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通信系统、跨骑型车辆及程序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608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1
实施方式的车载通信系统具备:天线,其搭载于车辆,与存在于所述车辆周边的通信区域内的用户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处理部,其在满足经由所述天线与所述用户终端装置进行了通信的信号的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这样的认证执行条件的情况下,执行认证处理;以及获取部,其获取表示所述用户终端装置相对于所述车辆的状态的信息,其中,所述处理部在基于由所述获取部获取到的信息而判定为满足变更条件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满足所述认证执行条件都执行所述认证处理。证处理。证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载通信系统、跨骑型车辆及程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通信系统、跨骑型车辆及程序。
[0002]本申请基于在2020年12月16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20-208272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0003]在无线门锁的领域中,存在如下技术:在车辆周边预先设定车载设备与无线钥匙的通信区域,基于与存在于所设定的通信区域内的无线钥匙的通信结果来进行认证处理,在确认了真实性的情况下解除锁定。还存在如下技术:利用便携式设备作为这样的无线钥匙,基于来自车载设备的信号强度来推定车载设备与便携式设备的距离,在判定为在车辆周边存在便携式设备的情况下执行认证处理。
[0004]例如,为了高精度地检测便携式设备的位置、提早检测出接近车辆的便携式设备,已知有在来自车载设备的信号的接收灵敏度降低的区域中将响应信号的信号强度设定得高的便携式设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5]在先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8-0711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然而,若由于例如在设置于车辆的收容部中收容便携式设备而使接收灵敏度大幅衰减,则判断为便携式设备不处于车辆的周边而不执行基于车载设备的认证处理,存在尽管具有正当的权限的用户处于车辆的周边但也无法解除锁定这样的情况。
[0010]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止不执行基于车载设备的认证处理的不良情况的车载通信系统、跨骑型车辆及程序。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车载通信系统具备:天线,其搭载于车辆,与存在于所述车辆周边的通信区域内的用户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处理部,其在满足经由所述天线与所述用户终端装置进行了通信的信号的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这样的认证执行条件的情况下,执行认证处理;以及获取部,其获取表示所述用户终端装置相对于所述车辆的状态的信息,其中,所述处理部在基于由所述获取部获取到的信息而判定为满足变更条件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满足所述认证执行条件都执行所述认证处理。
[0013]第二方案在上述第一方案的车载通信系统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获取部获取表示搭载于所述车辆的充电器与所述用户终端装置的连接状态的信息,所述变更条件是所述用户终端装置与所述充电器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正连接的情况。
[0014]第三方案在上述第二方案的车载通信系统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将所述用户终端
装置与所述充电器连接的空间是能够收容所述用户终端装置的空间。
[0015]第四方案在上述第三方案的车载通信系统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将所述用户终端装置与所述充电器连接的空间是能够开闭的空间。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的跨骑型车辆具备上述第一方案~第四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车载通信系统。
[0017]第六方案在上述第五方案的跨骑型车辆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所述车辆中具备能够通过座椅进行开闭的座椅下收纳部、以及设置在比所述座椅靠所述车辆的前方的位置的前收纳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获取部获取表示所述用户终端装置收容于所述座椅下收纳部或者所述前收纳部的情况的信息,所述变更条件是所述用户终端装置收容于所述座椅下收纳部或者所述前收纳部的情况。
[0018]第七方案在上述第六方案的跨骑型车辆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变更条件是在设置于所述座椅下收纳部或所述前收纳部的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连接端子上连接有所述用户终端装置的情况。
[0019]第八方案在上述第六或第七方案的跨骑型车辆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处理部在由所述用户终端装置的用户选择了在判定为满足所述变更条件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满足所述认证执行条件都执行所述认证处理时,执行所述认证处理。
[0020]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案的程序使搭载有天线的车辆的控制装置执行如下处理:与存在于所述车辆周边的通信区域内的用户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在满足与所述用户终端装置进行了通信的信号的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这样的认证执行条件的情况下,执行认证处理;获取表示所述用户终端装置相对于所述车辆的状态的信息;以及在基于获取到的信息而判定为满足变更条件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满足所述认证执行条件都执行所述认证处理。
[0021]专利技术效果
[0022]根据上述的第一方案~第九方案,能够防止不执行基于车载设备的认证处理的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一例的机动二轮车的立体图。
[0024]图2是机动二轮车的主开关旋钮的说明图。
[0025]图3是机动二轮车的起动开关周边的说明图。
[0026]图4是实施方式中的车载通信系统的功能框图。
[0027]图5是智能控制单元的功能框图。
[0028]图6是用户终端装置的功能框图。
[0029]图7是用于说明使用情形1的图。
[0030]图8是用于说明使用情形2的图。
[0031]图9是表示基于智能控制单元进行的处理(发动机起动前)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0032]图10是表示主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0033]图11是表示主开关不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0034]图12是表示主开关接通等待状态超过了A秒的情况的一部分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0035]图13是表示基于智能控制单元进行的处理(主开关断开后)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0036]图14是表示在图13所示的步骤S217中进行了否定的判定的情况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0037]图15是表示用于执行基于简易认证模式的认证处理的处理流程(之一)的流程图。
[0038]图16是表示用于执行基于简易认证模式的认证处理的处理流程(之二)的流程图。
[0039]图17是表示用于执行基于简易认证模式的认证处理的处理流程(之三)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一例的机动二轮车11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机动二轮车11例如是单元摆动式的小型摩托车型的机动二轮车。
[0041]<车辆整体>
[0042]如图1所示,机动二轮车11具备作为转向轮的前轮13和作为驱动轮的后轮14。前轮13支承于前叉16且能够通过车把12来转向。后轮14支承于摆动单元20且能够通过后述的往复式发动机(内燃机,以下简称为发动机)21来驱动。摆动单元20一体地具备发动机21和例如V带式的无级变速器(未图示)。
[0043]包括车把12、前叉16及前轮13的转向系统部件能够转向地支承于未图示的车架的前端部。摆动单元20及后轮14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于车架的后下部。在车架的下部左侧设有能够收纳的侧停车架17,该侧停车架17将车身以向左侧倾斜的立起姿态支承。车架的周围由车身罩15覆盖。
[0044]机动二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载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车载通信系统具备:天线,其搭载于车辆,与存在于所述车辆周边的通信区域内的用户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处理部,其在满足经由所述天线与所述用户终端装置进行了通信的信号的电波强度为阈值以上这样的认证执行条件的情况下,执行认证处理;以及获取部,其获取表示所述用户终端装置相对于所述车辆的状态的信息,所述处理部在基于由所述获取部获取到的信息而判定为满足变更条件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满足所述认证执行条件都执行所述认证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获取部获取表示搭载于所述车辆的充电器与所述用户终端装置的连接状态的信息,所述变更条件是所述用户终端装置与所述充电器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正连接的情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通信系统,其中,将所述用户终端装置与所述充电器连接的空间是能够收容所述用户终端装置的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通信系统,其中,将所述用户终端装置与所述充电器连接的空间是能够开闭的封闭空间。5.一种跨骑型车辆,其中,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通信系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中,在所述车辆中具备能够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将之小川航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