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631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底模由底模入模工位转移至合模浇筑工位,安装侧模;钢筋笼吊装至合模浇筑工位上的箱梁底模和侧模内;内模由内模出入模工位进入合模浇筑工位上钢筋笼中的设计位置,安装端模;浇筑混凝土;侧模、端模脱模;箱梁随着底模的移动一起转移至养护预张拉工位,进行预张拉强度蒸养,钢绞线束穿线及预张拉;内模脱模至内模出入模工位;箱梁随着底模的移动一起转移至蒸汽养护工位进行初张拉强度蒸养;箱梁随着底模的移动一起转移至初张拉工位完成初张拉。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有效提高箱梁的生产效率,降低预制成本。降低预制成本。降低预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铁路箱梁预制
,尤其是一种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的高速铁路也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据科技日报报道,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3.79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高速铁路的发展,有力带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城市群的崛起,使老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显示了高速铁路在我国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0003]我国地质环境复杂,高速铁路需要跨越河流、山坡、城市建筑等区域,因此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就需要先搭建桥梁,为了满足桥梁快速建设的要求,采用大型预制场,预制铁路箱梁就成为新的建设模式。传统高速铁路箱梁采用固定台位预制方式,从钢筋笼入模、模板合模、浇筑到初张拉完成均在一个台位上完成,这种传统的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施工成本高:为保证施进度,若要同时预制几个箱梁,一方面需投入大量固定台座和模板系统,另一方面,施工投入人员多,提高了施工成本;(2)工序集中,机械设备之间互相干扰大,根据工序的先后顺序,需要不断调整机械设备进出,同时机械设备需要在不同工位之间转移,加大了施工管理难度;(3)生产效率低:目前混凝土蒸养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传统固定台位浇筑模式很难做到密闭空间蒸养,蒸养效率低,混凝土等强时间长,一般1个台位5

6天生产一片梁,预制效率低;(4)浇筑成本高:多个台位同时浇筑,混凝土需混凝土罐车从搅拌站运输到浇筑现场,效率低,耗油大,成本高。因此,研究一种流水线预制箱梁的生产工艺对于提高桥梁建设速度、降低桥梁建设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的生产方法,能有效提高箱梁的生产效率,降低预制成本。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的生产方法,高速铁路箱梁在预制生产线中进行,所述预制生产线包括箱梁生产线单元,所述箱梁生产线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模入模工位、合模浇筑工位、内模出入模工位、养护预张拉工位、蒸汽养护工位和初张拉工位,所述内模出入模区一侧设置有内模避让台位;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底模、侧模安装:将底模由所述底模入模工位转移至所述合模浇筑工位,安装侧模,涂刷涂膜剂;S2.钢筋笼吊装:使用桁吊系统将绑扎好的钢筋笼吊装至所述合模浇筑工位上的箱梁底模和侧模内;
S3.内模入模、端模安装:等待在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的内模由内模转移台架入模到所述合模浇筑工位上钢筋笼中的设计位置,端模吊装或通过端模安装台架转运至所述合模浇筑工位并安装至设计位置,组装好整个箱梁模板;S4.混凝土浇筑:通过布料装置将混凝土浇筑到所述箱梁模板内,等待混凝土终凝;S5.侧模、端模脱模:将梁体紧固件拆除,侧模、端模脱模;S6.预张拉强度蒸养、钢绞线束穿束和预张拉:箱梁随着底模的移动一起转移至所述养护预张拉工位,在所述养护预张拉工位的蒸汽养护房中进行自动蒸汽养护,待预张拉强度蒸养完成后,进行预应力钢绞线束穿束、预张拉;S7.内模脱模:内模从完成预张拉的箱梁中脱模,回到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上的内模转移台架;待下一箱梁需要通过内模出入模工位时,所述内模转移台架载着内模转移至所述内模避让台位暂时避让;S8.初张拉强度蒸养:脱除内模后的箱梁从所述养护预张拉工位,随着底模的移动一起转移至所述蒸汽养护工位进行初张拉强度蒸养;S9.初张拉:将初张拉强度蒸养完成后的箱梁随着底模的移动一起转移至所述初张拉工位,进行初张拉,初张拉完成后箱梁脱除底模,进入存放终张拉区;底模转移回到底模入模工位,循环往复进行步骤S1

S9的操作。
[0006]进一步的,所述合模浇筑工位一侧设置有钢筋笼绑扎工位;桁吊系统的桁吊走行轨道由所述钢筋笼绑扎工位延伸至所述合模浇筑工位。
[0007]进一步的,所述合模浇筑工位两端一侧均设置有端模避让台位;步骤S3中,安装端模时,端模安装台架将端模由所述端模避让台位转移至所述合模浇筑工位的两端,再将端模安装至设计位置;步骤S5中,端模脱模后,将端模通过所述端模安装台架转移回所述端模避让台位。
[0008]进一步的,所述合模浇筑工位远离所述钢筋笼绑扎工位的一侧设置有混凝土搅拌站,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与所述合模浇筑工位之间设置有送料轨道,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站通过所述送料轨道输送至所述布料装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内模转移台架作为所述内模的载体,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和所述内模避让台位之间设置有内模转移台架横移轨道;所述内模转移台架底部间隔设置有内模转移台架滑动横梁;所述内模转移台架横移轨道一侧设置有卷扬机,拉动所述内模转移台架滑动横梁在所述内模转移台架横移轨道上移动,实现内模在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和所述内模避让台位之间转移。
[0010]进一步的,预制生产线还包括底模循环生产线单元,所述底模循环生产线单元设置在所述箱梁生产线单元的一侧,由所述初张拉工位延伸至所述底模入模工位;初张拉完成后箱梁脱除的底模,由初张拉工位横移至所述底模循环生产线单元,经所述底模循环生产线单元转移至底模入模工位的一侧。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箱梁生产线单元还包括底模入模台架;所述底模入模台架将底模由所述底模循环生产线单元的尾端转运至所述底模入模区,且将底模由所述底模入模区转运至所述合模浇筑区入模。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箱梁生产线单元设置有两条,所述底模循环生产线单元设置有
一条,位于两条所述箱梁生产线单元之间。
[0013]进一步的,底模由所述合模浇筑工位到所述初张拉工位之间的转移,由底模运输轨道承载底模滑动实现。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底模在所述合模浇筑工位和所述初张拉工位之间转移通过底模顶推装置实现;所述底模顶推装置包括底模运输轨道、千斤顶走行轨道、轨道夹紧机构、走行顶推千斤顶和千斤顶走行车;所述底模运输轨道至少设置有两条;所述千斤顶走行轨道设置在所述底模运输轨道的一侧和/或两侧;所述轨道夹紧机构可夹紧地与所述千斤顶走行轨道连接;所述走行顶推千斤顶外缸体后端与所述轨道夹紧机构连接,活塞杆前端用于推动所述底模前移;所述千斤顶走行车与所述走行顶推千斤顶的外缸体前部连接,并能带动所述顶推千斤顶沿着所述走行千斤顶走行轨道移动;所述底模后端设置有底模封板,所述走行顶推千斤顶的前端与所述底模封板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模下面间隔设置有底模纵梁,所述底模纵梁能匹配在所述底模运输轨道上滑动;所述走行顶推千斤顶顶推所述底模封板,带动所述底模在所述底模运输轨道上滑动。
[0015]以上所述的高速铁路箱梁流水线预制生产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箱梁在预制生产线中进行,合模浇筑区、养护预张拉区、蒸汽养护区和初张拉区可以同时进行不同箱梁的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2)由于设计了多个施工区域,因此混凝土搅拌站可以固定设置在合模浇筑区的一侧进行混凝土浇筑,提高了箱梁浇筑的自动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高速铁路箱梁在预制生产线中进行,所述预制生产线包括箱梁生产线单元,所述箱梁生产线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模入模工位、合模浇筑工位、内模出入模工位、养护预张拉工位、蒸汽养护工位和初张拉工位,所述内模出入模区一侧设置有内模避让台位;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底模、侧模安装:将底模由所述底模入模工位转移至所述合模浇筑工位,安装侧模,涂刷涂膜剂;S2.钢筋笼吊装:使用桁吊系统将绑扎好的钢筋笼吊装至所述合模浇筑工位上的箱梁底模和侧模内;S3.内模入模、端模安装:等待在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的内模由内模转移台架入模到所述合模浇筑工位上钢筋笼中的设计位置,端模吊装或通过端模安装台架转运至所述合模浇筑工位并安装至设计位置,组装好整个箱梁模板;S4.混凝土浇筑:通过布料装置将混凝土浇筑到所述箱梁模板内,等待混凝土终凝;S5.侧模、端模脱模:将梁体紧固件拆除,侧模、端模脱模;S6.预张拉强度蒸养、钢绞线束穿束和预张拉:箱梁随着底模的移动一起转移至所述养护预张拉工位,在所述养护预张拉工位的蒸汽养护房中进行自动蒸汽养护,待预张拉强度蒸养完成后,进行预应力钢绞线束穿束、预张拉;S7.内模脱模:内模从完成预张拉的箱梁中脱模,回到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上的内模转移台架;待下一箱梁需要通过内模出入模工位时,所述内模转移台架载着内模转移至所述内模避让台位暂时避让;S8.初张拉强度蒸养:脱除内模后的箱梁从所述养护预张拉工位,随着底模的移动一起转移至所述蒸汽养护工位进行初张拉强度蒸养;S9.初张拉:将初张拉强度蒸养完成后的箱梁随着底模的移动一起转移至所述初张拉工位,进行初张拉,初张拉完成后箱梁脱除底模,进入存放终张拉区;底模转移回到底模入模工位,循环往复进行步骤S1

S9的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浇筑工位一侧设置有钢筋笼绑扎工位;桁吊系统的桁吊走行轨道由所述钢筋笼绑扎工位延伸至所述合模浇筑工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浇筑工位两端一侧均设置有端模避让台位;步骤S3中,安装端模时,端模安装台架将端模由所述端模避让台位转移至所述合模浇筑工位的两端,再将端模安装至设计位置;步骤S5中,端模脱模后,将端模通过所述端模安装台架转移回所述端模避让台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铁路箱梁预制生产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浇筑工位远离所述钢筋笼绑扎工位的一侧设置有混凝土搅拌站,所述混凝土搅拌站与所述合模浇筑工位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俊何鹏孙爱军李晟孙启科张伯聪冷炎朱淑兰杨旭张威丁继耀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