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字孪生模拟空间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孪生空间
,特别涉及一种数字孪生模拟空间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数字孪生模拟空间是在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它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建立独立的精确定位和动态轨迹数据库,建立从物品动态轨迹到人员行为的仿真模拟空间。建立数字孪生模拟空间,用户通过外部交互设备通过数字孪生模拟空间感知模拟世界,已经成为目前热门研究应用方向。
[0003]其中,使用大规模高刷新频率的数据生成模拟空间为构建数字孪生模拟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大规模高刷新频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较为复杂,数据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和噪声,这会影响到渲染和漫游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数字孪生模拟空间生成中要求实时地渲染三维空间图像,使得对渲染速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而且数据的规模也很大,从而要求具备高刷新频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能力,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中对高刷新频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对大规模高刷新频率数据也无法有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孪生模拟空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传感器采集待模拟现实空间的原始三维数据,并根据所述原始三维数据生成骨架三维虚拟模型,其中,原始三维数据包括点云数据和3d图像数据;对所述骨架三维虚拟模型进行3d建模,生成3d几何虚拟模型;将所述3d几何虚拟模型划分为多个数据块,利用图形处理器并行对多个数据块进行渲染,生成初次渲染3d几何虚拟模型;根据光照特性对所述初次渲染3d几何虚拟模型进行二次渲染,生成最终3d几何虚拟模型;根据所述最终3d几何虚拟模型生成所述待模拟现实空间的数字孪生模拟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孪生模拟空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原始三维数据生成骨架三维虚拟模型,包括:分别对所述点云数据和所述3d图像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滤波后的点云数据和滤波后的3d图像数据;将滤波后的点云数据和滤波后的3d图像数据进行拼接融合,生成所述骨架三维虚拟模型;对所述骨架三维虚拟模型进行加强边缘渲染,所述加强边缘渲染包括纹理映射和模型编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孪生模拟空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滤波后的点云数据和滤波后的3d图像数据进行拼接融合,包括:按时间顺序将多个点云数据拼接为一个点云数据,按时间顺序将多个3d图像数据拼接为一个3d图像数据;对所述一个点云数据进行点云重建和曲面重建,生成基于点云的三维虚拟模型;提取所述一个3d图像数据中的三维模型信息,根据所述三维模型信息生成基于图像的三维虚拟模型;将所述基于点云的三维虚拟模型和所述基于图像的三维虚拟模型融合,生成所述骨架三维虚拟模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孪生模拟空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3d几何虚拟模型划分为多个数据块,利用图形处理器并行对多个数据块进行渲染,生成初次渲染3d几何虚拟模型,包括:按照预设数量将所述3d几何虚拟模型分割为多个数据块,其中,根据所述图形处理器的内存值确定每个数据块的大小,根据所述图形处理器的最大线程数确定所述预设数量的数值;在所述图形处理器中开启所述预设数量的并行的线程;将每个所述数据块分别输入一个线程中进行渲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孪生模拟空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每个所述数据块分别输入一个线程中进行渲染,包括:在每个线程中,对该线程输入的数据块的第一帧进行渲染,生成第一帧的渲染数据后,循环执行以下步骤依次对其他帧进行渲染,直至对该数据块的所有帧渲染完毕结束循环:将当前帧与前一帧进行数据比对,将当前帧具备且前一帧不具备的数据作为第一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方,金宏伟,闫锋,何瑞丰,
申请(专利权)人:金锐同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