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三维地质环境评价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380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空间三维地质环境评价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区域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基于Voxler平台完成地质界面、地质体、钻孔、岩土属性建模表征;根据地质界面、地质体、钻孔、岩土属性建模表征结果,基于Voxler平台对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到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将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进行三维展示。该装置包括:特征表征单元、分析评价单元和三维展示单元,分别对应实现方法的各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Voxler平台实现,对数据的兼容性好,支持多种类型的数据输入,并具有分析、计算和三维展示功能,可以实现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的三维评价。三维评价。三维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空间三维地质环境评价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评价及建模
,特别涉及一种地下空间三维地质环境评价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评价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评价内容应该涉及地理位置、区域稳定性、岩土体特征、水环境特征等,特别是考虑岩土体空间组合特征,每一影响因子含诸多指标因素,所涉及到的影响因素众多,因此评价难度很大。而且目前对于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评价工作多基于图表信息类的编制与收集,采用人工处理数据的方式,其过程繁琐、工作量大、效率低、更新不及时等诸多问题。数据格式的不统一为后续工作造成诸多不便。不仅如此,地下空间是一个密封未开发的空间,其地质环境特征不能直观呈现在眼前,需要将其可视化才能更加真实客观的评价。因此,通过三维地质建模的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0003]目前,三维地质建模的数据结构主要是面模型结构、体模型结构和混合模型结构三种。面模型结构是由点生成面法,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但算法精度误差较大,很难表达地质体的内部地质特征。体模型包括规则单元体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空间三维地质环境评价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区域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基于Voxler平台完成地质界面、地质体、钻孔、岩土属性建模表征;根据地质界面、地质体、钻孔、岩土属性建模表征结果,基于Voxler平台对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到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将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进行三维展示,得到地下空间三维地质环境评价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三维地质环境评价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界面建模表征的步骤包括:在Surfer中导入编辑好的地质界面初始数据后进行数据插值,并将插值结果导出为GRD格式的文件;将GRD文件直接导入Voxler,然后点击模块管理窗口中的HeightField功能与导入的GRD文件相连;选中Network Manger中的HeightField,在属性管理窗口中调整地质界面的显示效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三维地质环境评价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体建模表征的步骤包括:通过地质界面的包围显示:地质体的边界即为地质界面,基于已知的地质界面,通过Math计算模块对地质界面包围的内部空间数据进行白化,最终连接到VolRender模块导出显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三维地质环境评价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体建模表征的步骤包括:通过离散的属性点插值显示:基于已知的各个钻孔所揭露出的某个地层的位置及其厚度数据,通过Gridder计算模块对数据进行插值分析,最终连接到Isosurface模块导出显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三维地质环境评价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建模表征的步骤包括:导入Collars数据,单击import命令,在导入对话框中选择已编辑好的Collar文件,将数据添加到Network Manger窗口,在Property Manager中查看其属性,注意在Output部分将输出类型设置为Wells,而不是Points;导入Trajectories数据,单击import命令,在导入对话框中选择已编辑好的Collar文件,将数据添加到Network Manger窗口,在Property Manager中查看其属性,注意在Output部分将输出类型设置为Wells,而不是Points;导入Sample数据,单击import命令,在导入对话框中选择已编辑好的Collar文件,将数据添加到Network Manger窗口,在Property Manager中查看其属性,注意在Output部分将输出类型设置为Wells,而不是Points;点击模块管理窗口中的Well功能,并将其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婷婷董皓周丹坤王清刘文岩吴至晨杨禹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