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氦气资源量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氦气资源勘探和评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氦气资源量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氦气作为一种天然气的伴生气体,单独针对它的资源量计算的方法较少。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氦气资源量的评价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针对已探明富氦天然气藏,根据天然气藏的储量参数,包括含气面积、气层平均有效厚度、平均有效孔隙度、平均原始含气饱和度、平均地层温度、地面标准温度、平均原始地层压力、地面标准压力和原始气体偏差系数,结合评价井天然气氦气含量进行资源量评价,此类方法适用于已探明天然气藏中氦气资源量的评价,对勘探程度要求较高,特别是需要探井和评价井控制并获取准确的地质储量参数。另一种是基于U(铀)、Th(钍)元素放射性衰变原理,根据生氦岩石体积规模、U、Th元素丰度、岩石形成时间等参数计算岩石生氦量,从大类上可以归为成因法。此类方法虽然可以大致计算出生氦岩石的生氦量,但在三方面存在问题,一是虽然地壳中花岗岩类侵入体U、Th元素最为富集,是形成富氦天然气的必要条件,但下地壳、中地壳及沉积盖层中形成的氦气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氦气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氦气资源评价区内的所有氦源岩划分为多个氦源岩计算单元;多个所述氦源岩计算单元至少包括下地壳、中地壳和上地壳;采集每个氦源岩计算单元地质体的放射性元素含量测试样品,通过实验室测试,获得每个氦源岩计算单元中铀和钍的平均丰度;根据每个氦源岩计算单元中铀和钍的平均丰度,计算每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平均生氦速率;根据每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体积规模、平均生氦速率和有效生氦时间,确定每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生氦总量;根据每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埋深,确定每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氦气排出系数;采用地质类比法获得氦气运聚系数;根据每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生氦总量和氦气排出系数,确定氦气总排出量,进而结合氦气运聚系数确定氦气资源评价区的氦气资源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氦气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氦气资源评价区内的所有氦源岩划分为多个氦源岩计算单元,具体包括:令1个完整的氦气生成、运移、富集和成藏系统为1个氦气资源评价区;将1个氦气资源评价区内所有向天然气藏供给氦气的氦源岩按照铀和钍含量的差异性划分为多个计算单元,包括下地壳、中地壳和上地壳;将上地壳进一步划分为多个花岗岩体计算单元、沉积盖层计算单元、磁性体计算单元以及其它上地壳计算单元;所述其它上地壳计算单元为上地壳中可明确获得体积规模、铀和钍元素含量以外的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氦气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氦源岩计算单元的平均生氦速率的计算公式为式中,J
i
表示第i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平均生氦速率,[U
i
]表示第i个氦源岩计算单元岩石中铀的平均丰度,[Th
i
]表示第i个氦源岩计算单元岩石中钍的平均丰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氦气资源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体积规模、平均生氦速率和有效生氦时间,确定每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生氦总量,具体包括:确定每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有效生氦时间、面积、平均密度和平均孔隙度;确定每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厚度;其中,假定花岗岩体为均匀柱状,厚度按照上地壳厚度取值;根据每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面积、厚度、平均密度、平均孔隙度、平均生氦速率和有效生氦时间,利用公式计算每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生氦总量;式中,f(Q
i
)表示第i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生氦总量;S
i
表示第i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面积;H
i
表示第i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厚度;ρ
i
表示第i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平均密度,表示
第i个氦源岩计算单元的平均孔隙度;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林,张云鹏,李玉宏,张乔,郭望,魏建设,韩伟,许海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