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V法自动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03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V法自动生产线,包括下箱造型圈和上箱造型圈,所述下箱造型圈和上箱造型圈呈对称状设置在地面上,所述下箱造型圈和上箱造型圈的前侧共同设置有下芯线,所述下芯线的左侧设置有浇注线,所述浇注线的前侧设置有冷却输送线,所述冷却输送线的前侧设置有开箱冷却线,所述开箱冷却线的后侧设置有开箱机械手,所述开箱机械手的左侧设置有空砂箱返回线,所述开箱机械手的右侧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的右侧设置有取铸件机械手。在该自动V法生产线中,模型覆膜、喷涂料、烘干、放空箱、造型、起模、翻箱、下芯、合箱、浇注、冷却、开箱、回空箱等工序均在生产线内自动完成,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V法自动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铸造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V法自动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V法造型是采用干砂作造型材料,利用塑料薄膜覆膜造型并密封砂箱,依靠真空泵抽出型内空气,造成型内箱外压力差,使干砂紧实,以形成所需型腔的一种造型方法。
[0003]长期以来,国内铸造工厂的V法生产线大部分采用双穿梭振动小车式或转盘式造型设备,造型后的翻箱、合箱、开箱多采用人工来完成,浇注也是摆地摊方式人工浇注,生产线自动化水平低,装备比较落后,效率低,工人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的V法自动生产线,在该自动V法生产线中,模型覆膜、喷涂料、烘干、放空箱、造型、起模、翻箱、下芯、合箱、浇注、冷却、开箱、回空箱等工序均在生产线内自动完成,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效的V法自动生产线,包括下箱造型圈和上箱造型圈,所述下箱造型圈和上箱造型圈呈对称状设置在地面上,所述下箱造型圈和上箱造型圈的前侧共同设置有下芯线,所述下芯线的左侧设置有浇注线,所述浇注线的前侧设置有冷却输送线,所述冷却输送线的前侧设置有开箱冷却线,所述开箱冷却线的后侧设置有开箱机械手,所述开箱机械手的左侧设置有空砂箱返回线,所述开箱机械手的右侧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的右侧设置有取铸件机械手。
[0007]优选地,所述下箱造型圈由下箱起模机械手、下箱换模型辊道、下箱模型转运车Ⅰ、下箱覆膜机构、下箱覆膜段及真空转接装置、下箱涂料喷涂烘干装置、下箱模型转运车Ⅱ、下箱空箱机械手、下箱加砂段及真空转接装置组成。
[0008]优选地,所述上箱造型圈由上箱换模型辊道、上箱模型转运车Ⅰ、上箱覆膜机构、上箱覆膜段及真空转接装置、上箱涂料喷涂烘干装置、上箱模型转运车Ⅱ、上箱空箱机械手、上箱加砂段及真空转接装置、上箱起模机械手组成。
[0009]优选地,还包括真空系统,所述真空系统用于产生真空环境。
[0010]优选地,还包括铸件冷却系统,所述铸件冷却系统与取铸件机械手配合,用于将铸件进行冷却工序。
[0011]优选地,还包括砂处理系统,所述砂处理系统用于对使用过程的砂体进行再次处理,保证后续的再次使用,所述下箱造型圈和上箱造型圈与砂处理系统间设置有散落砂输送带。
[0012]优选地,所述下箱造型圈和上箱造型圈呈“一”字型开放式布局,用于预留操作工位。
[0013]优选地,所述真空系统采用多台干式真空泵,多台所述干式真空泵均采用变频控制。
[0014]优选地,还包括封闭式开箱房,所述密闭式开箱房的内顶部设置有行走轨道,所述开箱机械手与取铸件机械手均安装在行走轨道上。
[0015]优选地,还包括真空泵房,所述真空泵房采用隔音材料制成,多个所述真空泵均位于真空泵房内部。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0017]本技术中生产线采用上下箱分开造型的双造型圈“一”字型开放式布局,人工操作工位及模型更换均处于开放的环境中,砂芯转运及人流的通道都得到了较好的保证,生产线采用上下箱分开造型的方式,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每个造型圈可实现单付或多付模型同时在线生产,模型可实现在线自动更换,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V法自动生产线的平面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上、下箱造型圈布置图。
[0020]图中:1下箱造型圈、2上箱造型圈、3下芯线、4浇注线、5冷却输送线、6开箱冷却线、7空砂箱返回线、8开箱机械手、9真空系统、10砂处理系统、11上箱换模型辊道、12上箱模型转运车Ⅰ、13上箱覆膜机构、14上箱覆膜段及真空转接装置、15上箱涂料喷涂烘干装置、16上箱模型转运车Ⅱ、17上箱空箱机械手、18上箱加砂段及真空转接装置、19上箱起模机械手、20下箱起模机械手、21下箱换模型辊道、22下箱模型转运车Ⅰ、23下箱覆膜机构、24下箱覆膜段及真空转接装置、25下箱涂料喷涂烘干装置、26下箱模型转运车Ⅱ、27下箱空箱机械手、28下箱加砂段及真空转接装置、29格栅、30散落输送带、31取铸件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3]参照图1

2,一种高效的V法自动生产线,包括下箱造型圈1和上箱造型圈2,下箱造型圈1和上箱造型圈2呈对称状设置在地面上,下箱造型圈1和上箱造型圈2呈“一”字型开放式布局,人工操作工位及模型更换均处于开放的环境中,砂芯转运及人流的通道都得到了较好的保证,生产线采用上下箱分开造型的方式,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每个造型圈可实现单付或多付模型同时在线生产,模型可实现在线自动更换,提高工作效率。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下箱造型圈1由下箱起模机械手20、下箱换模型辊道21、下箱模型转运车Ⅰ22、下箱覆膜机构23、下箱覆膜段及真空转接装置24、下箱涂料喷涂及烘干装置25、下箱模型转运车Ⅱ26、下箱空箱机械手27、下箱加砂段及真空转接装置28组成,另外还包括下箱造型砂斗、下箱雨淋加砂装置、下箱振实台、下箱覆背膜装置;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上箱造型圈2由上箱换模型辊道11、上箱模型转运车Ⅰ12、上箱覆膜机构13、上箱覆膜段及真空转接装置14、上箱涂料喷涂及烘干装置15、上箱模型转运车Ⅱ16、上箱空箱机械手17、上箱加砂段及真空转接装置18、上箱起模机械手19组成,另外,还包括上箱造型砂斗、上箱雨淋加砂装置、上箱振实台、上箱覆背膜装置;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下箱造型圈1和上箱造型圈2的前侧共同设置有下芯线3,下芯线3的左侧设置有浇注线4,浇注线4位于靠近电炉熔化区,方便铁水从电炉到倾转式浇注机的自动转运,浇注线4的前侧设置有冷却输送线5,冷却输送线5的前侧设置有开箱冷却线6,开箱冷却线6的后侧设置有开箱机械手8,开箱机械手8的左侧设置有空砂箱返回线7,开箱机械手8的右侧设置有格栅29,格栅29的右侧设置有取铸件机械手31;
[002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真空系统9,真空系统用于产生真空环境,此处需要注意的是,生产线所有真空泵均布置在专用的真空泵房内,减少噪音污染,真空系统采用3台干式真空泵,均采用变频控制,节能可达40%以上;
[0028]作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V法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箱造型圈(1)和上箱造型圈(2),所述下箱造型圈(1)和上箱造型圈(2)呈对称状设置在地面上,所述下箱造型圈(1)和上箱造型圈(2)的前侧共同设置有下芯线(3),所述下芯线(3)的左侧设置有浇注线(4),所述浇注线(4)的前侧设置有冷却输送线(5),所述冷却输送线(5)的前侧设置有开箱冷却线(6),所述开箱冷却线(6)的后侧设置有开箱机械手(8),所述开箱机械手(8)的左侧设置有空砂箱返回线(7),所述开箱机械手(8)的右侧设置有格栅(29),所述格栅(29)的右侧设置有取铸件机械手(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V法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造型圈(1)由下箱起模机械手(20)、下箱换模型辊道(21)、下箱模型转运车Ⅰ(22)、下箱覆膜机构(23)、下箱覆膜段及真空转接装置(24)、下箱涂料喷涂及烘干装置(25)、下箱模型转运车Ⅱ(26)、下箱空箱机械手(27)、下箱加砂段及真空转接装置(28)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V法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造型圈(2)由上箱换模型辊道(11)、上箱模型转运车Ⅰ(12)、上箱覆膜机构(13)、上箱覆膜段及真空转接装置(14)、上箱涂料喷涂及烘干装置(15)、上箱模型转运车Ⅱ(16)、上箱空箱机械手(17)、上箱加砂段及真空转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宏刘小龙杨玉祥王文俊焦龙钢曹红范李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