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内零件缺陷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5266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内零件缺陷检测工装,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端面为供外界待检测模具放置的放置面,所述放置台上中空开设有操作腔,所述操作腔中设置有架板,所述操作腔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架板沿放置台高度方向滑移的驱动件,所述架板上设置有用于在驱动件驱动架板上移时引导和定位外界待检测模具的定位件和用于在驱动件驱动架板上移时微调外界待检测模具于放置面上摆放位置的调节件,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用于在驱动件驱动架板下移时穿出放置台并检测外界待检测模具上零件缺陷的检测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冲压模具其零件缺陷检测较为复杂且大多为人工手动检测的问题。测的问题。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压模具内零件缺陷检测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检测工装
,具体为一种冲压模具内零件缺陷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当冲压模具进行检测前需要对模具上铆接零件缺陷进行检测,但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人工进行检测,但该种检测方式较为麻烦,且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较低,受冲压模具体积影响,如若采用大型检测工装检测需要将冲压模具进行移动,整个移动过程较为麻烦且要用到吊装工具,将冲压模具安装在大型工装上时还需要将其固定在大型检测工装上,且固定方式较为麻烦,如若固定前冲压模具未调整好其摆放角度,就需要重新固定,整个检测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内零件缺陷检测工装,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冲压模具其零件缺陷检测较为复杂且大多为人工手动检测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内零件缺陷检测工装,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端面为供外界待检测模具放置的放置面,所述放置台上中空开设有操作腔,所述操作腔中设置有架板,所述操作腔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架板沿放置台高度方向滑移的驱动件,所述架板上设置有用于在驱动件驱动架板上移时引导和定位外界待检测模具的定位件和用于在驱动件驱动架板上移时微调外界待检测模具于放置面上摆放位置的调节件,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用于在驱动件驱动架板下移时穿出放置台并检测外界待检测模具上零件缺陷的检测件。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操作人员将待检测模具放置在放置台上,而后启动驱动件使得驱动件驱动架板在操作腔中上移,架板上移过程中会带动定位件来引导和定位待检测模具,进而使得待检测模具能够正确安放在放置面上,以此确保检测件能够正确检测待检测模具上零件的缺陷,当定位件定位失败时操作人员可通过调节件来微调待检测模具于放置面上的摆放角度和摆放位置,进而提高检测件检测精准度,上述技术中检测件于驱动件驱动架板下移时会回缩放置台,进而确保在调节件调节待检测模具时待检测模具不会与检测件发生碰撞现象,进而避免检测件受损;上述技术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同时整个操作自动化,进而缩减检测时长,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准度。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架板端面四角处的引导柱,所述放置台上对应四个引导柱位置均开设有用于在架板上移时供对应引导柱穿出的穿槽。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在夹板上移时会带动引导柱上移并穿出穿槽至放置面上,此时四个引导柱呈四角分布以此含括待检测模具,若待检测模具于放置面上呈歪斜现象时其势必会与四个引导柱中的一个引导柱外周壁相接触或该引导柱顶起待检测模具,以此提醒操作人员该待检测模具放置过于歪斜,方便操作人员手动进行调整。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放置面中心处沿放置台高度方向贯穿有通槽,所述调节件包括滑移设置在通槽中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架板连接设置,所述支撑柱顶部设置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端面连接有用于与外界待检测模具底面相接触的支撑垫,所述支撑垫由弹性材质制成。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支撑柱随着架板的上移而穿出通槽,进而顶起待检测模具,当待检测模具中心处被顶起时可方便操作人员微调其角度,即摆动待检测模具使其受四个引导柱的限位,以此确保架板下移后待检测模具能够正确放置在放置面上。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支撑柱同轴设置,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支撑盘底部连接设置。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驱动电机与外界微机等智能控制平台通讯连接,进而在待检测模具摆放角度歪斜时操作人员可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启动并带动支撑盘小幅度旋转,而支撑盘支撑待检测模具,使得待检测模具能够随着支撑盘的旋转而小幅度旋转,以此达到微调待检测模具居于放置面上的摆放角度,进而确保检测件能够正常的对待检测模具上的零件缺陷或缺失问题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准度。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引导柱端部设置有第一接触传感器,所述引导柱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二接触传感器,所述支撑柱与架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柱在通槽中滑移的小型气缸,所述小型气缸输出端与支撑柱底部连接设置。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架板上移并带动引导柱上移时,若待检测模具摆放角度过于歪斜,使得其中一个引导柱会顶起待检测模具,此时该引导柱上的第一接触传感器会与外界待检测模具局部进行接触,当第一接触传感器输出端接触时产生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至外界微机等智能控制平台上,此时外界微机等智能控制平台会控制驱动气缸关闭,即驱动夹板回缩,进而在操作人员调节好待检测模具于放置面上摆放角度后,再进行引导柱定位;上述技术中第二接触传感器也与外界微机等智能控制平台通讯连接,当待检测模具与引导柱外周壁相接触时会触发第二接触传感器,第二接触传感器生成信号并传递给外界微机智能控制平台上,此时外界微机等智能控制平台会控制驱动气缸关闭,即驱动夹板回缩,进而在操作人员调节好待检测模具于放置面上摆放角度后,再进行引导柱定位;当需要微调待检测模具时,外界微机等智能控制平台关闭驱动气缸,驱动气缸驱动架板下移使得引导柱缩回放置台,当引导柱缩回后,外界微机等智能控制平台会启动小型气缸,使得小型气缸驱动支撑柱穿出通槽,此时支撑柱顶起待检测模具,进而在驱动电机旋转带动待检测模具旋转,以此达到待检测模具摆放角度微调的功能。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操作腔中活动设置有联动臂,所述联动臂始端与架板边缘处铰接设置,所述联动臂上贯穿有穿孔,所述操作腔中设置有用于穿设穿孔的插轴,所述插轴两端与操作腔连接设置,所述穿孔位置靠近架板位置设置,所述联动臂末端铰接有联动柱,所述放置面上沿放置台高度方向贯穿有供联动柱穿设滑移的联动槽,所述联动柱形状与联动槽形状相适配设置。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架板下移时会带动联动臂进行摆动,联动臂受到插轴限制使得在架板下移时联动臂与联动柱铰接的一端会上移,进而带动联动柱在联动槽中上移,确保联动柱上的检测件能够与外界待检测模具进行接触并进行检测,当架板上移
时会带动联动臂进行摆动,联动臂受到插轴限制使得架板上移时联动臂与联动柱铰接的一端会下移,进而带动联动柱在联动槽中下移,确保在引导柱对待检测模具进行定位以及支撑柱对待检测模具进行微调和支撑时不会导致待检测模具与检测件发生碰撞现象,进而避免检测件受损导致检测效率受到影响。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检测件包括设置在联动柱上的CCD检测探头。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CCD检测探头设置在联动柱上,当联动柱穿出联动槽时CCD检测探头会随之移动至放置面上方并与待检测模具的待检测区域进行接触,进而检测待检测模具的待检测区域中零件是否有缺失和缺陷,在检测完成后其会生成信号并传输至外界微机等智能控制中枢中;上述技术中CCD检测探头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对其结构和功能不再过多赘述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模具内零件缺陷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端面为供外界待检测模具放置的放置面,所述放置台上中空开设有操作腔,所述操作腔中设置有架板,所述操作腔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架板沿放置台高度方向滑移的驱动件,所述架板上设置有用于在驱动件驱动架板上移时引导和定位外界待检测模具的定位件和用于在驱动件驱动架板上移时微调外界待检测模具于放置面上摆放位置的调节件,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用于在驱动件驱动架板下移时穿出放置台并检测外界待检测模具上零件缺陷的检测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内零件缺陷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架板端面四角处的引导柱,所述放置台上对应四个引导柱位置均开设有用于在架板上移时供对应引导柱穿出的穿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内零件缺陷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面中心处沿放置台高度方向贯穿有通槽,所述调节件包括滑移设置在通槽中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架板连接设置,所述支撑柱顶部设置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端面连接有用于与外界待检测模具底面相接触的支撑垫,所述支撑垫由弹性材质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内零件缺陷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支撑柱同轴设置,所述驱动电机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顺民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裕宏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