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溶区地质状况评估及其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3883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质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溶区地质状况评估及其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根据垂直岩心主构造线方向切割的岩心,生成岩心切面数字化图片;根据所述岩心切面数字化图片制作并生成岩溶孔洞密度图;将所述岩溶孔洞密度图分别与岩心切面的岩性界面和构造界面作对比,判断是否能够得出区域岩溶作用的主要控制因素;若能够得出主要控制因素,则根据所述岩心切面数字化图片,获取每个岩溶孔洞的面积信息;根据所述面积信息,建立岩溶孔洞累计频率回归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从岩心入手,利用构建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不受地表覆盖物的影响,帮助相关人员概略了解工作区岩溶裂隙与孔洞发育情况,对地质灾害隐患的识别具有良好的效果。别具有良好的效果。别具有良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溶区地质状况评估及其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评估
,具体涉及一种岩溶区地质状况评估及其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岩溶分布广泛,可溶性地层分布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尤其第四系覆盖区,可溶性基岩受到溶蚀作用,形成复杂而隐蔽的岩溶裂隙和洞穴,岩溶问题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岩溶地区城市工程建设开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有效评估其发育程度、规模,评价次生地质灾害隐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3]目前对相关岩溶勘察探测工作,分析方法容易受地表覆盖物的影响,因此对覆盖型岩溶区(尤其是城市覆盖型岩溶区)地质状况的识别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溶区地质状况评估及其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对相关岩溶勘察探测工作,分析方法容易受地表覆盖物的影响的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岩溶区地质状况评估的模型构建方法,包括:
[0006]根据垂直岩心主构造线方向切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溶区地质状况评估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垂直岩心主构造线方向切割的岩心,生成岩心切面数字化图片;根据所述岩心切面数字化图片制作并生成岩溶孔洞密度图;将所述岩溶孔洞密度图分别与岩心切面的岩性界面和构造界面作对比,判断是否能够得出区域岩溶作用的主要控制因素;若能够得出主要控制因素,则根据所述岩心切面数字化图片,获取每个岩溶孔洞的面积信息;根据所述面积信息,建立岩溶孔洞累计频率回归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岩心切面数字化图片制作并生成岩溶孔洞密度图,包括:在所述岩心切面数字化图片上建立由预设边长的方形单元格组成的网格;分别设定每个方形单元格的搜索区域,根据所述搜索区域,得出带有岩溶孔洞数量的网格图;根据所述带有岩溶孔洞数量的网格图进行等值线绘制,生成岩溶孔洞密度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设定每个方形单元格的搜索区域,根据所述搜索区域,得出带有岩溶孔洞数量的网格图,包括:分别以所述单元格中点为圆心,统计预设半径的搜索区域内以方形单元格为基本单位的岩溶孔洞的数量;将搜索区域内岩溶孔洞数量进行求和并标记在对应单元格上,得出带有岩溶孔洞数量的网格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岩溶孔洞密度图分别与岩心切面的岩性界面和构造界面作对比,判断是否能够得出区域岩溶作用的主要控制因素,包括:根据所述岩溶孔洞密度图得出岩溶孔洞高密度区域延伸方向;若岩溶孔洞高密度区域延伸方向与岩性界面方向一致,则表示该区域岩溶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岩性界面;若岩溶孔洞高密度区域延伸方向与构造界面方向一致,则表示该区域岩溶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构造界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岩心切面数字化图片,获取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福勇苏子亮宋庆元王博超李雪茹李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