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气液混合物处理的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436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4
一种适用于气液混合物处理的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装置本体,收集装置本体由储液罐,板式换热器,储液罐和真空泵组成,之间通过管道进行连接,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一侧分别设置进液口和进气口,其另一侧设置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板式换热器底部相连,另一个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相连,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通过管道分别与真空泵的一端相连,其另一端与第二板式换热器的进口相连,在第二板式换热器上还设置有一个出气口,通过外接设备对气体进行收集;所述第一储液罐与第二储液罐的底部通过一根排水管道相连,在排水管道远离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出水口,通过出水口对液体进行收集。体进行收集。体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气液混合物处理的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汽收集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气液混合物处理的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液混合物是气、液两相的分布型态,一般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处理,但是水蒸气蒸馏法只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并且水蒸气蒸馏法需要将原料加热,不适用于化学性质不稳定组分的提取,其适用范围较小,为此,设计一种适用于气液混合物处理的收集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处理效果好的不需要加热蒸馏实现水气分离的适用于气液混合物处理的收集装置。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气液混合物处理的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装置本体,所述收集装置本体由储液罐,板式换热器,储液罐和真空泵组成,之间通过管道进行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由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组成,其中所述储液罐由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一侧分别设置进液口和带有气动调节阀的进气口,其第一板式换热器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二板式换热器底部相连,另一个出口通过第二管道分别与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相连,所述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通过带控制阀的第三管道分别与真空泵的一端相连,其真空泵的另一端与第二板式换热器的进口相连,在第二板式换热器上还设置有一个出气口,通过外接设备对气体进行收集;所述第一储液罐与第二储液罐的底部通过一根排水管道相连,在排水管道远离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出水口,通过出水口对液体进行收集。
[000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通过一根循环管道分别与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的顶部相连,并在循环管道与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控制阀。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旁通U型收集管和第二旁通U型收集管,其中第一旁通U型收集管一端与第一板式换热器相连,另一端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一储液罐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二旁通U型收集管一端与第二板式换热器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五管道与第二储液罐的顶部相连;且第四管道与第五管道之间通过一根连通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旁通U型收集管和第二旁通U型收集管用于在收集液到达一定液位时,收集液通过管道排入第一储液罐或第二储液罐内,保证主管道内不出现淤积液体的情况。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上分别设置有带液位传感器的压力变送器,用于当第一储液罐液体到达设定的高液位时,压力变送器控制真空泵自动切换至第二
储液罐进行储存,并在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上分别设置有安全阀A和安全阀B。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的进口和出口,第一旁通U型收集管和第二旁通U型收集管上以及循环管道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0009]作为优选:所述真空泵为真空水环泵。
[0010]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气液混合物处理的收集装置,真空泵吸取需处理的气体经过经板式换热器,到达储液罐,使储液罐大道接近真空状态。加速罐内气体液化速度,真空泵排出气体再次经过板式换热器,实现再次回收液体,从而达到气体充分液化,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回收液。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备、维护成本低,液体提取效果好,尤其适用于挥发性不同的溶液之间的分离提取,可主要针对制药行业类进行有价值的气液回收。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
[001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左”、“右”、“内”、“外”、“横向”、“竖向”等术语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介绍: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气液混合物处理的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装置本体,所述收集装置本体由储液罐,板式换热器,储液罐和真空泵组成,之间通过管道进行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由第一板式换热器A和第二板式换热器B组成,所述储液罐由第一储液罐D1和第二储液罐D2组成,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A的一侧分别设置进液口1和带有气动调节阀a的进气口2,其第一板式换热器A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出口3,其中一个出口3通过第一管道22与第二板式换热器B底部相连,第一板式换热器A的另一个出口3通过第二管道23分别与第一储液罐D1和第二储液罐D2相连,第一储液罐D1和第二储液罐D2分别通过带控制阀19和控制阀27的第三管道18分别与真空泵C的一端相连,其真空泵C的另一端与第二板式换热器B的进口6相连,并在第二板式换热器B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7,通过外接设备对气体进行收集,所述第一储液罐D1与第二储液罐D2的底部通过一根排水管道8相连,在第一储液罐D1和第二储液罐D2与排水管道8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排液阀A9和排液阀B10,并在排水管道8远离第一储液罐D1和第二储液罐D2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出水口11,通过出水口11对液体进行收集。
[0016]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B通过一根循环管道30分别与第一储液罐D1和第二储液罐D2的顶部相连,并在循环管道与第一储液罐D1和第二储液罐D2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控制阀28和29。
[0017]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A和第二板式换热器B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旁通U型收集管和第
二旁通U型收集管,其中第一旁通U型收集管一端与第一板式换热器A相连,另一端通过带控制阀b的第四管道24与第一储液罐D1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二旁通U型收集管一端与第二板式换热器B相连,另一端通过带控制阀c的第五管道25与第二储液罐D2的顶部相连,并在第四管道24靠近第一储液罐D1一侧还设置有控制阀20,在第五管道25靠近第五管道25一侧还设置有控制阀21,且第四管道与第五管道之间通过一根连通管道26连接,所述第一旁通U型收集管和第二旁通U型收集管用于在收集液到达一定液位时,会通过管道排入第一储液罐D1或第二储液罐D2内,保证主管道内不出淤积液体的情况。所述第一储液罐D1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二储液罐D2的底部相连,并在第一储液罐D1和第二储液罐D2的连接管道靠近第一储液罐D1和第二储液罐D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排液阀。
[0018]所述第一储液罐D1和第二储液罐D2上分别设置有带液位传感器的压力变送器,用于当第一储液罐D1液体到达设定的高液位时,压力变送器控制真空泵自动切换至第二储液罐D2进行储存,并在第一储液罐D1和第二储液罐D2上分别设置有安全阀A11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气液混合物处理的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装置本体,所述收集装置本体由储液罐,板式换热器,储液罐和真空泵组成,之间通过管道进行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由第一板式换热器(A)和第二板式换热器(B)组成,其中所述储液罐由第一储液罐(D1)和第二储液罐(D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A)的一侧分别设置进液口(1)和带有气动调节阀(a)的进气口(2),其第一板式换热器(A)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口通过第一管道(22)与第二板式换热器(B)底部相连,另一个出口(3)通过第二管道(23)分别与第一储液罐(D1)和第二储液罐(D2)相连,所述第一储液罐(D1)和第二储液罐(D2)通过带控制阀的第三管道(18)分别与真空泵(C)的一端相连,其真空泵(C)的另一端与第二板式换热器(B)的进口(6)相连,在第二板式换热器(B)上还设置有一个出气口(7),通过外接设备对气体进行收集;所述第一储液罐(D1)与第二储液罐(D2)的底部通过一根排水管道(8)相连,在排水管道(8)远离第一储液罐(D1)和第二储液罐(D2)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出水口(11),通过出水口(11)对液体进行收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气液混合物处理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A)和第二板式换热器(B)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旁通U型收集管(12)和第二旁通U型收集管(13),其中第一旁通U型收集管(12)一端与第一板式换热器(A)相连,另一端通过第四管道(24)与第一储液罐(D1)的顶部相连,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瑞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艾尔克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