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磁—浮联合的钨锡分流选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574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浮联合的钨锡分流选矿方法,该方法是将钨锡多金属矿依次进行破碎、磨矿、除铁和磁选,得到非磁性产品和磁性产品;所述非磁性产品经过脱硫后,以疏水性较弱的金属离子配合物作为捕收剂,盐化水玻璃作为抑制剂,2#油为起泡剂,进行钨浮选,得到钨精矿;所述磁性产品以疏水性较强的金属离子配合物作为捕收剂,氟硅酸钠作为抑制剂,进行锡浮选,得到锡精矿;该方法能实现85%以上的WO3回收率和60%以上的Sn回收率,具有流程短、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能耗低、环保高效的特点,不仅显著提高了钨锡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极大地降低了选矿成本,扩大了矿山的产能。扩大了矿山的产能。扩大了矿山的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

浮联合的钨锡分流选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钨锡多金属矿的选矿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磁—浮联合的钨锡分流选矿方法,属于选矿


技术介绍

[0002]钨、锡是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其保障程度关系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目前,钨锡的富矿资源日益匮乏,大量钨锡矿产难以有效分选和回收,造成了钨锡资源的大量浪费。现有的优质单一钨矿或单一锡矿储量已所剩无几。因此,必须加大复杂难选钨锡多金属矿的开发力度。钨锡多金属矿山的资源,特点在于其有价组分多、共伴生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细,导致目前此类矿山的钨锡选矿回收率低(特别是锡),资源浪费严重。提高钨锡多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以保证我国钨、锡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我国的钨锡多金属矿中,原矿钨品位较低,通过单一浮选的方法难以实现钨的高效回收,导致钨资源的流失;原矿中透辉石

钙铁辉石、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等脉石含量高,影响钨精矿品位。同时,钨在地壳中主要以钨酸盐形态富集于花岗岩接触变质带内,在许多钨矿床中或多或少与含锡矿物共生,特别是斑岩型钨矿床

这类含钨的多金属硫化物矿石中多伴生锡石等含锡矿物。例如,柿竹园钨多金属矿体中伴生的锡资源金属储量为46万吨,但该原矿伴生锡的品位只有0.10~0.12%,且伴生锡的60%系胶态类锡矿物,可浮性差,综合利用难度大,每年排往尾矿库的锡金属量达到1500吨。目前还没有回收其中赋存锡资源的有效手段。现有的选矿工艺处理此类钨锡多金属资源时,采用的主流捕收剂为螯合类捕收剂和脂肪酸类捕收剂。事实上,当前无论是哪一种工艺,都是以钨回收为主体,同时回收少量的锡进入到钨精矿中,其余均随尾矿流失,造成了锡资源的大量浪费。
[0004]既然锡石无法有效富集到钨精矿中,那么是否可以考虑从钨尾矿中再回收锡呢?事实上,由于尾矿中锡石受到大量药剂的干扰,其可浮性非常差,采用浮选工艺很难实现钨锡的有效回收。以脂肪酸法为例,锡石最终主要进入钨粗选尾矿和白钨矿加温浮选的尾矿中,受大量水玻璃抑制,可浮性大大降低,浮选效果极差。
[0005]最新报道的钨锡多金属矿物的选矿方法,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5555124A)公开了一种钨锡异步浮选方法。该方法是将钨锡原矿依次进行破碎、磨矿、脱铁和脱硫,得到钨锡混合矿矿浆,所述钨锡混合矿矿浆先以金属离子配合物作为捕收剂,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浮选,得到钨精矿,再以金属离子配合物作为捕收剂,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浮选,得到钨锡混合精矿;该方法对钨锡原矿中WO3的回收率高达80%以上,Sn的回收率达50%以上,但是其锡主要是以钨锡混合精矿形式回收,且高品位钨精矿的产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当前钨锡多金属矿实际生产中入选钨锡原矿品位低,脉石含量高,导致传统选矿工艺存在的钨锡回收率低,与石榴子石分离困难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流程短、能耗低、成本低,能够实现钨锡矿物分流并高效富集的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浮联合的钨锡分流选矿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钨锡多金属矿依次进行破碎、磨矿、除铁和磁选,得到非磁性产品和磁性产品;
[0009]2)所述非磁性产品经过脱硫后,以金属离子配合物Ⅰ作为捕收剂,盐化水玻璃作为抑制剂,2#油作为起泡剂,进行钨浮选,得到钨精矿;
[0010]3)所述磁性产品以金属离子配合物Ⅱ作为捕收剂,氟硅酸钠作为抑制剂,进行锡浮选,得到锡精矿;
[0011]所述金属离子配合物Ⅰ由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与式1配体组成;
[0012][0013][0014]所述金属离子配合物Ⅱ由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与式2配体组成;
[0015][0016]其中,
[0017]Ar为芳基;
[0018]R为C6~C8的烷基;
[0019]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为Fe
3+
、Fe
2+
、Pb
2+
、Cu
2+
、Zn
2+
、Al
3+
、Mn
2+
、Ni
2+
或Ca
2+

[002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关键在于采用磁选方式将钨锡多金属矿预分离为磁性产品和非磁性产品,白钨矿不具磁性,磁选时进入非磁性产品,磁选后的非磁性产品进入钨浮选流程,可大大提高钨浮选效率,增加高品位钨精矿产率,降低后续浮选入选量、提高入选品位、降低选矿药剂成本同时提高产能,从而提高选矿经济效益。虽然纯的锡石不具有磁性,但是经过研究表明钨锡多金属矿中锡石因为铁元素的存在而具有一定弱磁性,由于锡属于亲铁元素,在地球化学成矿过程中钨锡多金属矿体中形成的锡石多数为富铁锡石,从而具有一定弱磁性;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锡石主要与石榴石连生,因此,通过采用高强磁选可以实现锡石在磁性产品中富集,随后采用单独的浮选系统回收锡。钨矿和锡石的天然可浮性以及浮选行为存在巨大差异,通过单一的浮选体系无法实现钨锡的共富集。而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强磁预选,将钨锡多金属矿的选矿分流,成为两条分支浮选流程,分别单独回收钨矿物和锡矿物;既提高了钨浮选和锡分选的入选品位,又避免了钨锡矿物两种浮选药剂体系间的交互影响,可净化浮选环境,提高浮选流程效率,同步高效回收钨和锡两种资源。
[0021]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所述磨矿至钨锡多金属矿粒度满足

200目粒级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65%,磨矿至适当粒度可以保证钨锡矿物单体解离度大于90%。
[0022]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所述磁选采用的磁选机为立环高梯度磁选机,磁场强度为0.6~1.2T。在磁选过程中,采用转环立式旋转、反冲精矿,并配有高频振动机构。在优选的
磁场强度下,可以将包含锡矿和石榴子石为主的矿物进入磁选精矿。磁性产品产率≥30%,其中钨矿物在磁性产品中损失的回收率≤5%,锡石在非磁性产品中损失的回收率≤15%。
[0023]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所述配体中Ar为苯基或取代苯基;所述取代苯基为包含C1~C5甲基、卤素取代基(例如氟、氯等)、羧基、羟基中至少一种取代基的苯基。Ar为苯基或取代苯基时金属离子配合物Ⅰ对白钨矿表现出高选择性,从而有利于钨矿的浮选分离,达到高效富集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非磁性产品中,钨矿主要和其它含钙矿物共存,两者是分离比较难,因此,选择芳基羟肟酸,其疏水性相对较弱(捕收能力弱),但是选择性强,有利于提高精矿品位。
[0024]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金属离子配合物Ⅱ中R为C6~C8的烷基时,烷基可以为直链烷基,也可以为带支链的烷基,最好是直链烷基,金属离子配合物Ⅱ具有较长的饱和脂肪链,其对锡石具有极强的捕收能力,有利于提高锡石的回收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磁性产品中,锡石和石榴子石的分离相对比较简单,因此,选用具有饱和脂肪长链的羟肟酸,其选择性略差,但是疏水性强(捕收能力强),有利于提高锡石的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浮联合的钨锡分流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钨锡多金属矿依次进行破碎、磨矿、除铁和磁选,得到非磁性产品和磁性产品;2)所述非磁性产品经过脱硫后,以金属离子配合物Ⅰ作为捕收剂,盐化水玻璃作为抑制剂,2#油作为起泡剂,进行钨浮选,得到钨精矿;3)所述磁性产品以金属离子配合物Ⅱ作为捕收剂,氟硅酸钠作为抑制剂,进行锡浮选,得到锡精矿;所述金属离子配合物Ⅰ由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与式1配体组成;所述金属离子配合物Ⅱ由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与式2配体组成;其中,Ar为芳基;R为C6~C8的烷基;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为Fe
3+
、Fe
2+
、Pb
2+
、Cu
2+
、Zn
2+
、Al
3+
、Mn
2+
、Ni
2+
或Ca
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浮联合的钨锡分流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矿至钨锡多金属矿粒度满足

200目粒级的质量百分含量大于6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浮联合的钨锡分流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选采用的磁选机为立环高梯度磁选机,磁场强度为0.6~1.2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浮联合的钨锡分流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中Ar为苯基或取代苯基;所述取代苯基为包含C1~C5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海生付君浩孙伟曾礼强王宇峰倪扬邓朝政路倩倩张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