的现象。避免了焊接不良的现象。避免了焊接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稳定的复合极柱结构和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极柱的
,具体而言,涉及连接稳定的复合极柱结构和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括顶盖片,壳体,电芯,正极极柱与负极极柱等,其中极柱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结构之一,其连接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电池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极柱是电池中连接的部件,其一端直接与汇流排连接,另一端或与外部导体连接,或与电池组中相邻的单体电池的一极连接。
[0003]复合极柱结构一般是由铜铝材质并合而成,电池顶盖片中设有供极柱安装的安装孔,从而实现内外部连接。
[0004]在现有技术中,复合极柱结构由铜柱体与铝柱体并合而成,一般采用摩擦焊将铜柱体与铝柱体固定连接,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其复合极柱结构的强度较低,较为容易出现铜铝结合面拉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连接稳定的复合极柱结构和电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极柱结构中,铜铝间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连接稳定的复合极柱结构,包括呈上下布置的铝柱体以及铜柱体,所述铜柱体与所述铝柱体间固定连接;所述铝柱体的下部具有嵌入在铜柱体中的嵌入段,所述嵌入段的外周朝外扩展,形成扩展环,所述扩展环形成在所述嵌入段的下部;
[0007]所述铜柱体的顶部朝下凹陷,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朝上布置的槽开口,所述嵌入段嵌入在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槽具有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朝内弯折,形成包裹结构,所述包裹结构包裹所述扩展环。
[0008]可选的,所述扩展环的外周朝上弯折,形成抵压环,所述抵压环抵压在扩展环上,形成加固结构。
[0009]可选的,所述包裹结构将加固结构完全包裹。
[0010]可选的,所述铝柱体的上部具有朝上延伸且显露在铜柱体上方的外延段,所述外延段的外端面呈平整状。
[0011]可选的,所述包裹结构具有朝向嵌入段外周的抵接侧壁,所述抵接侧壁抵接在嵌入段的外周上,将所述槽开口完全封闭。
[0012]可选的,所述外延段的外周朝外扩展,形成外端环,所述外端环环绕布置在所述外延段顶部的外周。
[0013]可选的,所述外端环的顶部设有环形缺口,所述环形缺口环绕所述外端环的外周布置,形成缺口环。
[0014]可选的,所述外延段的中部朝内凹陷,形成凹陷环;所述凹陷环呈环绕状布置;所述凹槽环上设有缺口槽,所述缺口槽朝向凹槽环的轴向凹陷。
[0015]可选的,所述铜柱体具有朝上布置的铜固定面,所述扩展环具有朝下布置的下端面,所述下端面抵接在铜固定面上;所述扩展环具有朝上布置的上端面,所述抵压环抵压在所述上端面上;
[0016]所述铜固定面与所述铜柱体底部间的间距为0.5mm至5mm;所述抵压环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扩展环的厚度;所述扩展环与所述铜柱体的外周具有布置间隔,所述布置间隔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抵接侧壁的厚度。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连接稳定的复合极柱结构,通过包裹结构将嵌合结构包裹在内,使铜柱体与铝柱体间的连接极为稳固,且本复合极柱结构在成型的过程中,直接采用冲压挤压成型,其结构强度相比于通过焊接固定更加稳固,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铜柱体与铝柱体结合面拉裂并且避免了焊接不良的现象。
[0018]电池,包括上述所述的连接稳定的复合极柱结构。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电池包括上述的连接稳定的复合极柱结构,铜柱体与铝柱体间连接较为稳固,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铜柱体与铝柱体间连接稳固,相比于传统的摩擦焊,铝柱体与铜柱体间不会出现拉裂现象,并且本复合极柱结构采用直接冲压挤压成型,避免出现焊接不良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的剖切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的剖切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3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3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8]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9]参照图1

6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0030]本技术提供的连接稳定的复合极柱结构,包括呈上下布置的铝柱体100以及
铜柱体200,铜柱体200与铝柱体100间固定连接;铝柱体100的下部具有嵌入在铜柱体200中的嵌入段,嵌入段的外周朝外扩展,形成扩展环110,扩展环110形成在嵌入段的下部;
[0031]铜柱体200的顶部朝下凹陷,形成安装槽,安装槽具有朝上布置的槽开口,嵌入段嵌入在安装槽中;安装槽具有环形侧壁,环形侧壁朝内弯折,形成包裹结构210,包裹结构210包裹扩展环110。
[0032]上述提供的连接稳定的复合极柱结构,通过包裹结构210将嵌合结构包裹在内,使铜柱体200与铝柱体100间的连接极为稳固,且本复合极柱结构在成型的过程中,直接采用冲压挤压成型,其结构强度相比于通过焊接固定更加稳固,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铜柱体200与铝柱体100结合面拉裂并且避免了焊接不良的现象。
[0033]扩展环110的外周朝上弯折,形成抵压环111,抵压环111抵压在扩展环110上,形成加固结构。这样,在本复合极柱结构成型的过程中,先将扩展环110的外周朝上卷边,形成抵压环111,在利用冲压挤压形成本复合极柱结构,抵压环111和扩展环110形成的加固结构,加固了铜柱体200与铝柱体100之间的连接,是整体结构更为稳固。
[0034]包裹结构210将加固结构完全包裹。这样,加固结构形成在包裹结构210中,在连接稳定的复合极柱结构使用的过程中,包裹结构210使加固结构无法脱离安装槽,并持续挤压着加固结构,使整体结构更为稳固。
[0035]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实施例1;铝柱体100的上部具有朝上延伸且显露在铜柱体200上方的外延段,外延段的外端面呈平整状。这样,平整状的外端面便捷了在外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连接稳定的复合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上下布置的铝柱体以及铜柱体,所述铜柱体与所述铝柱体间固定连接;所述铝柱体的下部具有嵌入在铜柱体中的嵌入段,所述嵌入段的外周朝外扩展,形成扩展环,所述扩展环形成在所述嵌入段的下部;所述铜柱体的顶部朝下凹陷,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朝上布置的槽开口,所述嵌入段嵌入在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槽具有环形侧壁,所述环形侧壁朝内弯折,形成包裹结构,所述包裹结构包裹所述扩展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稳定的复合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环的外周朝上弯折,形成抵压环,所述抵压环抵压在扩展环上,形成加固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稳定的复合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结构将加固结构完全包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稳定的复合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柱体的上部具有朝上延伸且显露在铜柱体上方的外延段,所述外延段的外端面呈平整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稳定的复合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结构具有朝向嵌入段外周的抵接侧壁,所述抵接侧壁抵接在嵌入段的外周上,将所述槽开口完全封闭。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生李华覃太平雷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