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状态切换的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021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状态切换的座椅,包括主体支撑的支撑座、转动连接在支撑座上的椅背、设置在椅背与支撑座之间的转换器、设置在转换器与支撑座之间的传动组件以及设置在转换器与椅背之间的致动件,椅背包括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两者选择性转动连接;转换器可选择性的连接或断开传动组件与致动件之间的联动,传动组件能够随椅背相对于支撑座运动而运动,致动件运动时能够带动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相对转动;该座椅还具有同步状态与分动状态,同步状态下,转换器断开传动组件与致动件之间的联动,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无法转动,椅背只能整体后仰;分动状态下,转换器使传动组件与致动件之间联动,椅背整体后仰的同时,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相对转动。与下支撑件相对转动。与下支撑件相对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状态切换的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状态切换的座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座椅这类常用家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使用舒适性上;座椅的使用场景很多,特别是在办公室中,人们工作中的所有时间几乎都与座椅一同度过,因此为人们提供一款高舒适性的办公椅是厂家们追求的目标。
[0003]现有办公椅在坐感上达不到休闲椅的高度,主要是在用料以及功能上存在差距,而办公椅受限于其生产成本以及使用环境,在用料上无法像休闲椅那般厚实,但可从功能上进行改良和优化;部分休闲椅的椅背能够在其后倒时同步弯曲,椅背的自身形状发生改变,上背与下背之间的夹角减小,以贴合人体脊柱曲度,增加舒适性;因此将该功能转移至办公椅上后,能够提高办公椅的使用舒适性。
[0004]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该功能还不够完善,有些人群不一定追求椅背包裹感,或者过多的上下背相对运动造成的损耗较大影响寿命,因此在实现上述功能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状态切换的座椅,包括作为主体支撑的支撑座、转动连接在支撑座上的椅背、设置在椅背与支撑座之间的转换器、设置在转换器与支撑座之间的传动组件以及设置在转换器与椅背之间的致动件,椅背包括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两者选择性转动连接;转换器可选择性的连接或断开传动组件与致动件之间的联动,传动组件能够随椅背相对于支撑座运动而运动,致动件运动时能够带动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相对转动;该座椅还具有同步状态与分动状态,同步状态下,转换器断开传动组件与致动件之间的联动,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无法转动,椅背只能整体后仰;分动状态下,转换器使传动组件与致动件之间联动,椅背整体后仰的同时,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相对转动夹背,增加舒适性;转换器的存在相当于是座椅状态切换的一个开关,使用者可按需切换座椅的运动状态,既能适应不同需求的人群,又能防止结构过度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状态切换的座椅,包括:支撑座,配置为该座椅的主体支撑;椅背,转动连接在支撑座上;椅背包括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选择性地转动连接;转换器,设置在椅背与支撑座之间;转换器配置为选择性地连接或断开传动组件与致动件之间的联动;传动组件,设置在转换器与支撑座之间,传动组件配置为随椅背相对于支撑座运动而运动;
致动件,设置在转换器与椅背之间,致动件配置为致动件运动时带动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相对转动;还具有同步状态与分动状态,同步状态下,转换器断开传动组件与致动件之间的联动,椅背相对于支撑座向后倾仰时,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同步运动;分动状态下,转换器使传动组件与致动件之间联动,椅背相对于支撑座向后倾仰时,传动组件随椅背运动并带动致动件运动,致动件带动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相对转动。
[0007]通过转换器的解锁与否,实现椅背不同运动状态的切换,具体是通过对传动组件与致动件的联动情况进行切换,当转换器断开传动组件与致动件之间的联动时,即传动组件运动不会造成致动件运动,此时座椅处于同步状态,椅背为一整体,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相对静止,只能整体运动,可像传统办公椅的常规单背一样整体后仰;当转换器将传动组件与致动件联动时,传动组件随椅背运动而运动时,就会带动致动件一同运动,致动件进一步带动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相对转动,实现上下双背分动的效果,这是一个椅背整体后仰,加上椅背局部相对转动的过程,从而使椅背在向后倾仰的同时,上下双背之间产生夹角,椅背整体弯曲产生包裹感,提高舒适性;转换器的存在相当于是座椅状态切换的一个开关,使用者可按需切换座椅的运动状态,既能适应不同需求的人群,又能防止结构过度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
[0008]作为优选,椅背通过支撑架连接在支撑座上,支撑架与支撑座转动连接,上支撑件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致动件相对于支撑架选择性转动设置;同步状态下,致动件与支撑架相对静止,支撑架、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均同步运动;分动状态下,致动件与支撑架相对转动,带动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相对于支撑架转动,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之间的夹角减小。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同步发生相对转动,减小两者之间的夹角,使办公椅达到休闲椅随背弯曲包裹的效果,该效果让使用者能感受到向后躺在座椅上时上背件与下背件给予的包裹感,从而提升了舒适性。
[0009]作为优选,致动件的下端部与传动组件连接,致动件的上端部与上支撑件的下端部转动连接,且致动件与上支撑件的转动连接点位于支撑架与上支撑件转动连接点的前方;下支撑件下端部转动连接在致动件上,下支撑件上端部与上支撑件下端部转动连接,当支撑架向后倾倒时,致动件下端向前运动,致动件的上端向后运动,上支撑件下端与下支撑件上端向后靠近支撑架,下支撑件下端向前远离支撑架。致动件与上支撑件的转动连接点位于支撑架与上支撑件转动连接点的前方,两个转动点之间具有距离,才能使得致动件在相对于支撑架运动时,能够带动上支撑件相对于支撑架转动;致动件运动除了能带动上支撑件相对于支撑架转动外,还能带动下支撑件相对于支撑架运动,且下支撑件的上端靠近支撑架,下端远离支撑架,这样能进一步实现椅背的弯曲张合。
[0010]作为优选,致动件包括主杆、位于主杆上端部的第一连接杆以及位于主杆下端部的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均向前凸出于主杆;第一连接杆与上支撑件的上端部连接,第二连接杆与下支撑件的下端部连接;第一连接杆与主杆一体成型,第一连接杆相对于主杆向前向上倾斜,第二连接杆与主杆转动连接。致动件不是一根光杆,而是近似F形;第一连接杆的目的是让上支撑件与支撑架的连接点和上支撑件与致动件的连接点之间形成间距,第二连接杆的目的是撑起下支撑件下部,让下支撑件与上支撑件形成合理连续的贴合面以供人体背部贴靠。
[0011]作为优选,转换器相对于支撑架选择性转动连接,转换器后端部与致动件转动连接;转换器包括切换槽,传动组件包括一状态轴,状态轴设置在切换槽中;切换槽包括转动段以及滑动段,状态轴包括转动部以及滑动部,当状态轴的转动部位于切换槽的转动段中时,该座椅处于分动状态,传动组件与致动件联动;当状态轴的滑动部处于切换槽的滑动段中时,该座椅处于同步状态,断开传动组件与致动件之间的联动。转换器上的切换槽与传动组件上的状态轴之间的互相配合实现了该座椅在分动状态与同步状态之间的切换,滑动部在滑动段中可滑动,使传动组件与致动件断开联动,座椅处于同步状态;转动部在转动段中不可滑动只能转动,传动组件能带动转换器运动,进而带动致动件运动,使传动组件与致动件联动,座椅处于分动状态。
[0012]作为优选,切换槽沿前后方向布置,状态轴沿左右方向布置;所述的转动段为一转孔,所述的滑动段为一直槽,转动段的直径大于滑动段的槽径;所述的转动部直径大于滑动部直径。转动段的直径较大,对应转动部的直径也较大,因此转动部无法进入滑动段中,转动部只能在转动段中转动,为保持在分动状态下提供了保证;滑动部与滑动段的直径较小,滑动部不会停留在转动段中转动,而会直接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状态切换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配置为该座椅的主体支撑;椅背,转动连接在支撑座上;椅背包括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选择性地转动连接;转换器,设置在椅背与支撑座之间;转换器配置为选择性地连接或断开传动组件与致动件之间的联动;传动组件,设置在转换器与支撑座之间,传动组件配置为随椅背相对于支撑座运动而运动;致动件,设置在转换器与椅背之间,致动件配置为致动件运动时带动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相对转动;还具有同步状态与分动状态,同步状态下,转换器断开传动组件与致动件之间的联动,椅背相对于支撑座向后倾仰时,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同步运动;分动状态下,转换器使传动组件与致动件之间联动,椅背相对于支撑座向后倾仰时,传动组件随椅背运动并带动致动件运动,致动件带动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相对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状态切换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椅背通过支撑架连接在支撑座上,支撑架与支撑座转动连接,上支撑件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致动件相对于支撑架选择性转动设置;同步状态下,致动件与支撑架相对静止,支撑架、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均同步运动;分动状态下,致动件与支撑架相对转动,带动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相对于支撑架转动,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之间的夹角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状态切换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致动件的下端部与传动组件连接,致动件的上端部与上支撑件的下端部转动连接,且致动件与上支撑件的转动连接点位于支撑架与上支撑件转动连接点的前方;下支撑件下端部转动连接在致动件上,下支撑件上端部与上支撑件下端部转动连接,当支撑架向后倾倒时,致动件下端向前运动,致动件的上端向后运动,上支撑件下端与下支撑件上端向后靠近支撑架,下支撑件下端向前远离支撑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状态切换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致动件包括主杆、位于主杆上端部的第一连接杆以及位于主杆下端部的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均向前凸出于主杆;第一连接杆与上支撑件的上端部连接,第二连接杆与下支撑件的下端部连接;第一连接杆与主杆一体成型,第一连接杆相对于主杆向前向上倾斜,第二连接杆与主杆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状态切换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转换器相对于支撑架选择性转动连接,转换器后端部与致动件转动连接;转换器包括切换槽,传动组件包括一状态轴,状态轴设置在切换槽中;切换槽包括转动段以及滑动段,状态轴包括转动部以及滑动部,当状态轴的转动部位于切换槽的转动段中时,该座椅处于分动状态,传动组件与致动件联动;当状态轴的滑动部处于切换槽的滑动段中时,该座椅处于同步状态,断开传动组件与致动件之间的联动。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青谷贸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