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包括它的电池单元、电池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08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4
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包括它的电池单元、电池组及汽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包括它的圆筒形电池单元、电池组及汽车,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包括:电池罐,其一侧被开放;电极端子,其通过形成于上述电池罐的底部的通孔而铆接;及垫片,其设置于上述电极端子与上述通孔的外径之间,上述垫片包括氟树脂。上述垫片包括氟树脂。上述垫片包括氟树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包括它的电池单元、电池组及汽车


[0001]本申请主张2021年11月26日向韩国专利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

2021

0165315号、2022年7月18日向韩国专利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

2022

0088341号及2022年7月18日向韩国专利局提交的国际申请第PCT/KR2022/010446号的申请日的权益,相应韩国专利申请及国际申请文献中公开的所有内容包括在本说明书中。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及包括它的电池单元(battery cell)、电池组(battery pack)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3]基于产品群的适用方便性高且具有高能量密度等电特性的二次电池不仅应用于便携式设备,而且还广泛应用于通过电驱动源驱动的电动汽车(EV,Electric Vehicle)、混合动力汽车(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等。
[0004]这样的二次电池不仅具有能够大幅度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其包括:电池罐,其一侧被开放;电极端子,其通过形成于上述电池罐的底部的通孔而铆接;及垫片,其设置于上述电极端子与上述通孔的外径之间,上述电极端子包括:主体部,其插入到上述通孔;外部凸缘部,其从通过上述底部的外部面而露出的上述主体部的一侧周围沿着上述外部面而延伸;及内部凸缘部,其从通过上述底部的内部面而露出的上述主体部的另一侧周围朝向上述内部面而延伸,上述垫片包括氟树脂。2.一种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其包括:电池罐,其一侧被开放;电极端子,其通过形成于上述电池罐的底部的通孔而铆接;及垫片,其设置于上述电极端子与上述通孔的外径之间,上述电极端子包括:主体部,其插入到上述通孔;外部凸缘部,其从通过上述底部的外部面而露出的上述主体部的一侧周围沿着上述外部面而延伸;及内部凸缘部,其从通过上述底部的内部面而露出的上述主体部的另一侧周围朝向上述内部面而延伸,上述垫片包括:外部垫片部,其夹在上述外部凸缘部与上述底部的外部面之间;及内部垫片部,其夹在上述内部凸缘部与上述底部的内部面之间,上述外部垫片部的厚度变化率满足下面的式1:[式1]0%≤[(X1

X2)/X1]
×
100(%)≤10%在上述式1中,X1是常温下的上述外部垫片部的厚度,X2是100℃下放置10分钟时的上述外部垫片部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其中,上述垫片包括:外部垫片部,其夹在上述外部凸缘部与上述底部的外部面之间;及内部垫片部,其夹在上述内部凸缘部与上述底部的内部面之间,上述外部垫片部的厚度变化率满足下面的式2:[式2]0%≤[(X1

X2)/X1]
×
100(%)≤10%在上述式2中,X1是常温下的上述外部垫片部的厚度,X2是150℃下放置10分钟时的上述外部垫片部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其中,上述垫片包括:外部垫片部,其夹在上述外部凸缘部与上述底部的外部面之间;及内部垫片部,其夹在上述内部凸缘部与上述底部的内部面之间,
上述外部垫片部的厚度变化率满足下面的式3:[式3]0%≤[(X1

X2)/X1]
×
100(%)≤10%在上述式3中,X1是常温下的上述外部垫片部的厚度,X2是230℃下放置30分钟时的上述外部垫片部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其中,上述垫片包括氟树脂。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其中,上述氟树脂的熔点为280℃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其中,上述氟树脂包括选自由PFA(Perfluoroalkoxy)及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构成的组中的1个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其中,上述电极端子还包括:平坦部,其设置于通过上述底部的内部面而露出的上述主体部的端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其中,上述平坦部和上述底部的内部面彼此平行。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其中,上述内部凸缘部与上述底部的内部面之间的角度为0
°
至60
°
以下。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其中,在上述内部凸缘部与上述平坦部之间具备凹槽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其中,上述凹槽部具备非对称槽的截面结构。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极端子的铆接结构,其中,上述非对称槽包括上述平坦部的侧壁和与上述侧壁的端部连接的上述内部凸缘部的倾斜面。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极端子的铆接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元珍赫柳德铉李炳九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