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钯纳米团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447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钯纳米团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非均相法以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PdCl(C3H5)]2和二环己基膦氧化物为起始原料,制备金属钯纳米团簇。将其用于选择性催化加氢过程中,具有反应活性高、粒径均匀、不易失活的特点,与水表现出了优异的协同效应,且易于回收,可重复使用。其制备方法无需无水无氧条件,简单、安全、可操作性强。作性强。作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钯纳米团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钯纳米团簇及其制备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


技术介绍

[0002]纳米颗粒作为一种新兴的催化剂,在有机催化反应中经常表现出优异的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中,纳米钯催化剂在各种反应中都被认为是优良的催化剂,包括碳

碳键偶联反应、CO氧化、H2和O2直接合成H2O2、硝基还原、醇氧化成醛、碳

氯键活化、异丙醇选择性催化氧化等。特别是钯纳米团簇表现出比均相催化剂更好的催化性能,已成为催化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体系之一。
[0003]传统的纳米团簇合成方法包括聚合物、有机配体、表面活性剂等,然而,在有机配体的选择中次级膦氧(SPOs)作为一种优良的纳米团簇配体稳定剂却没有在纳米团簇合成中得到应用。SPOs通常对空气和水更稳定,供体性能强,这意味着制备条件比三价膦配体更容易。
[0004]虽然有许多关于SPO

M在各种有机反应中的催化作用报道,但目前SPOs作为配体稳定剂合成金属纳米团簇的报道相对较少。因此,探索将其应用于合成钯纳米团簇的构筑具有开发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效果好的金属钯纳米团簇;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其制备的方法。
[0006]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以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PdCl(C3H5)]2和二环己基膦氧化物为起始原料,制备金属钯纳米团簇。
[0007]所述金属钯纳米团簇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0008](1)以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PdCl(C3H5)]2和二环己基膦氧化物为起始原料,在二氯甲烷溶液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经旋蒸、过滤得到黄色固体,即钯前体配合物{PdCl2[Cy2(O)H]2};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二环己基膦氧化物的摩尔比为1:2.5。
[0009](2)将钯前体配合物{PdCl2[Cy2(O)H]2}溶解在H2O:二氯甲烷(DCM)(体积比=1:2)的混合溶剂中,并在冰浴中冷却;将NaBH4溶解于甲醇溶液中,然后分批滴入反应体系中至反应充分;将反应液旋干、洗涤、真空下干燥得到目标物钯纳米团簇;钯前体配合物、硼氢化钠的摩尔比为1:1.5。通过ICP测得该钯纳米团簇的钯含量为12%~13%。
[0010]该钯纳米团簇催化剂可以应用于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催化加氢,反应路线如下:
R1代表氢、卤素、甲氧基、C1

3烷基;在苯环上单取代或双取代。
[0011]本专利技术优点:首次采用非均相法制备了二环己基膦氧稳定的钯纳米团簇,得到的五价膦配位钯纳米团簇具有反应活性高、粒径均匀、不易失活的特点。在选择性催化加氢过程中,该催化剂与水表现出了优异的协同效应,水和中心金属表面配体可以加速底物的吸收和氢分子在钯纳米团簇表面的协同活化,选择性好,收率高,达92%以上,反应条件温和;且该钯纳米团簇催化剂易于回收,可重复使用。另外,其制备方法无需无水无氧条件,方法简单、安全、可操作性强,便于工业化应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钯纳米团簇的TEM照片,由图可知,本专利技术合成的钯纳米团簇为纳米级。图2是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钯纳米团簇的TEM局部放大后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实施例1:
[0015]钯前体配合物的合成
[0016]向反应瓶中添加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PdCl(C3H5)]2 366mg(1.0mmol),二环己基膦氧化物536mg(2.5mmol)和CH2Cl2(15mL),搅拌反应5h,反应结束后,通过旋蒸除去一半溶剂,然后加入15mL正己烷,并在

20℃的冰箱中过夜。过滤后,得到黄色固体516mg(0.85mmol),即钯前体配合物,收率为85%。
[0017]实施例2:
[0018]钯纳米团簇的合成
[0019]将上述钯前体配合物{PdCl2[Cy2(O)H]2}(0.3mmol,182mg)溶解在H2O:DCM(6mL:12mL)的混合溶剂中,并在冰浴中冷却至0℃。将NaBH4(18mg,0.45mmol,1.5eq)溶解于甲醇(10mL)溶液中,然后将其分批滴加至反应液中,室温下反应0.5h至反应充分。将反应液旋干、洗涤、真空下干燥后得到钯纳米团簇。通过ICP测得该钯纳米团簇的钯含量为12.42%。
[0020]实施例3:
[0021]钯纳米团簇对硝基苯的选择性催化加氢
[0022]在10ml烧瓶中加入1mmol底物硝基苯和5ml溶剂水,1mg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钯纳米团簇;搅拌下通入适量H2,反应20h左右,气相检测反应进程,反应完全后用DCM萃取,有机相用无水MgSO4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目标产物苯胺86mg(0.92mmol),收率:92%。核磁数据:1H NMR(400MHz,CDCl3)δ=3.52(s,br,2H),6.59(d,J=8.0Hz,2H),6.71(t,J=8.0Hz,1H),7.10(t,J=8.0Hz,2H);
13
C NMR(100MHz,CDCl3)δ=
115.00(s,2CH),118.33(s,CH),129.19(s,2CH),146.42(s,C)。
[0023]实施例4:
[0024]钯纳米团簇对4

硝基甲苯的选择性催化加氢
[0025]在10ml烧瓶中加入1mmol底物对硝基甲苯和5ml溶剂水,1mg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钯纳米团簇;搅拌下通入适量H2,反应20h左右,气相检测反应进程,反应完全后用DCM萃取,有机相用无水MgSO4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目标产物对甲苯胺102mg(0.95mmol),收率:95%。核磁数据:1H NMR(400MHz,CDCl3)δ=2.35(d,J=8.0Hz,3H),3.59(s,br,2H),6.66

6.69(m,2H),7.05

7.08(m,2H);
13
C NMR(100MHz,CDCl3)δ=20.39(s,CH3),115.18(s,2CH),127.55(s,C),129.68(s,2CH),143.88(s,C)。
[0026]实施例5:
[0027]钯纳米团簇对4

溴硝基苯的选择性催化加氢
[0028]在10ml烧瓶中加入1mmol底物4

溴硝基苯和5ml溶剂水,1mg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钯纳米团簇;搅拌下通入适量H2,反应20h左右,气相检测反应进程,反应完全后用DCM萃取,有机相用无水MgSO4干燥,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目标产物对溴苯胺158mg(0.92mmol),收率:92%。核磁数据:1H N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钯纳米团簇,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1)以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PdCl(C3H5)]2和二环己基膦氧化物为起始原料,在二氯甲烷溶液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经旋蒸,过滤得到钯前体配合物{PdCl2[Cy2(O)H]2};(2)将钯前体配合物{PdCl2[Cy2(O)H]2}溶解在H2O:DCM的混合溶剂中,并在冰浴中冷却;将NaBH4溶解于甲醇溶液中,然后分批滴入反应体系中至反应充分;将反应液旋干、洗涤、真空下干燥后得到钯纳米团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钯纳米团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二环己基膦氧化物的摩尔比为1: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钯纳米团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钯前体配合物、硼氢化钠的摩尔比为1:1.5。4.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钯纳米团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实现:(1)以烯丙基氯化钯二聚体[PdCl(C3H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春申志浩李亚科周洋高广琦陈瑨曹聪郑付伟代本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