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锁孔智能遥控防盗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98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锁孔智能遥控防盗门控制电路,该电路的关门传感器和关锁传感器之间的接点通过二极管的正极和电阻接遥控接收板和电话控制板的正输入端,遥控接收板的负输出端和电话控制板的负输出端与地之间串接有第一继电器,锁电机的一端通过第一继电器的触点接地,第一继电器的触点接开锁传感器的中端子,锁电机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继电器的另一触点接第三继电器的一个触点,开锁传感器的上端子接直流电源正极,开锁传感器的下端子接门控电路。采用滚动编码方式,重码率约为40亿分之一,可杜绝不法分子复制遥控器,可用事先输入的电话中的任意一个拨打自家的固定电话输入开门密码开门,不会被干扰器干扰,特别适用于遥控防盗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遥控防盗门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的遥控门的控制电路包括遥控电路和接收电路,遥控电路发射信号控制接收电路,接收电路控制普通的小型电控门锁的运动。该电路抗暴性能差,不适合在防盗门上使用。不具有滚动编码的功能,容易被干扰器干扰,防盗性能差。另外不具有电话控制开关防盗门的功能,万一遥控器遗失,则无法开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无锁孔智能遥控防盗门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不会被干扰器干扰,且可通过电话控制防盗门的开关。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控制电路包括遥控接收板和电话控制板,直流电源正极通过串联的关门传感器和关锁传感器接延时电路,关门传感器和关锁传感器之间的接点接二极管的正极,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电阻接遥控接收板的正输入端和电话控制板的正输入端,遥控接收板的正输入端和电话控制板的正输入端与地之间串接有电容,遥控接收板的负输入端和电话控制板的负输入端接地;遥控接收板的正输出端和电话控制板的正输出端共同接直流电源正极,遥控接收板的负输出端和电话控制板的负输出端与地之间串接有第一继电器,锁电机的一端通过第一继电器的触点接地,第一继电器的触点接开锁传感器的中端子,锁电机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继电器的另一触点接第三继电器的一个触点,开锁传感器的上端子接直流电源正极,开锁传感器的下端子接门控电路。所述的门控电路包括门电机,门电机的一端通过第四继电器的触点接开锁传感器的下端子,门电机的另一端通过电阻再通过第四继电器的另一触点接地,门电机的另一端还与光耦的二极管正端相接,光耦的二极管负端通过电位器接另一个光耦的二极管正端,光耦输出端的上端接第五继电器的触点,第五继电器的触点接第四继电器的一端和第六继电器的一端,第六继电器的另一端接地,光耦输出端的下端与地之间接有第五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的一端接第六继电器的触点,第六继电器的触点通过第七继电器的触点接另一个光耦输出端的上端,另一个光耦输出端的下端与地之间接有第七继电器,另一个光耦的二极管的负端与门电机的另一端之间接有电位器,第四继电器的另一个触点的端子与另一个光耦的二极管上端的端子相连,两只光耦输出端的上端(即三极管端的集电极)与开锁传感器的下端子相连。本技术采用滚动编码方式,每次使用后,遥控器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编码重新自动编译对码,且采用2的32次方编码方式,重码率约为40亿分之一,可以杜绝不法分子复制遥控器。万一遥控发射器遗失,主人可以用事先输入的电话中的任意一个拨打自家的固定电话。然后输入开门密码,防盗门会自动打开。同时,主人还可以对遥控器密码进行修改,以防遗失的遥控发射器被不法分子检到进行盗窃。不会被干扰器干扰,也不用担心忘记关门、锁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遥控接收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直流电源正极+12V通过串联的关门传感器和关锁传感器接延时电路,直流电源正极+12V接关门传感器的输入端P0RT1,关门传感器的输出端P0RT2接关锁传感器的输入端PORT3,关锁传感器的输出端PORT4接延时电路的电容C2正极、电阻R6上端、继电器K2上端和继电器K2的触点1。关门传感器的输出端PORT2和关锁传感器的输入端PORT3之间的接点接二极管D0的正极,二极管DO的负极通过电阻Rl接遥控接收板的正输入端JP11-1和电话控制板的正输入端JP1-1,遥控接收板的正输入端JP11-1和电话控制板的正输入端JP1-1与地之间串接有电容Cl。遥控接收板的负输入端和电话控制板的负输入端接地。遥控接收板的正输出端JP3-2和电话控制板的正输出端JP33-1共同接直流电源正极+12V,遥控接收板的负输出端JP3-1和电话控制板的负输出端JP33-2与地之间串接有第一继电器K21。锁电机的一端PORT6通过第一继电器K21的触点2、 6接地,第一继电器K21的触点4接开锁传感器的中端子P0RT12,锁电机的另一端PORT5通过第一继电器K21的另一触点1、 5接端子PODl,端子POD1接继电器K3的触点3,开锁传感器的上端子PORT13接直流电源正极+12V,开锁传感器的下端子PORTll接门控电路的第四继电器K22的触点5和触点4。门控电路包括门电机,门电机的一端PORT10通过第四继电器K22的触点1、 5接开锁传感器的下端子PORTIl,门电机的另一端PORT9通过电阻R13再通过第四继电器K22的另一触点2、 6接地。门电机的另一端PORT9还与光耦的二极管正端Portl31相接,光耦的二极管负端PORT132通过电位器R43接另一个光耦的二极管正端PORT135,光耦输出端的上端PORT133接第五继电器K5的触点1,第五继电器K5的触点3接第四继电器K22的一端7和第六继电器K6的一端4,第六继电器K6的另一端接地,光耦输出端的下端PORT134与地之间接有第五继电器K5。第四继电器的一端7接第六继电器K6的触点1,第六继电器K6的触点3通过第七继电器的触点2、 l接另一个光耦输出端的上端PORT137,另一个光耦输出端的下端PORT138与地之间接有第七继电器K7,另一个光耦的二极管的负端PORT136与门电机的另一端PORT9之间接有电位器R15。第四继电器k22的触点2的端子POD2与另一个光耦的二极管上端portl35的端子POD2相连。两只光耦输出端的上端(即三极管端的集电极)PORT133、 PORT137与开锁传感器的下端子PORTll相连。. 直流电源+12V经关门传感器的输入端PORT1和输出端PORT2送到二极管D0的正极和关锁传感器的输入端PORT3,经电容Cl滤波为遥控接收板和电话控制板提供电源。遥控接收板和电话控制板的控制开关信号经输出端JP3、 JP33送到继电器K21的触点7。待机时,开锁传感器的中端子PORT12接通上端子PORT13。开锁后传感器的下端子PORTll输出+12V关到门控电路。此时中端子PORT12的+12V电消失。在非关锁状态下,关锁传感器的输出端PORT4与关锁传感器的输入端PORT3直通。电容C2、电阻R5、电阻R4、电阻R6、电阻R7、三极管Ql、三极管Q2、继电器K2组成延时电路。直流电源+12V经继电器K3的触点3送到继电器K21的触点5使锁电机工作。若锁电机超时未完成上锁工作,则继电器K3的触点3断电,继电器K3的触点2得电使蜂鸣器LS1报警。当光耦的二极管正端PORT131和二极管负端PORT132间的电压增大时,光耦输出端的上端PORT133和光耦输出端的下端PORT134间的电流增大,使得继电器K5吸合,继电器K5的触点3得电与继电器K6的触点4、继电器K22的触点7相联,使继电器K6、继电器K22吸合。继电器K5释入后,由于继电器K6的自锁作用,使继电器K6、继电器K22继续吸合。只有当开门到位遇阻时,另一个光耦的二极管正端PORT135与二极管负端PORT136间电压增加,使另一光耦输出端的上端PORT137和输出端的下端PORT138间电流增大,使继电器K7吸合,使得继电器K7的触点2断电,与继电器K7的触点2相联的继电器K6的触点3失电,从而继电器K6、继电器K22失电释放,门幵始反向工作。遥控发射器采用型号为GM2280-1,遥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锁孔智能遥控防盗门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遥控接收板和电话控制板,其特征是直流电源正极通过串联的关门传感器和关锁传感器接延时电路,关门传感器和关锁传感器之间的接点接二极管的正极,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电阻接遥控接收板的正输入端和电话控制板的正输入端,遥控接收板的正输入端和电话控制板的正输入端与地之间串接有电容,遥控接收板的负输入端和电话控制板的负输入端接地;遥控接收板的正输出端和电话控制板的正输出端共同接直流电源正极,遥控接收板的负输出端和电话控制板的负输出端与地之间串接有第一继电器,锁电机的一端通过第一继电器的触点接地,第一继电器的触点接开锁传感器的中端子,锁电机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继电器的另一触点接第三继电器的一个触点,开锁传感器的上端子接直流电源正极,开锁传感器的下端子接门控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誉佳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