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类皮肤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5347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类皮肤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药物组合物由油茶枯10~20份、大皂角10~20份、苦参6~15份,金银花5~12份,黄柏3~10份,黄连1~7份组成。制备方法为取油茶枯煎煮后,与其他药材混合发酵提取,过滤,浓缩,浓缩液加辅料制成纳米微乳、搽剂、凝胶剂、气雾剂、喷雾剂。该药物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之功效,对由环境、病原菌以及免疫失调导致的急、慢性和小儿湿疹类皮肤病治疗效果显著。病治疗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类皮肤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专利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类皮肤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湿疹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的炎症,病位呈现对称性分布,病情迁延不愈,皮损为暗红或棕红色斑或丘疹斑,呈苔藓样变,伴有剧烈瘙痒,夜间加重常,病程漫长,易反复发作。急性期可见皮肤红色斑丘疹,甚至糜烂,渗液,结痂等;慢性期则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苔藓样变,伴有剧烈瘙痒,好发于四肢,颈部等褶皱处。无论是病原菌感染的皮肤病或是湿疹引起的皮肤病,会引起患者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多外用糖皮质激素,辅以抗组胺、抗菌等对症治疗,疗效局限,副作用大,且停药后复发率高。
[0003]中药作为天然药物,富含多种药效成分,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相比西药具有多组分和多靶点,安全无毒,副作用少等优势。因此,从中医药中寻找方法是治疗湿疹类皮肤病的有效途径之一,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湿疹的中成药主要为外用药和口服药,外用药方面有除湿止痒乳膏、丹皮酚软膏、蜈黛软膏、神农百草膏、婴儿紫草乳膏;口服药方面的中成药有润燥止痒胶囊、消风止痒颗粒、金蝉止痒胶囊、百癣夏塔热片、银屑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现有用药存在原料种类多,生产成本较高;临床用药治疗范围多单一,常需要多种药膏联合治疗,使用麻烦;治疗后易复发,治疗效果欠佳等问题。
[0004]申请号CN201410018822.2,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治疗湿疹的药物,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疹的重要组方,由熟地黄、山药、百合、金银花、蒲公英、五味子、茯苓、白术、当归、砂仁和薄荷11味药材组成,该药方采用内服加外敷的方式治疗湿疹,见效快,效果好,治愈率高。
[0005]申请号CN201610385430.9,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幼儿用湿疹粉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方包含生大黄、黄连、黄柏、苦参、苍耳子、枯矾、龙骨和花香粉。其制备工艺为,取各原料药材炮制备用;将金银花和牡丹花二次超声提取、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烘干后研磨,得花香粉,备用;将其余药材混合后进行超微粉碎,加入花香粉中,研磨均匀,即得。该药方为外用散剂,疗效直接,无毒副作用,幼儿易接受。
[0006]申请号CN201510005126.2,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组方,该药物组方由冰片、金银花、苦参、青黛、滑石粉、炉甘石、枯矾、吴茱萸、蛇床子、大黄、黄柏、枫球、黄连、茵陈、花椒15味药材组成。该药方按照传统煎煮工艺,将原料药材混合煎煮后,涂抹于患处表面,能降低皮肤的瘙痒感,主要起舒缓作用。
[0007]以上专利存在的技术问题:1)组方原料药材多,采用龙骨等贵重药材,成本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2)使用后,症状虽能缓解,但复发率高,未从根本上解决病因;3)采用传统煎煮工艺,携带不便,使用受限;4)治疗时间长,效果不佳。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注意到油茶枯含有多种发挥药效的化学物质成分,如三萜及三萜皂苷类、黄酮类、脂肪酸类、多酚类、多糖素类以及其他化学成分等。研究表明,油茶枯在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功效,其在医药领域有着极大研究开发价值。目前,将油茶枯直接应用在治疗湿疹类皮肤病方面的技术方案尚无文献公开。
[0009]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团队根据湿疹类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及油茶的药用功效,结合中药配伍原则,经过科学配伍和工艺研究,研制出了一种以油茶枯为主要药效成分,用于治疗湿疹类皮肤病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复方制剂。通过发挥各种原料之间协同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湿疹类皮肤病的病因,且该药用组合物对湿疹C57小鼠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E及免疫细胞CD4+有促进增值的作用,对白细胞介素IL

4、IL

17有下调的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湿疹C57小鼠湿疹症状。本专利技术采用微生物发酵提取法等制备工艺,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具有抑菌作用,有利于湿疹类皮肤病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类皮肤病的药物组合物。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用于治疗湿疹类皮肤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在治疗由环境、病原菌以及免疫失调导致的急、慢性和小儿湿疹等皮肤病上的应用。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类皮肤病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油茶枯10~20份、大皂角10~20份、苦参6~15份,金银花5~12份,黄柏3~10份,黄连1~7份。
[0014]优选为,该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油茶枯14~16份、大皂角14~16份、苦参8~12份,金银花7~9份,黄柏5~7份,黄连3~5份。
[0015]进一步优选为,该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油茶枯15份,大皂角15份、苦参10份、金银花8份、黄柏6份、黄连4份。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制备用于治疗湿疹类皮肤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1)将油茶枯、大皂角、苦参、金银花、黄柏、黄连七味药材分别粉碎,过10

30目筛,得粉末;
[0018]2)向油茶枯药材粉末中加入10~25倍量的纯化水,加热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5~35min,使其熟化;
[0019]3)将大皂角、苦参、金银花、黄柏和黄连药材粉末加入到步骤2)熟化后的油茶枯中,扣除油茶枯水分的体积后,再加入总药材10~20倍量的纯化水和重量为10%~20%药材总量的白砂糖,加热煮沸灭菌后冷却到室温,再加入8

10%高效酒曲发酵提取18

22天,高温灭活后,过滤发酵液,取上清液浓缩至原液体积的1/3,得浓缩液;
[0020]4)向浓缩液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即得。
[0021]优选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A1:将油茶枯、大皂角、苦参,金银花,黄柏,黄连七味药材分别粉碎,过20目筛,得
粉末;
[0023]A2:向油茶枯药材粉末中加入20倍量的纯化水,加热煮沸后,用文火煎煮30min,使其熟化;
[0024]A3:将大皂角、苦参、金银花、黄柏和黄连药材粉末加入到步骤2)熟化后的油茶枯中,扣除油茶枯水分的体积后,再加入总药材15倍量的纯化水和重量为15%药材总量的白砂糖,加热煮沸灭菌后冷却到室温,再加入9%高效酒曲发酵提取20天,高温灭活后,过滤发酵液,取上清液浓缩至原液体积的1/3,得浓缩液;
[0025]A4:向浓缩液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即得
[0026]进一步优选为,上述制备方法步骤3)中,加入高效酒曲发酵至5~6天时,可加入0.5%~1%的醋酸杆菌后继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类皮肤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油茶枯10~20份、大皂角10~20份、苦参6~15份,金银花5~12份,黄柏3~10份,黄连1~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类皮肤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油茶枯14~16份、大皂角14~16份、苦参8~12份,金银花7~9份,黄柏5~7份,黄连3~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湿疹类皮肤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油茶枯15份,大皂角15份、苦参10份、金银花8份、黄柏6份、黄连4份。4.一种权利1

3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油茶枯、大皂角、苦参,金银花,黄柏,黄连七味药材分别粉碎,过10

30目筛,得粉末;2)向油茶枯药材粉末中加入10~25倍量的纯化水,加热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5~35min,使其熟化;3)将大皂角、苦参、金银花、黄柏和黄连药材粉末加入到步骤2)熟化后的油茶枯中,扣除油茶枯水分的体积后,再加入总药材10~20倍量的纯化水和重量为10%~20%药材总量的白砂糖,加热煮沸灭菌后冷却到室温,再加入8

10%高效酒曲发酵提取18

22天,高温灭活后,过滤发酵液,取上清液浓缩至原液体积的1/3,得浓缩液;4)向浓缩液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即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将油茶枯、大皂角、苦参,金银花,黄柏,黄连七味药材分别粉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梅杨小生蔡用杨娟李良群邓廷飞王瑜陈劲松杨礼寿罗忠圣李立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天然产物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