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试剂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06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试剂盘,包括盘座、盘盖和粘接膜,盘座上设置有样本腔、稀释液杯放置腔,以及与样本腔、稀释液杯放置腔连通的混合腔,盘座上设置有若干检测孔,每一个检测孔内均设置有磁珠,盘座边缘位置设置有与检测孔连通的废液腔;稀释液杯放置腔与混合腔之间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稀释液缓冲腔和稀释液定量腔;样本腔与混合腔之间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离心腔和血清定量腔;盘座上还设置第二微流通道以及与检测孔连通的第一微流通道,第一、二微流通道相互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将采集到的样本直接放入试剂盘中进行检测,以及现有技术中的试剂盘不能实现对样本进行盘内清洗的技术问题。盘不能实现对样本进行盘内清洗的技术问题。盘不能实现对样本进行盘内清洗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试剂盘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试剂盘。

技术介绍

[0002]化学发光是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的一种光辐射现象,可以分为直接发光和间接发光。直接发光是最简单的化学发光反应,有两个关键步骤组成:即激发和辐射。如A、B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物质,反应释放的能量被C物质的分子吸收并跃迁至激发态C*,处于激发的C*在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产生光辐射。这里C*是发光体,此过程中由于C直接参与反应,故称直接化学发光。
[0003]现有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大多为大型检测平台,能够实现上千测试每小时的检测速度,在三甲等大型医院广泛应用。但更为广大的基层医院并没有如此大的样本检测需求,在低样本量的情况下,小型化学发光检测仪器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磁微粒化学发光仪器在小型化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检测速度与仪器大小互相矛盾,很难兼顾。
[0004]市面上已有部分能够进行发光检测试剂盘,同样是利用了离心微流控及冻干微球的技术。但现有技术中的试剂盘存在下述不足之处:
[0005]一是:现有试剂盘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先将全血样本经过离心处理得到血浆或血清后,再加样至试剂盘中,通过将样本均匀分散至试剂盘中的检测孔中,使得样本与检测孔中的冻干试剂珠进行反应,然后通过磁微粒化学发光反应实现对样本浓度的检测;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对样本进行预处理,不能将采集到的样本直接放入试剂盘中进行检测。增加了操作步骤,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0006]二是:现有的试剂盘在进行检测时,样本在与磁微粒上的抗体反应结束后及与标记了酶的抗体反应后,需要将样本中未参与反应的其他物质及过量的未与样本反应的酶标抗体清洗掉,现有的试剂盘不能实现在盘内对样本进行自动清洗,需要人手工将清洗液加入试剂盘,再通过离心的方式完成清洗过程。
[0007]三是:现有技术中的试剂盘进行检测的时候将样本注入试剂盘中,为了实现对试剂盘中检测孔中磁珠进行清洗,需要设置废液腔,每一个检测孔均需要配设一个排液通道,试剂盘内的微流通道较多,容易造成试剂盘中的微流通道交叉或者重叠,或者是需要将微流通道进行延长以解决交叉或者重叠的问题,导致试剂盘内部微流通道复杂。
[0008]四是:现有技术中的试剂盘多数采用扣合或者超声波焊接的方式,扣合的方式容易造成试剂盘内部密封效果不佳,内部形成的微流通道容易漏液;而超声波焊接工艺较为复杂,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导致报废率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试剂盘,其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将采集到的样本直接放入试剂盘中进行检测,以及现有技术中的试剂盘不能实现对
样本进行盘内清洗的技术问题。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1]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试剂盘,包括盘座、盘盖和粘接膜,盘座上设置有样本腔、稀释液杯放置腔、以及与样本腔、稀释液杯放置腔连通的混合腔,盘座上设置有若干检测孔,每一个检测孔内均设置有磁珠,盘座边缘位置设置有与检测孔连通的废液腔;
[0012]稀释液杯放置腔与混合腔之间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稀释液缓冲腔和稀释液定量腔;样本腔与混合腔之间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离心腔和血清定量腔;
[0013]盘座上还设置第二微流通道以及与检测孔连通的第一微流通道,第一、二微流通道相互连通;
[0014]盘座上还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二微流通道连通的腔体,腔体内用于放置液包,腔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液包刺破的刺破结构;
[0015]盘盖上设置有与样本腔对应的加样孔、与所述腔体对应的让位孔、以及与检测孔对应的透光孔;盘盖与盘座通过粘接膜粘接在一起后,粘接膜覆盖在盘座上。
[0016]其中,离心腔内设置分割板,分隔板将离心腔分为血清腔和血细胞腔;样本腔与离心腔连通位置处设置有一斜面。
[0017]进一步优化,第一微流通道和第二微流通道均为环形微流通道,第二微流通道的直径小于第一微流通道直径。
[0018]其中,刺破结构为设置在腔体内的刺破针。
[0019]其中,腔体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底物腔和至少一个清洗液腔,发光底物腔的液包为发光底物液包,清洗液腔的液包为清洗液包。
[0020]优选地,腔体内设置有挡板,挡板将腔体分为液包腔和溶液腔,挡板上设置有将液包腔和溶液腔连通的缺口,刺破结构位于液包腔内,液包腔内用于放置液包,溶液腔与第二微流通道连通。
[0021]作为一种选择,腔体底面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柱,腔体底面设置有第一导液槽,腔体侧壁设置有第二导液槽,第一、二导液槽相互连通,第二导液槽通过与出液口与第二微流通道连通。
[0022]进一步优化,废液腔与检测孔之间通过设置在盘盖上的第一排液微流通道或者设置在粘接膜上的第二排液微流通道连通;试剂盘转动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检测孔中的液体能够流经第一排液微流通道或者第二排液微流通道流至废液腔中。
[0023]其中,盘盖上设置有排液槽,粘接膜上设置有排液进口和排液出口,排液进口与排液出口分别与盘座上的检测孔和废液腔对应;盘盖与盘座通过粘接膜粘接在一起后,排液槽两端分别与排液进口和排液出口连通;粘接膜与排液槽形成所述第一排液微流通道。
[0024]进一步限定,粘接膜包括上层粘接膜、中层粘接膜和下层粘接膜,中层粘接膜上设置有排液通槽,下层粘接膜上设置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上、中及下粘接膜粘接在一起后形成所述第二排液微流通道,第一进口及第二进口分别与排液通槽的两端对应,上层粘接膜与盘盖粘接在一起,下层粘接膜与盘座粘接在一起。
[0025]其中,刺破针用于固定设置在液包腔内,刺破针呈锥形结构,刺破针小端为刺破端,刺破针大端与液包腔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刺破针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溢流缺口。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盘座上设置稀释液缓冲腔、稀释液定量腔、离心腔和血清定量腔来实现对样本的预处理;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实现对全血的直接测试,当试剂盘第一次高速转动的时候,通过设置的离心腔将血样进行离心,实现血清与血细胞的分离,在离心腔中形成血清和血细胞溶液;此时,稀释液杯放置腔中放置的稀释液杯中的稀释液将会进入稀释液缓冲腔中;当试剂盘进行第二次高速转动时,血清进入血清定量腔,稀释液进入稀释液定量腔完成血清以及稀释液的定量,定量后的血清以及稀释液进入混合腔后均匀的进入检测孔中,以便于实现样本的检测;实际的使用中,不需要对血液进行预处理即可直接放置于试剂盘,在试剂盘实现血清的分离、定量以及混合,实现样本直检测的目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将采集到的样本直接放入试剂盘中进行检测的技术问题。
[0028]同时,通过在盘座上设置第二微流通道和若干腔体,同时通过设置的粘接膜将腔体进行密封,将腔体内部的液包进行封闭,由于检测孔内放置有磁珠,样本与磁珠进行接触后,样本将会包覆在磁珠的表面上,需要对样本进行清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试剂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座、盘盖和粘接膜,盘座上设置有样本腔、稀释液杯放置腔、以及与样本腔、稀释液杯放置腔连通的混合腔,盘座上设置有若干检测孔,每一个检测孔内均设置有磁珠,盘座边缘位置设置有与检测孔连通的废液腔;稀释液杯放置腔与混合腔之间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稀释液缓冲腔和稀释液定量腔;样本腔与混合腔之间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离心腔和血清定量腔;盘座上还设置第二微流通道以及与检测孔连通的第一微流通道,第一、二微流通道相互连通;盘座上还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二微流通道连通的腔体,腔体内用于放置液包,腔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液包刺破的刺破结构;盘盖上设置有与样本腔对应的加样孔、与所述腔体对应的让位孔、以及与检测孔对应的透光孔;盘盖与盘座通过粘接膜粘接在一起后,粘接膜覆盖在盘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试剂盘,其特征在于:离心腔内设置分割板,分隔板将离心腔分为血清腔和血细胞腔;样本腔与离心腔连通位置处设置有一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试剂盘,其特征在于:第一微流通道和第二微流通道均为环形微流通道,第二微流通道的直径小于第一微流通道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试剂盘,其特征在于:刺破结构为设置在腔体内的刺破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试剂盘,其特征在于:腔体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底物腔和至少一个清洗液腔,发光底物腔的液包为发光底物液包,清洗液腔的液包为清洗液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鹏叶芦苇母彪向茂春
申请(专利权)人:斯马特诊断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