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569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临床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涉及肠胃营养液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储存筒,储存筒外壁为真空夹层结构,夹层内部设置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若干个固定在夹层内部沿储存筒高度方向等距设置的加热管,储存筒顶部设有营养液输出组件,输出组件包括螺丝固定在储存筒侧面微型气泵,储存筒底部呈内凹结构,凹陷部位设有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一侧设有转动连接在储存筒内部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储存筒底部的电机,可充电电池用于对加热管、微型气泵及电机提供电能;该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可实现营养液的储存,定量导出,精确温控及搅拌防沉淀功能,方便使用且降低医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临床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肠胃营养液
,尤其涉及临床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手术后一些患者无法主动进食,此时便需要通过导管输入的方式将肠胃营养液输送到肠胃部,使患者得到及时地营养的供应。但是现在的肠胃营养液导管输送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0003]比如,肠胃营养液经导管输送至患者肠胃部,肠胃营养液的温度相对较低,可能会对患者的肠胃部造成一定的伤害,产生不良反应,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体验变差,现有的加热方式一般为采用类似输液管上的夹持加热套,或如中国专利CN213822610U中公开的一种肠胃营养液加热保温装置,包括储液袋、滴管、导管、加热组件,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袋连接,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患体连接,所述加热组件、所述滴管均设置在所述导管上,所述滴管与所述导管连通,所述加热保温装置还包括保温层,套设在所述导管上,位于患体至所述加热组件之间。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加热组件和保温层,能够对肠胃营养液进行加热,加热至合适温度并保温再输入患者肠胃部,在夹持加热套的基础上增加保温功能,但是对于上述的加热保温结构,均难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由于不同患者所最舒适的温度所需不同,因此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0004]再如,现有的营养液一般使用鼻饲方法输入,鼻饲营养液种类较多,通常根据病人情况进行选择,比如能全力液、安素粉等,由于为固体溶解,在配置完成到输入完成过程中静置时,难免发生沉淀现象,造成营养液浪费。
[0005]最后,对不不同患者,每次所需进食营养液的量不定,对于少食多餐的患者,则需要医护人员定时注射营养液,因此若研究自动控量的结构,可降低医护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节省其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临床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改变传统的医护工作人员通过注射器采用鼻饲法进行营养液输送的方式,该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可实现营养液的储存,定量导出,精确温控及搅拌防沉淀功能,方便使用且降低医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临床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该临床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包括储存筒,所述储存筒外壁为真空夹层结构,夹层内部设置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若干个固定在夹层内部沿储存筒高度方向等距设置的加热管,所述储存筒顶部设有营养液输出组件,输出组件包括螺丝固定在储存筒侧面的微型气泵,储存筒底部呈内凹结构,凹陷部位设有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一侧设有转动连接在储存筒内部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储存筒底部的电机,可充电电池用于对加热管、微型气泵及电机提供电能。
[0008]进一步的,所有所述的加热管之间串联,还串联有温控阀,温控阀螺纹连接在储存
筒侧面,相对应的储存筒上固定有螺纹连接座。
[0009]进一步的,所述微型气泵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导管,第一导管伸入储存筒内部底端,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导管,微型气泵还电连接有开关控制器,开关控制器螺丝固定在储存筒外壁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储存筒顶部卡接有橡胶塞,橡胶塞上插接有导通管,导通管远离橡胶塞端铰接有压盖。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位于储存筒内部部分,其外壁固定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沿搅拌杆圆周及高度方向设有若干。
[0012]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外部还固定有套管,套管外部设有支撑杆,套管与支撑杆之间转动连接,支撑杆两端固定在储存筒底部的凹陷部位处,位于支撑杆下方还设有支撑板,所述电机螺丝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板螺丝固定在储存筒底部,支撑板上开设有散热槽,散热槽一侧设有开设在支撑板上的电池安装槽。
[0013]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散热槽对可充电电池及电机的工作散热,避免内部温度过高,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0014]进一步的,所述储存筒底部还固定有橡胶底座,橡胶底座沿储存筒圆周方向设有若干。
[0015]采用上述方案,在储存筒摆放时提高储存筒离支撑面的高度,进一步提高上述的散热效果。
[0016]进一步的,所述储存筒侧面固定有隔热层,隔热层上一体化成型有握柄。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采用的储存筒用于营养液储存的同时可直接用于临床营养液输送,且整体采用智能开关电控制,输送过程无需医护人员过多停留,改变了传统的医护工作人员通过注射器采用鼻饲法进行营养液输送的方式,方便使用且降低医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19]2、利用开关控制器结合微型气泵实现营养液的定量导出,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0020]3、利用温控阀结合电热管的加热控制方式,可实现精确温控,满足不同患者所需进食温度。
[0021]4、利用电机驱动方式,在营养液输入时提前搅拌,避免营养液内部成分由于放置而产生沉淀,保证营养液成分充分进入患者体内。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临床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临床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的储存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临床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的储存筒底部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临床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的加热管示意图。
[0026]图中:1、储存筒;2、加热管;3、微型气泵;4、可充电电池;5、电机;6、温控阀;7、螺纹连接座;8、第一导管;9、第二导管;10、开关控制器;11、橡胶塞;12、导通管;13、压盖;14、搅拌杆;15、搅拌叶片;16、套管;17、支撑杆;18、支撑板;19、散热槽;20、电池安装槽;21、橡胶底座;22、隔热层;23、握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8]本实施例中储存筒1使用铜、不锈钢等材质,隔热层22使用陶瓷材质,提高外部的隔热性能,微型气泵3采用东莞市斯凡磁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型号为SFB

2431

Q产品,加热管2采用碳钢管内装电热丝结构,开关控制器10采用广州赛亚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的型号为syzn168产品,温控阀6采用厦门柏益加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zigbee温控阀6,整体通过可充电电池4提供电源,可充电电池4螺丝安装在电池安装槽20内部。
[002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使用的储存结构主体为储存筒1,可实现营养液定量导出,营养液的精确温控及搅拌防沉淀功能,且还设置隔热层22,隔热层22上一体化成型有握柄23,方便拿取移动。
[0030]对于营养液的定量导出,采用营养液输出组件,如图1、图2所示,具体的通过微型气泵3进行营养液的驱动导出,设置第二导管9作为鼻饲管沿患者鼻部进入肠胃,利用第一导管8将储存筒1内部营养液导出,微型气泵3通过开关控制器10进行控制,由于第一导管8与第二导管9的管径长度与微型气泵3的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临床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包括储存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筒(1)外壁为真空夹层结构,夹层内部设置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若干个固定在夹层内部沿储存筒(1)高度方向等距设置的加热管(2),所述储存筒(1)顶部设有营养液输出组件,输出组件包括螺丝固定在储存筒(1)侧面的微型气泵(3),储存筒(1)底部呈内凹结构,凹陷部位设有可充电电池(4),可充电电池(4)一侧设有转动连接在储存筒(1)内部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储存筒(1)底部的电机(5),可充电电池(4)用于对加热管(2)、微型气泵(3)及电机(5)提供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的加热管(2)之间串联,还串联有温控阀(6),温控阀(6)螺纹连接在储存筒(1)侧面,相对应的储存筒(1)上固定有螺纹连接座(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气泵(3)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导管(8),第一导管(8)伸入储存筒(1)内部底端,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导管(9),微型气泵(3)还电连接有开关控制器(10),开关控制器(10)螺丝固定在储存筒(1)外壁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筒(1)顶部卡接有橡胶塞(11),橡胶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