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最优商业模式的碳捕获封存技术碳排放源的选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356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6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最优商业模式的碳捕获封存技术碳排放源的选取方法,属于碳排放源加装碳捕获装置安装点优选评价技术领域。确定碳排放源的有效作业能力;建立目标函数,使选择的碳排放源的有效作业能力的总和最大;建立约束条件(1),使选择的碳排放源的碳捕获量的总和不小于碳减排任务量;建立约束条件(2),使选择的碳排放源的改装成本的总和不超过资金预算量;当同时满足约束条件(1)和约束条件(2),根据目标函数,确定最优的碳排放源选择方案,改善了现有的碳排放源加装碳捕获装置的优选指标不完整,优选方法没有考虑耗散过程,使得优选结果不理想、有偏差的技术问题。有偏差的技术问题。有偏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最优商业模式的碳捕获封存技术碳排放源的选取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最优商业模式的碳捕获封存技术碳排放源的选取方法,属于碳排放源加装碳捕获装置安装点优选评价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大力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碳捕获封存技术是一种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亟需探索适用于碳捕获封存技术的商业模式。在碳捕获封存技术商业模式中,如何优选碳排放源加装碳捕获装置是重要环节。现有的碳排放源加装碳捕获装置的优选指标不完整,优选方法没有考虑耗散过程,使得优选结果不理想、有偏差。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地区发展的公平性、兼顾优选中碳减排的量和质,构建一种基于最优商业模式的碳捕获封存技术碳排放源的选取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商业模式的碳捕获封存技术碳排放源的选取方法,以改善现有的碳排放源加装碳捕获装置的优选指标不完整,优选方法没有考虑耗散过程,使得优选结果不理想、有偏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所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基于最优商业模式的碳捕获封存技术碳排放源的选取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0006]第一步,设共有n个待选碳排放源,根据每个碳排放源的碳捕获量和耗散系数确定该碳排放源的有效作业能力E
i
,计算公式为:
[0007]E
i
=Q
i

i
‑<br/>T0(a
i
+b
i
+c
i
+d
i
)][0008]其中,i=1,2,3,

,n,Q
i
为第i个碳排放源的碳捕获量,λ
i
为第i个碳排放源的碳捕获量与待选碳排放源平均碳捕获量的偏差系数(即),T0为政策支持力度系数(政策支持力度越大,T0越小,T0∈(0,1)),a
i
表示第i个碳排放源的运输路程的耗散系数(即第i个碳排放源的运输路程A
i
与待选碳排放源平均运输路程的偏差系数),b
i
表示第i个碳排放源的职工人数的耗散系数(即第i个碳排放源的职工人数B
i
与待选碳排放源平均职工人数的偏差系数),c
i
表示单位碳捕获量改装成本的耗散系数(即第i个碳排放源的单位碳捕获量改装成本C
i
与待选碳排放源平均的单位碳捕获量改装成本的偏差系数),d
i
表示单位碳捕获量能耗的耗散系数(即第i个碳排放源的单位
碳捕获量能耗D
i
与待选碳排放源平均的单位碳捕获量能耗的偏差系数);
[0009]第二步,建立目标函数,使选择的碳排放源的有效作业能力的总和最大,目标函数为:
[0010][0011]其中,x
i
表示决策变量(x
i
取1表示选择第i个碳排放源,x
i
取0表示不选择第i个碳排放源);
[0012]第三步,建立约束条件(1),使选择的碳排放源的碳捕获量的总和不小于碳减排任务量,约束条件(1)为:
[0013][0014]其中,α为碳减排任务量;
[0015]建立约束条件(2),使选择的碳排放源的改装成本的总和不超过资金预算量,约束条件(2)为:
[0016][0017]其中,β为资金预算量;
[0018]当同时满足约束条件(1)和约束条件(2)时,根据第二步建立的目标函数,确定最优的碳排放源的选择方案{x
i
}。
[0019]在选择的碳排放源处加装碳捕获装置。
[0020]所述的第i个碳排放源的运输路程的确定方法为:
[0021]获取n个待选碳排放源之间的道路连通信息、获取每个待选碳排放源和碳封存点之间的道路连通信息,其中,碳封存点有1个;
[0022]找到第i个碳排放源到碳封存点的最短路径作为第i个碳排放源的运输路程A
i

[0023]一种基于最优商业模式的碳捕获封存技术碳排放源的选取系统,该系统包括有效作业能力计算模块、目标函数建立模块、约束条件建立模块和优选模块;
[0024]所述有效作业能力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碳排放源的碳捕获量和耗散系数确定该碳排放源的有效作业能力E
i
,计算公式为:
[0025]E
i
=Q
i

i

T0(a
i
+b
i
+c
i
+d
i
)][0026]其中,i=1,2,3,

,n,Q
i
为第i个碳排放源的碳捕获量,λ
i
为第i个碳排放源的碳捕获量与待选碳排放源平均碳捕获量的偏差系数(即),T0为政策支持力度系数(政策支持力度越大,T0越小,T0∈(0,1)),a
i
表示第i个碳排放源的运输路程的耗散系数(即第i个碳排放源的运输路程A
i
与待选碳排放源平均运输路程的偏差系数),b
i
表示第i个碳排放源的职工人数的耗散系数(即第i个碳排放源的职工人数B
i
与待选碳排放源平均职工人数的偏差系数),c
i
表示单位碳捕获量改装成本的耗散系数(即
第i个碳排放源的单位碳捕获量改装成本C
i
与待选碳排放源平均的单位碳捕获量改装成本的偏差系数),d
i
表示单位碳捕获量能耗的耗散系数(即第i个碳排放源的单位碳捕获量能耗D
i
与待选碳排放源平均的单位碳捕获量能耗的偏差系数);
[0027]所述目标函数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目标函数使选择的碳排放源的有效作业能力的总和最大,目标函数为:
[0028][0029]其中,x
i
表示决策变量(x
i
取1表示选择第i个碳排放源,x
i
取0表示不选择第i个碳排放源);
[0030]所述约束条件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约束条件(1),使选择的碳排放源的碳捕获量的总和不小于碳减排任务量,约束条件(1)为:
[0031][0032]其中,α为碳减排任务量;
[0033]约束条件建立模块还用于建立约束条件(2),使选择的碳排放源的改装成本的总和不超过资金预算量,约束条件(2)为:
[0034][0035]其中,β为资金预算量;
[0036]所述优选模块用于当同时满足约束条件(1)和约束条件(2)时,根据第二步建立的目标函数,确定最优的碳排放源的选择方案{x
i
};
[003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0038]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最优商业模式的碳捕获封存技术碳排放源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包括:第一步,设共有n个待选碳排放源,确定该碳排放源的有效作业能力E
i
,计算公式为:E
i
=Q
i

i

T0(a
i
+b
i
+c
i
+d
i
)]其中,i=1,2,3,

,n,Q
i
为第i个碳排放源的碳捕获量,λ
i
为第i个碳排放源的碳捕获量与待选碳排放源平均碳捕获量的偏差系数,T0为政策支持力度系数,a
i
表示第i个碳排放源的运输路程的耗散系数,b
i
表示第i个碳排放源的职工人数的耗散系数,c
i
表示第i个碳排放源的单位碳捕获量改装成本的耗散系数,d
i
表示第i个碳排放源的单位碳捕获量能耗的耗散系数;第二步,建立目标函数,使选择的碳排放源的有效作业能力的总和最大,目标函数为:其中,x
i
表示决策变量,x
i
取1表示选择第i个碳排放源,x
i
取0表示不选择第i个碳排放源;第三步,建立约束条件(1),使选择的碳排放源的碳捕获量的总和不小于碳减排任务量,约束条件(1)为:其中,α为碳减排任务量;建立约束条件(2),使选择的碳排放源的改装成本的总和不超过资金预算量,约束条件(2)为:其中,β为资金预算量;当同时满足约束条件(1)和约束条件(2)时,根据第二步建立的目标函数,确定最优的碳排放源的选择方案{x
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最优商业模式的碳捕获封存技术碳排放源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Q
i
为第i个碳排放源的碳捕获量,为待选碳排放源平均碳捕获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最优商业模式的碳捕获封存技术碳排放源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A
i
为第i个碳排放源的运输路程,为待选碳排放源平均运输路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最优商业模式的碳捕获封存技术碳排放源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步中,B
i
为第i个碳排放源的职工人数,为待选碳排放源平均职工人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最优商业模式的碳捕获封存技术碳排放源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C
i
为第i个碳排放源的单位碳捕获量改装成本,为待选碳排放源平均的单位碳捕获量改装成本。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最优商业模式的碳捕获封存技术碳排放源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D
i
为第i个碳排放源的单位碳捕获量能耗,为待选碳排放源平均的单位碳捕获量能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最优商业模式的碳捕获封存技术碳排放源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择的碳排放源处加装碳捕获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最优商业模式的碳捕获封存技术碳排放源的选取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一鸣王晋伟康佳宁曲申余碧莹廖华唐葆君刘兰翠张云龙彭凇吴方勇吴桐杨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