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复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933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压复合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压复合设备中,在承载治具内设置第一电极收容腔、密封绝缘收容腔、第二电极收容腔,以收容层叠的第一电极片、密封绝缘片和第二电极片;并在第一电极收容腔的腔底设置贯穿承载治具的通孔,从而在预加热过程中,预加热部的顶升机构可伸入通孔并顶升第一电极片,以使密封绝缘片可与第二电极片有效接触,从而在预加热过程中第二电极片与密封绝缘片可有效粘合,以提高第二电极片与密封绝缘片的粘合效果,从而强化后续对电池盖帽的压合效果。盖帽的压合效果。盖帽的压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压复合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热压复合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的加工过程中,正极片和负极片隔着密封绝缘片层叠压合形成电池盖帽。现有技术中,在压合正极片、负极片和密封绝缘片前,需要对层叠的正极片、负极片和密封绝缘片进行预热,但预热过程中密封绝缘片与正极片或负极片的接触效果较差,导致预热过程中密封绝缘片与正极片或负极片难以有效粘合,影响后续对电池盖帽的压合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热压复合设备,旨在解决如何提高预热过程中密封绝缘片与正极片或负极片粘合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热压复合设备,包括承载主体、承载治具、第一电极上料部、密封绝缘上料部、第二电极上料部、限位加热部和预加热部;所述承载治具设置于所述承载主体上,所述承载主体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承载治具经过所述第一电极上料部、所述密封绝缘上料部、所述第二电极上料部、所述限位加热部和所述预加热部;所述承载治具设置有依次连通的第一电极收容腔、密封绝缘收容腔、第二电极收容腔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压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主体、承载治具、第一电极上料部、密封绝缘上料部、第二电极上料部、限位加热部和预加热部;所述承载治具设置于所述承载主体上,所述承载主体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承载治具经过所述第一电极上料部、所述密封绝缘上料部、所述第二电极上料部、所述限位加热部和所述预加热部;所述承载治具设置有依次连通的第一电极收容腔、密封绝缘收容腔、第二电极收容腔和通孔,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第一电极收容腔的腔底并贯穿所述承载治具,所述密封绝缘上料部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电极收容腔的截面积且单边外廓尺寸差值为0.2mm以上;所述承载治具经过所述第一电极上料部时,所述第一电极上料部携带的第一电极片落入所述第一电极收容腔内,并使所述第一电极片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一电极收容腔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为竖直方向;所述承载治具经过所述密封绝缘上料部时,所述密封绝缘上料部携带的密封绝缘片落入所述密封绝缘收容腔内,并使所述密封绝缘片的几何中心与所述密封绝缘收容腔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为竖直方向;所述承载治具经过所述限位加热部时,所述限位加热部对所述第一电极片加热以使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密封绝缘片粘合;所述承载治具经过所述第二电极上料部时,所述第二电极上料部携带的第二电极片落入所述第二电极收容腔内,并使所述第二电极片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电极收容腔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为竖直方向;所述承载治具经过所述预加热部时,所述预加热部顶升所述第一电极片直至所述密封绝缘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接触,所述预加热部对所述第二电极片加热以使所述第二电极片与所述密封绝缘片粘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收容腔、所述密封绝缘收容腔和所述第二电极收容腔的深度方向为竖直方向,且所述第一电极收容腔、所述密封绝缘收容腔和所述第二电极收容腔的截面的几何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以使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密封绝缘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沿竖直方向层叠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绝缘收容腔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电极收容腔的横截面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丰学桂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研新能电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