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固化用组合物技术

技术编号:385516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7
提供一种固化剂,其具有:固化催化剂以及该固化催化剂的表面上的脂肪族环状聚烯烃树脂,上述固化催化剂为保持铝螯合物的聚脲多孔质粒子,以及相对于水的溶解度为5质量%以下的非水溶性催化剂粉的任一者。的非水溶性催化剂粉的任一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固化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固化用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化剂和固化剂的制造方法、以及固化用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铝螯合物为与硅烷醇化合物一起混合,则生成阳离子种,能够使环氧树脂在室温下固化的固化催化剂,但是由于不具有潜在性,因此其实用化困难。
[0003]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人反复深入研究,结果提出将上述铝螯合物利用使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界面聚合而得的聚脲多孔性树脂进行微胶囊化,从而在特定的温度将环氧树脂进行低温速固化成为可能,并且能够实现环氧树脂中的一液保存稳定性的固化催化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0004]然而,在这些提案中,铝螯合物与水反应而组成发生变化,因此存在使用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界面聚合而在水中胶囊化时水解,铝螯合物的活性会降低这样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提出了在使用铝螯合物、硅烷醇化合物以及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而制造的粒子状固化剂中,在有机溶剂中追加铝螯合物并填充后,利用环氧烷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的铝螯合系潜在性固化剂的制造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然而,利用上述环氧烷氧基硅烷偶联剂得到的聚合被膜为利用单官能环氧化合物的聚合得到的被膜,特别是极性溶剂配合体系中的室温下的一液保存稳定性不能充分满足。
[0006]此外,提出了由聚脲树脂构成,保持铝螯合物、芳基硅烷醇化合物的多孔质粒子、在上述多孔质粒子的表面具有由脂环式环氧树脂的固化物构成的被膜的潜在性固化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该提案的目的在于兼具低温固化性以及热固化型环氧树脂组合物的保存时的粘度上升的抑制,但是由脂环式环氧树脂的固化物构成的被膜在结构内包含极性的酯基,因此特别是极性溶剂配合体系内的室温下的一液保存稳定性不能充分满足。
[0007]另一方面,提出了作为芯使用水溶性固化剂,壳的内层具有水溶性聚合物,壳的外层具有疏水性聚合物的水溶性固化剂内包胶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该提案的实施例12中,作为外层的聚合物使用了脂肪族环状聚烯烃树脂。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381255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417982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5458596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2017/104244号小册子
[0014]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7

222782号公报
[0015]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5

2321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7]然而,上述专利文献6中,能够胶囊化的材料限定于咪唑化合物、胺化合物、苯酚系化合物等水溶性固化剂,不能使用与水发生反应的高活性固化催化剂和非水溶性固化催化剂。此外,专利文献6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芯使用水溶性固化剂,因此将芯进行固体化,由此添加聚合物这一点,壳由内层和外层形成这一点等,与本专利技术在构成上明确地不同。进一步,专利文献6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在固化时,固化反应迅速地进行,形成空隙少的固化物成为课题,与以往相比,更低温下的固化成为可能,与大幅提高一液保存稳定性为课题的本专利技术在课题上也不同。
[0018]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解决以往的上述各个问题,达成以下的目的。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与以往相比,更低温下的固化成为可能,大幅提高了一液保存稳定性的固化剂和上述固化剂的制造方法,以及含有上述固化剂的固化用组合物。
[001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20]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如下。即,
[0021]<1>一种固化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固化催化剂以及该固化催化剂的表面上的脂肪族环状聚烯烃树脂,
[0022]上述固化催化剂为保持铝螯合物的聚脲多孔质粒子、和相对于水的溶解度为5质量%以下的非水溶性催化剂粉的任一者。
[0023]<2>根据上述<1>所述的固化剂,上述非水溶性催化剂粉包含固化性树脂。
[0024]<3>根据上述<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剂,体积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下。
[0025]<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剂,上述非水溶性催化剂粉为胺加合物化合物。
[0026]<5>根据上述<4>所述的固化剂,上述胺加合物化合物为咪唑加合物体和脂肪族胺加合物体的任一者。
[0027]<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剂,上述脂肪族环状聚烯烃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40℃以下。
[0028]<7>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剂,上述脂肪族环状聚烯烃树脂为环烯烃共聚物(COC)和环烯烃均聚物(COP)的至少任一者。
[0029]<8>一种固化剂,其特征在于,将具有脂肪族环状聚烯烃树脂的第1固化剂利用X射线光电子分光(XPS)法测定得到的碳原子量C1(原子%)与将从上述第1固化剂除去脂肪族环状聚烯烃树脂的第2固化剂利用XPS法测定得到的碳原子量C2(原子%)满足下式[(C1

C2)/C2]×
100≥1%。
[0030]<9>一种固化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环氧树脂和具有脂肪族环状聚烯烃树脂的第1固化剂的第1固化用组合物的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中的发热开始温度ST1(℃)、发热峰温度PT1与含有环氧树脂和从上述第1固化剂除去脂肪族环状聚烯烃树脂的第2固化剂的第2固化用组合物的DSC测定中的发热开始温度ST2(℃)、发热峰温度PT2(℃)满足下式ST1

ST2≥4℃,PT1

PT2≤5℃。
[0031]<10>一种固化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机溶剂中以1质量%以下的含量包含脂肪族环状聚烯烃树脂的溶液中,使分散有保持铝螯合物的聚脲多孔质粒子以及相对于水的溶解度为5质量%以下的非水溶性催化剂粉的任一者的分散液进行喷雾干燥。
[0032]<11>一种固化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
固化剂以及环氧树脂。
[0033]<12>根据上述<11>所述的固化用组合物,所述环氧树脂为选自脂环式环氧树脂、缩水甘油基醚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基酯型环氧树脂、以及将它们溶解于溶剂的含有溶剂的环氧树脂中的至少1种。
[0034]<13>根据上述<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用组合物,其进一步含有硅烷醇化合物。
[0035]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以往的上述各个问题,达成上述目的,能够提供与以往相比更低温下的固化成为可能,大幅提高了一液保存稳定性的固化剂和上述固化剂的制造方法,以及含有上述固化剂的固化用组合物。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表示关于实施例1、实施例2和比较例1的固化剂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的图。
[0038]图2为表示关于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固化剂,其中,具有固化催化剂以及该固化催化剂的表面上的脂肪族环状聚烯烃树脂,所述固化催化剂为保持铝螯合物的聚脲多孔质粒子、和相对于水的溶解度为5质量%以下的非水溶性催化剂粉的任一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剂,其中,所述非水溶性催化剂粉包含固化性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化剂,其中,体积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剂,其中,所述非水溶性催化剂粉为胺加合物化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化剂,其中,所述胺加合物化合物为咪唑加合物体和脂肪族胺加合物体的任一者。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剂,其中,所述脂肪族环状聚烯烃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40℃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剂,其中,所述脂肪族环状聚烯烃树脂为环烯烃共聚物(COC)和环烯烃均聚物(COP)的至少任一者。8.一种固化剂,其中,将具有脂肪族环状聚烯烃树脂的第1固化剂利用X射线光电子分光(XPS)法测定得到的碳原子量C1(原子%)与将从所述第1固化剂除去脂肪族环状聚烯烃树脂的第2固化剂利用XPS法测定得到的碳原子量C2(原子%)满足下式[(C1

C2)/C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谷和伸
申请(专利权)人:迪睿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