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相化学发光POCT检测方法及利用该检测方法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338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均相化学发光POCT检测方法及利用该检测方法的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测样本与受体试剂及供体试剂混合形成待测混合物;S2,利用能量或者活性化合物激发所述待测混合物化学发光,即时测量所述化学发光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供体试剂包括供体微球,所述供体微球能够在激发状态产生活性氧;所述受体试剂包括受体微球,所述受体微球能够与活性氧反应生成可检测的化学发光信号;所述供体微球的粒径大于受体微球的粒径。该方法兼有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的高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宽范围,同时具有POCT检测技术快速、便携等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相化学发光POCT检测方法及利用该检测方法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均相化学发光
,具体涉及一种均相免疫分析POCT检测方法及使用该检测方法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均相化学发光分析是指无须对结合后生成的复合物以及剩余的游离反应物进行分离既可进行化学发光检测的方法。
[0003]现有的均相化学发光分析存在以下缺点:
[0004]A、仪器系统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同时,由于测试通量大,试剂卡采用以100测试为整单位,对实验室样本规模有要求;
[0005]B、仪器系统及试剂价格昂贵,维护成本高,不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
[0006]C、仪器体积大,不能随身携带进入诊疗现场;
[0007]D、化学发光系统主要采用血清和血浆作为样本,一般不能采用全血,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0008]同时,近年来新兴起一种在病人旁边进行的临床检测(床边检测bedside testing)的即时检验(point

of

care testing)技术,简称POCT检测技术,POCT检测技术主流是荧光定量层析或者胶体金,主要是包裹荧光物质的荧光微球或胶体金通过膜层析的方法进行免疫检测的快诊技术。但是由于这两种技术主要是在NC膜上进行释放检测,由于膜本身的CV就有5%以上,因此固相膜法的POCT检测CV—般都要在10%以上,检测精密度很差,对于灵敏度要求很高的项目如cTnI,定量就变得极其困难。另外,采用新型技术如微流控芯片类型POCT检测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样本需求量小等优点,但也因为反应不充分,造成检测灵敏度低的问题。
[0009]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高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宽范围,同时具有快速、便携等特点的均相化学发光POCT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均相化学发光POCT检测方法,该方法兼有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的高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宽范围,同时具有POCT检测技术快速、便携等特点。
[0011]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均相化学发光POCT检测方法的系统,该系统将试剂杯条和POCT分析仪分开独立设计,集成使用,使用试剂杯条采集待测样本,便于携带。
[0012]因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均相化学发光POCT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将待测样本与受体试剂及供体试剂混合形成待测混合物;
[0014]S2,利用能量或者活性化合物激发所述待测混合物化学发光,即时测量所述化学发光的信号强度;
[0015]其中,所述供体试剂包括供体微球,所述供体微球能够在激发状态产生活性氧;所
述受体试剂包括受体微球,所述受体微球能够与活性氧反应生成可检测的化学发光信号;所述供体微球的粒径大于所述受体微球的粒径。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首先将待测样本与受体试剂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然后再将第一混合物与供体试剂混合形成待测混合物。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利用600~700nm的红色激发光照射待测混合物激发其发生化学发光。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体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00nm

400nm,受体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00nm

350nm,且所述供体微球的平均粒径与所述受体微球的平均粒径比为1.1

4.0;
[0019]优选地,所述供体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90nm

250nm,受体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80nm

240nm,且所述供体微球的平均粒径与所述受体微球的平均粒径比为1.2

3.0;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供体微球平均的粒径为150nm,受体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00nm,且所述供体微球的平均粒径与所述受体微球的平均粒径比为1.5。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体微球包括第一载体,所述第一载体的内部填充有敏化剂,所述第一载体的表面化学键合标记物。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载体的表面没有包被或连接有多糖物质,其直接化学键合标记物。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标记物为亲和素;优选地,所述亲和素选自卵白亲和素、链霉亲和素、卵黄亲和素、中性亲和素和类亲和素,进一步优选选自中性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亲和素通过氨基与所述第一载体表面的醛基反应形成席夫碱的方式化学键合在所述第一载体的表面。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载体的表面带有键合官能团,所述键合官能团用于将标记物化学键合在所述第一载体的表面。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键合官能团选自胺基、酰胺基、羟基、醛基、羧基、马来酰亚胺基和巯基;优选选自醛基和/或羧基。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载体表面的键合官能团的含量为100nmol/mg~500nmol/mg,优选为200nmol/mg~400nmol/mg。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载体的表面包被有亲水性的醛基葡聚糖,所述醛基葡聚糖的醛基化学键合标记物。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敏剂选自亚甲基蓝、玫瑰红、卟碄和酞菁中的一种。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受体微球包括第二载体,所述第二载体的内部填充有发光组合物,所述第二载体的表面包被有至少一层多糖层,所述多糖层的表面连接有生物分子。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载体的表面包被有亲水性的羧基葡萄糖。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组合物包括铕配合物;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铕配合物为MTTA

EU
3+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载体和/或第二载体的材质选自琼脂糖、纤维素、硝化纤维素、醋酸纤维素、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4

甲基丁烯)、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尼龙、聚丁酸乙烯或聚丙烯酸酯;优选选自聚苯乙烯、聚丙烯、聚(4

甲基丁烯)、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丙烯酸酯。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体微球在所述供体试剂中的粒径分布变异系数C.V值≥5%;和/或,
[0035]所述受体微球在所述受体试剂中的粒径分布变异系数C.V值≥5%。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氧为单线态氧。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先将所述待测样本利用稀释液稀释后,再与所述受体试剂及供体试剂混合形成待测混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相化学发光POCT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测样本与受体试剂及供体试剂混合形成待测混合物;S2,利用能量或者活性化合物激发所述待测混合物化学发光,即时测量所述化学发光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供体试剂包括供体微球,所述供体微球能够在激发状态产生活性氧;所述受体试剂包括受体微球,所述受体微球能够与活性氧反应生成可检测的化学发光信号;所述供体微球的粒径与所述受体微球的平均粒径比为1.1~4.0;所述供体微球在所述供体试剂中的粒径分布变异系数C.V值≥5%;和/或,所述受体微球在所述受体试剂中的粒径分布变异系数C.V值≥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首先将待测样本与受体试剂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然后再将第一混合物与供体试剂混合形成待测混合物;或,在步骤S1中,先将所述待测样本利用稀释液稀释后,再与所述受体试剂及供体试剂混合形成待测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体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00nm~400nm,受体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00nm~350nm;作为优选的,所述供体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90nm~250nm,受体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80nm~240nm,且所述供体微球的平均粒径与所述受体微球的平均粒径比为1.2~3.0;更优选的,所述供体微球平均的粒径为150nm,受体微球的平均粒径为100nm,且所述供体微球的平均粒径与所述受体微球的平均粒径比为1.5。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体微球包括第一载体,所述第一载体的内部填充有敏化剂,所述第一载体的表面化学键合标记物;作为优选地,所述标记物为亲和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体的表面没有包被或连接有多糖物质,其直接化学键合标记物;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载体的表面带有键合官能团,所述键合官能团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刘宇卉李临
申请(专利权)人: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