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582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的方法,属于危险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采用SMP系统对危废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可泵送状态后直接泵送进入分解炉替代部分燃料,危废替代燃料燃烧后剩余的残渣和飞灰作为原料成分配入水泥熟料;所述危废的投加量按照6500t/d生产线的熟料进行投加,投加量为1.2~2.7m3/h,投加时间为14h。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在实现危废处理的同时,危废替代燃料燃烧后剩余的残渣和飞灰作为原料成分配入熟料,对熟料的质量波动、强度、重金属等影响较小。重金属等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危险废物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危险废物产量迅速增长,其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垃圾中的工业危险废物、城市垃圾中的医疗危险废物以及生活垃圾中的其他危险废物。危险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同时也会在自然环境中发生迁移转化,进而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0003]目前,处置危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焚烧处置工艺;二是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工艺。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过程中,危废替代燃料不仅可以降低对石灰石砂岩、页岩等自然资源、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开采,还减少了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可以同时满足节能和减排生产要求。与传统废物焚烧进行比较,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时,只需在原有生产线的基础上增设预处理设施不需要新建尾气、废渣的净化装置和处理装置,避免了传统危废处置方式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满足降低污染。因此水泥窑处置技术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是一种“双赢”的处置方式,有明显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危废焚烧产生的热能被回收,残渣和飞灰作为原料成分配入熟料中,实现资源化和污泥减量化。初步研究显示,将含有合理热值的液体和固体形态的各类危废经过SMP危废预处理系统进行破碎、混合,确保热值基本稳定后泵送到水泥窑系统的分解炉内进行燃烧,不但可以实现各类危废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还能够为分解炉提供除煤粉以外的热源,降低分解炉燃煤的用量,达到降低煤粉用量,减少CO2排放量的目的。但水泥窑在协同处置危废过程中,如果危废的热值配伍、含水量、投加量等参数控制不合理,会导致出现诸如熟料质量波动大强度降低、熟料重金属控制难度加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在实现危废处理的同时,危废替代燃料燃烧后剩余的残渣和飞灰作为原料成分配入熟料,对熟料的质量波动、强度、重金属等影响较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的方法,采用SMP系统对危废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可泵送状态后直接泵送进入分解炉替代部分燃料,危废替代燃料燃烧后剩余的残渣和飞灰作为原料成分配入水泥熟料;
[0006]所述危废的投加量按照6500t/d生产线的熟料进行投加,投加量为1.2~2.7m3/h,投加时间为14h。
[0007]优选的,所述投加量为1.6~2.7m3/h。
[0008]优选的,所述危废为含热值油泥、含热值废液、电子危废和医疗危废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含水量以满足SMP系统的泵送要求为准。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危废中F含量为0.08~0.70%、Cl含量为0.40~0.80%、S含量
为0.20~0.50%;所述危废的干基热值为1800~2100kcal/kg,含水率为50~59%,烧失量为46~66%,pH为7.1~7.3.。
[0010]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SMP系统对危废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可泵送状态后直接泵送进入分解炉替代部分燃料,危废替代燃料燃烧后剩余的残渣和飞灰作为原料成分配入水泥熟料,通过控制危废的热值配伍、含水量、投加量等参数,使掺杂了危废替代燃料燃烧后剩余残渣和飞灰熟料的力学性能基本与未掺杂的熟料的力学性能相当,并且控制熟料中重金属的含量满足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在节约了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石灰石砂岩、页岩、煤等自然资源的同时,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实施例1~5不同投加量的危废替代燃料对熟料力学性能影响图;
[0012]图2为实施例1~5不同投加量的危废替代燃料对熟料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的影响图;
[0013]图3为实施例1~5不同投加量的危废替代燃料对熟料凝结时间和需水量的影响图;
[0014]图4为实施例1~5不同投加量的危废替代燃料对熟料游离氧化钙和氯离子含量的影响图;
[0015]图5为实施例1~5不同投加量危废替代燃料燃烧后对熟料标准煤耗和CO2排放量的影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0017]实施例1~5
[0018]采用SMP系统对危废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可泵送状态后直接泵送进入分解炉替代部分燃料,危废替代燃料燃烧后剩余的残渣和飞灰作为原料成分配入水泥熟料,水泥熟料为石灰石、黏土、硅质原料及铁质原料,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见表1;所述危废的投加量按照6500t/d生产线的熟料进行投加,实施例1~5分别记为A1~A5,投加量分别为1.2、1.6、2.0、2.4、2.7m3/h,投加时间为14h;各实施例危废中F、Cl、S的含量及干基热值、含水率、烧失量、pH参数见表2,各实施例中不同投加量危废中重金属含量见表3。
[0019]表1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
[0020][0021]表2实施例1~5中不同投加量的危废中F、Cl、S的含量及干基热值、含水率、烧失量、pH参数
[0022][0023][0024]表3实施例1~5中不同投加量危废中重金属含量(mg/kg)
[0025][0026]本申请对实施例1~5不同投加量的危废对熟料的影响进行了测试,该试验是在铜川声威建材有限责任公司6500t/d熟料的生产线上开展,该生产线的主机设备如表4所示。
[0027]表4水泥窑系统主机设备型号
[0028][0029]以不投加危废的熟料为对照组(A0),测试了投加危废对熟料强度、熟料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熟料凝结时间和需水量、熟料游离氧化钙和氯离子含量、熟料中重金属含量、熟料标准煤耗和CO2排放量的影响。
[0030]不同投加量的危废替代燃料对熟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如图1所示,危废替代燃料后熟料抗折、抗压强度见表5。
[0031]表5不同投加量的危废替代燃料后熟料抗折、抗压强度
[0032][0033]由图1(a)熟料的抗折强度图可以得出,熟料在1d、3d、7d、28d不同龄期时的抗折强度随着危废替代燃料投加量的增大变化波动较小。其中1d抗折强度随危废替代燃料投料量的增大呈现出先略微减小后小幅增大的规律。1d抗折强度最大为3MPa,对应投加量为零,1d抗折强度最小为2.6MPa,对应投加量为2.4m3/h。3d抗折强度随危废替代燃料投料量的增大呈现出先小幅增大后略微减小再小幅增加的规律。3d抗折强度最大为6.7MPa,对应投加量为1.6m3/h,3d抗折强度最小为6MPa,对应投加量为2.4m3/h。7d抗折强度随危废替代燃料投料量的增大呈现出先小幅增大后略微减小的规律。7d抗折强度最大为7.9MPa,对应投加量为2.0m3/h,7d抗折强度最小为7.3MPa,对应投加量为2.7m3/h。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SMP系统对危废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可泵送状态后直接泵送进入分解炉替代部分燃料,危废替代燃料燃烧后剩余的残渣和飞灰作为原料成分配入水泥熟料;所述危废的投加量按照6500t/d生产线的熟料进行投加,投加量为1.2~2.7m3/h,投加时间为14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加量为1.6~2.7m3/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刘宇刘文欢杨雨玄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