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强化换热导流管蓄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3155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4
一种移动式强化换热导流管蓄热装置,包括运输装置及设于运输装置上的供热罐箱,且供热罐箱包括壳体以及连通设于壳体内部的进水管、供汽管以及布汽系统,且布汽系统包括母管及间隔设在母管上的多组布汽单元组,每组布汽单元组的布汽支管的壁面上均开有第一布汽口并通过相应对称配设的导流管向下延伸至供热罐箱的底部或流动死区的位置,且导流管的出口喷射呈一定角度,通过导流管结构可减小流动死区,减缓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蓄热能力强。蓄热能力强。蓄热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强化换热导流管蓄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移动供热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强化换热导流管蓄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制造、印染纺织、食品酿酒、冶金及火力发电等各个行业的加工生产过程中,往往用汽负荷不均匀,导致负荷波动较大的现象,这迫使锅炉供汽压力时高时低,运行效率低;锅炉燃烧工况不稳定,燃料燃烧不完全,有黑烟排出,造成环境污染;波动的供气压力,这会导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稳定的供气压力和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可在系统中加入蒸汽蓄热装置,它是能量的“吞吐仓库”,使能量既有储存的空间也可以及时释放用于补给系统的用热需求。
[0003]蒸汽蓄热器常用的有两种形式,即变压式蒸汽蓄热器和变压式蓄热器。变压式蓄热器属于干式定容变压式蓄热器,它是将蒸汽直接储存在容器内,在充汽和放汽时,容器内压力随之升高或降低。变压式蓄热器结构简单,但是由于蒸汽的比容较大,想要得到更多蒸汽量的代价就是需要更大体积的容器。变压蒸汽蓄热器属于湿式定容变压式蓄热器,它的原理和结构较变压式蓄热器复杂。它以水为载体,将热量储存到水中,再利用闪蒸原理将水中的热量释放出来,其蓄热量是变压式蓄热器的数十倍。
[0004]由于应用场景的限制,移动蓄热行业悄然兴起。蒸汽蓄热器蓄热能力强,蓄热快的特点,被用于移动储能领域。但是移动蓄热领域由于重量和体积的限制,现有的蒸汽蓄热器液相空间温度分层,分布不均匀,存在换热死角的问题,而且蒸汽直接从布汽口喷出,造成短路,液态空间没有形成液体流动循环。
专利技术内容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式强化换热导流管蓄热装置,蓄热能力强,且导流管的结构减小流动死区,减缓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移动式强化换热导流管蓄热装置,包括运输装置及设于运输装置上的供热罐箱,且供热罐箱包括壳体以及连通设于壳体内部的进水管、供汽管以及布汽系统;
[0008]所述布汽系统包括母管及间隔设在母管上的多组布汽单元组,且母管与供汽管连通并沿供热罐箱轴向延伸分布;
[0009]每组布汽单元组均包括与母管连通设置的布汽支管,且布汽支管的两侧壁面上均开有第一布汽口并通过相应对称配设的导流管向下延伸至供热罐箱的底部,且导流管的出口向上倾斜设置。
[0010]所述导流管的出口处还设有弧形的导流板,且相邻布汽单元组的导流板构成双曲线结构。
[0011]所述布汽支管沿轴向还开设有第二布汽口。
[0012]所述布汽单元组交叉间隔均匀分布在母管的轴向两侧。
[0013]所述布汽支管上还设有向下开设的第三布汽口并通过相应配设的竖直管向下导流。
[0014]配设在第一布汽口两侧的导流管设为Z型管,且Z型管的末端出口向上倾斜设置。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该移动式强化换热导流管蓄热装置,包括运输装置及设于运输装置上的供热罐箱,且供热罐箱包括壳体以及连通设于壳体内部的进水管、供汽管以及布汽系统,且布汽系统包括母管及间隔设在母管上的多组布汽单元组,每组布汽单元组的布汽支管的壁面上均开有第一布汽口并通过相应对称配设的导流管向下延伸至供热罐箱的底部或流动死区的位置,且导流管的出口喷射呈一定角度,通过导流管结构可减小流动死区,减缓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蓄热能力强。
[0017](2)相邻布汽单元组的导流板构成的双曲线结构,在水平方向形成射流撞击,强化换热,整个流场在相邻导流板构成的文丘里结构的作用下形成负压,诱导下部流体进入导流板中,形成内部循环,高效的均匀流场,构建良好的流动环境。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供热罐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布汽单元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强化换热导流管蓄热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
[0024]一种移动式强化换热导流管蓄热装置,包括运输装置1及设于运输装置1上的供热罐箱2,且供热罐箱2包括壳体3以及连通设于壳体3内部的进水管5、供汽管4以及布汽系统;所述布汽系统包括母管41及间隔设在母管41上的多组布汽单元组6,且母管41与供汽管5连通并沿供热罐箱2轴向延伸分布;每组布汽单元组均包括与母管连通设置的布汽支管7,且布汽支管7的两侧壁面上均开有第一布汽口并通过相应对称配设的导流管71向下延伸至供热罐箱2的底部或流动死区的位置,减缓温度分层、减小流动死区,极大的提高了换热效率,且导流管9的出口向上倾斜设置。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布汽支管7沿轴向还开设有第二布汽口8,即第二布汽口8沿轴向向外侧导通喷气;而布汽支管7上还设有向下开设的第三布汽口并通过相应配设的竖直管72向下导流;通过布汽口以及配设的导流管71以及竖直管,导流管71以及竖直管72延伸到供热罐箱2的最底部或者流动死区的位置,可减小流动死区,减缓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提升装置蓄热能力。
[0026]布汽单元组6交叉间隔均匀分布在母管41的轴向两侧,配设在第一布汽口两侧的导流管71设为Z型管,且Z型管的末端出口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导流管71的出口处还设有弧
形的导流板10,且相邻布汽单元组6的导流板10构成双曲线结构,即构成文丘里结构,导流管71出口有一定的向上倾斜角度,蒸汽从导流管71沿斜上方喷出,斜上方的速度形成两个速度矢量,水平方向上的射流形成撞击,强化换热,垂直方向上的射流从上部流出,整个流场在相邻导流板10构成的文丘里结构的作用下形成负压,诱导下部流体进入导流板中,形成内部循环,高效的均匀流场,构建良好的流动环境。
[0027]本专利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中心”、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强化换热导流管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装置及设于运输装置上的供热罐箱,且供热罐箱包括壳体以及连通设于壳体内部的进水管、供汽管以及布汽系统;所述布汽系统包括母管及间隔设在母管上的多组布汽单元组,且母管与供汽管连通并沿供热罐箱轴向延伸分布;每组布汽单元组均包括与母管连通设置的布汽支管,且布汽支管的两侧壁面上均开有第一布汽口并通过相应对称配设的导流管向下延伸至供热罐箱的底部,且导流管的出口向上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强化换热导流管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的出口处还设有弧形的导流板,且相邻布汽单元组的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雨金鹏李要伟程鹏然郑明奇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百川畅银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