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透明镭射烫印信息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81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透明镭射烫印信息防伪标签,属于防伪标识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敏胶层(1)、色墨层(2)、印刷层(3)、塑膜层(5)、硫化锌层(8)、可变UV胶水层(9)以及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层(6),压敏胶层(1)、色墨层(2)、印刷层(3)和塑膜层(5)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可变UV胶水层(9)、硫化锌层(8)和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层(6)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塑膜层(5)的上侧。侧。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透明镭射烫印信息防伪标签


[0001]一种可变透明镭射烫印信息防伪标签,属于防伪标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产品防伪技术迅猛发展。激光镭射技术具有色泽光亮、金属的质感,可隐含加密信息镭射信息,有难以仿制的自身结构,镭射防伪标识已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镭射标识普遍是镀铝镭射。
[0003]普通的激光全息图像一般是用镀铝的聚酯膜经过模压而成,也可以先用聚酯薄膜经过模压再镀铝,镀铝的作用是增加反射光的强度使再现图像更加明亮,照明光和观察方向都在观察者这一侧,这样的激光彩虹模压全息图是不透明的。
[0004]透明激光全息图像实际上就是取消了镀铝层,将全息图像直接模压在透明的聚酯薄膜上。其具有很好的透光性,不影响卡证表面信息内容的查看,变换角度后也能清楚地看到防伪膜上的激光镭射图像,因而广泛应用与护照、驾照、身份证、港澳通行证等安全证件。然而现有的镭射产品的镭射信息为不可变的,导致现有的防伪标签很容易被仿造,防伪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印刷层上印刷可变信息,既难以伪造又能快速鉴别的可变透明镭射烫印信息防伪标签。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可变透明镭射烫印信息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敏胶层、色墨层、印刷层、塑膜层、硫化锌层、可变UV胶水层以及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层,压敏胶层、色墨层、印刷层和塑膜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可变UV胶水层、硫化锌层和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塑膜层的上侧。
[0007]优选的,所述的塑膜层为PP膜、PET膜或镭射洗铝膜。
[0008]优选的,所述的塑膜层的厚度为12~50μm。
[0009]优选的,所述的硫化锌层的厚度为20~300nm。
[0010]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印刷层与塑膜层之间的局部离型层。
[0011]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压敏胶层下侧的离型纸层。
[0012]优选的,还包括局部遮盖层,局部遮盖层设置在塑膜层的上侧,可变UV胶水层、硫化锌层和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层均环绕塑膜层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的局部遮盖层为刮刮墨或者全息刮刮烫。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可变透明镭射烫印信息防伪标签具有透明镭射效果,既难以伪造又能快速鉴别,整体转移时标识分层破坏,能够有效防止二次使用;同时有激光镭射效果,标识具有防复制作用,复印时镭射会干扰复印的效果;将透明镭射防伪技术与印刷防伪技术融合一体,炫彩美观,极具视觉冲击力,实现透明镭射可变印刷,可与印刷层的可变信息相对应,不易
被仿造,直观鉴别,防伪效果好;标识防转移性能强,揭开后标识分层,印刷层破坏,避免二次使用。
[0016]印刷层上印刷可变信息,刮开局部遮盖层后可扫描可变信息,扫描印刷层的可变信息,可提示验证可变透明镭射信息,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可变透明镭射烫印信息防伪标签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0018]图中:1、压敏胶层 2、色墨层 3、印刷层 4、局部离型层 5、塑膜层 6、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层 7、模压镭射信息层 8、硫化锌层 9、可变UV胶水层 10、局部遮盖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20]图1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可变透明镭射烫印信息防伪标签,包括压敏胶层1、色墨层2、印刷层3、塑膜层5、硫化锌层8、可变UV胶水层9、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层6以及局部遮盖层10,压敏胶层1、色墨层2、印刷层3和塑膜层5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局部遮盖层10设置在塑膜层5的上侧,可变UV胶水层9、硫化锌层8和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层6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塑膜层5的上侧,且可变UV胶水层9、硫化锌层8和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层6均环绕局部遮盖层10设置。本可变透明镭射烫印信息防伪标签的印刷层3上印刷可变信息,刮开局部遮盖层10后可扫描可变信息,扫描印刷层的可变信息,可提示验证可变透明镭射信息,具有透明镭射效果,既难以伪造又能快速鉴别,整体转移时标识分层破坏,能够有效防止二次使用;同时有激光镭射效果,标识具有防复制作用,复印时镭射会干扰复印的效果;将透明镭射防伪技术与印刷防伪技术融合一体,炫彩美观,极具视觉冲击力,实现透明镭射可变印刷,可与印刷层的可变信息相对应,不易被仿造,直观鉴别,防伪效果好;标识防转移性能强,揭开后标识分层,印刷层破坏,避免二次使用。
[0022]本可变透明镭射烫印信息防伪标签还包括局部离散层4、镭射镀模压镭射信息层7以及离型纸层。
[0023]离型纸层设置在压敏胶层1的下侧,当使用本可变透明镭射烫印信息防伪标签时,将离型纸层揭开,即可通过压敏胶层2将本可变透明镭射烫印信息防伪标签粘贴至对应的位置。
[0024]色墨层2、印刷层3、局部离型层4和塑膜层5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压敏胶层1的上侧。局部遮盖层10设置在塑膜层5的上侧,局部遮盖层10的底部与塑膜层5的底部贴合。
[0025]可变UV胶水层9、硫化锌层8、模压镭射信息层7和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层6均由下至上设置在塑膜层5的上侧,可变UV胶水层9、硫化锌层8、模压镭射信息层7以及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层6环绕局部遮盖层5设置,或可变UV胶水层9、硫化锌层8、模压镭射信息层7以及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层6与局部遮盖层10相配合覆盖在塑膜层5的上侧。可变UV胶水就是UV经过UV
光照射固化后,会发生颜色变化的胶水。
[0026]塑膜层5为厚度是12~50μm的塑膜,塑膜层5为PP膜、PET膜或镭射洗铝膜中的一种。
[0027]转移镭射镀铝涂层6为透明涂料涂布而成,在本实施例中,转移镭射镀铝涂料采用BH

1001C型转移镭射镀铝涂料。涂布工艺为150~200目电雕辊涂布,优选160目;烘干温度依次为90

120

180

180

140℃,车速为50~80m/min。
[0028]模压镭射信息层7是通过模压机使用带有镭射信息的模压版辊在转移镭射镀铝涂层6上模压形成,可为专版logo、图文等。
[0029]硫化锌层8厚度为20nm~300nm。在模压镭射信息层7上通过真空镀膜的方式镀膜,镀膜后镭射信息肉眼可清晰识别。
[0030]印刷层3印刷的信息包含可变信息和图文,其中可变信息可以为一维码、二维码、可变数字、验证码等。
[0031]色墨层2起到遮盖背景颜色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透明镭射烫印信息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敏胶层(1)、色墨层(2)、印刷层(3)、塑膜层(5)、硫化锌层(8)、可变UV胶水层(9)以及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层(6),压敏胶层(1)、色墨层(2)、印刷层(3)和塑膜层(5)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可变UV胶水层(9)、硫化锌层(8)和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层(6)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塑膜层(5)的上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透明镭射烫印信息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膜层(5)为PP膜、PET膜或镭射洗铝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透明镭射烫印信息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膜层(5)的厚度为12~5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透明镭射烫印信息防伪标签,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祥峰张鹏波孙钰铭孙川万杰王立江李翠李驰巩祖瑞巩天基巩象官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宝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