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音屏蔽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069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噪音屏蔽泵,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泵壳和屏蔽电机,泵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叶轮,屏蔽电机的输出端与叶轮的右端固定连接,泵壳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衔接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当叶轮转动时可使进水管产生负压,从而可将水吸入滤芯内,利用滤芯可将水中的杂质过滤,过滤后的水会从连接管进入泵壳内,从而避免了水中的杂质缠绕叶轮产生噪音,进而减小了屏蔽泵的噪音,同时当滤芯内的杂质过多时可打开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使进水管输送的水携带滤芯内的杂质可从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排出,从而可对滤芯进行反冲洗,避免了需要手动清洁滤芯。避免了需要手动清洁滤芯。避免了需要手动清洁滤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噪音屏蔽泵


[0001]本技术涉及屏蔽泵
,尤其涉及一种低噪音屏蔽泵。

技术介绍

[0002]屏蔽泵是一种无密封泵,泵和驱动电机都被密封在一个被泵送介质充满的压力容器内,此压力容器只有静密封,并由一个电线组来提供旋转磁场并驱动转子。
[0003]传统的屏蔽泵大多是在进水端设置过滤器,为了保证抽水的容量足够多,一般是将过滤器的过滤孔径设置的较大,因此无法阻挡小型的颗粒和杂质,当小型的杂质(如线型杂质)进入叶轮后,线型杂质会缠绕在叶轮上,从而会造成叶轮负载大且产生噪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避免杂质影响叶轮转动产生噪音的低噪音屏蔽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噪音屏蔽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低噪音屏蔽泵,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泵壳和屏蔽电机,泵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叶轮,屏蔽电机的输出端与叶轮的右端固定连接,泵壳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衔接筒,衔接筒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由第一过滤筒、第二过滤筒、进水管、第一衔接管、第二衔接管、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连接管、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构成,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滤芯,衔接筒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
[0007]优选地,所述泵壳的上端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的表面连通有输水管,输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屏蔽电机的内部,并与屏蔽电机的散热通道连通。
[0008]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固定安装在衔接筒的内壁,第一衔接管和第二衔接管的一端均与进水管的内部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法兰的连接端。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衔接管和第二衔接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滤芯的内部。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表面与衔接筒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管的一端与泵壳的内部连通,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一端均与连接管的内部连通,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的内部。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的右端分别与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内部的滤芯连通,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的左端均延伸至衔接筒的外部。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的表面均设置有电磁阀,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表面均设置有流量传感器,屏蔽电机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器。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筒和第二过滤筒,当叶轮转动时可使进水管产生
负压,从而可将水吸入滤芯内,利用滤芯可将水中的杂质过滤,过滤后的水会从连接管进入泵壳内,从而避免了水中的杂质缠绕叶轮产生噪音的问题,同时当滤芯内的杂质过多时可打开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使进水管输送的水携带滤芯内的杂质从第一排污管和第二排污管排出,从而可对滤芯进行反冲洗,避免了需要手动清洁滤芯。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流量传感器和电磁阀,利用流量传感器可检测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内的水流量,当第一排水管或第二排水管内的水流量减少时,此时说明第一过滤筒或第二过滤筒内的滤芯杂质过多,这时控制器会控制被阻塞滤芯表面排污管上的电磁阀打开进行反冲洗,未被堵塞的滤芯继续供水,从而可保证该装置在不停机的状态下进行反冲洗滤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技术提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技术提出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技术提出的第一过滤筒正剖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安装座、2泵壳、3屏蔽电机、4叶轮、5衔接筒、6第一过滤筒、7第二过滤筒、8进水管、9第一衔接管、10第二衔接管、11第一排水管、12第二排水管、13连接管、14第一排污管、15第二排污管、16连接法兰、17滤芯、18输水管、19出水口、20电磁阀、21流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参照图1

3,一种低噪音屏蔽泵,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泵壳2和屏蔽电机3,泵壳2的上端设置有出水口19,出水口19的表面连通有输水管18,输水管18的另一端延伸至屏蔽电机3的内部,并与屏蔽电机3的散热通道连通,当水从出水口19排出时,输水管18会将部分水引入屏蔽电机3内的散热通道内,从而可对屏蔽电机3进行散热。
[0023]泵壳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叶轮4,屏蔽电机3的输出端与叶轮4的右端固定连接,泵壳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衔接筒5。
[0024]衔接筒5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由第一过滤筒6、第二过滤筒7、进水管8、第一衔接管9、第二衔接管10、第一排水管11、第二排水管12、连接管13、第一排污管14和第二排污管15构成,第一过滤筒6和第二过滤筒7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滤芯17,第一衔接管9和第二衔接管10远离进水管8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滤芯17的内部。
[0025]衔接筒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16,进水管8固定安装在衔接筒5的内壁,第一衔接管9和第二衔接管10的一端均与进水管8的内部连通,进水管8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法
兰16的连接端,当水从进水管8进入滤芯17内,利用滤芯17可对水中的小型杂质进行过滤。
[0026]连接管13的表面与衔接筒5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管13的一端与泵壳2的内部连通,第一排水管11和第二排水管12的一端均与连接管13的内部连通,第一排水管11和第二排水管12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第一过滤筒6和第二过滤筒7的内部。
[0027]驱动屏蔽电机3可带动叶轮4转动,当叶轮4转动时可使进水管8产生负压,从而可将水吸入滤芯17内,利用滤芯17可将水中的杂质过滤,过滤后的水会沿着第一排水11管和第二排水管12进入连接管13内,并从连接管13进入泵壳2内,从而避免了水中的杂质缠绕叶轮4产生噪音,进而减小了屏蔽泵的噪音。
[0028]第一排污管14和第二排污管15的右端分别与第一过滤筒6和第二过滤筒7内部的滤芯17连通,第一排污管14和第二排污管15的左端均延伸至衔接筒5的外部,当滤芯17内的杂质过多时可打开第一排污管14和第二排污管15,使进水管8输送的水携带滤芯17内的杂质从第一排污管14和第二排污管15排出,从而可对滤芯17进行反冲洗,避免了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音屏蔽泵,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泵壳(2)和屏蔽电机(3),泵壳(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叶轮(4),屏蔽电机(3)的输出端与叶轮(4)的右端固定连接,泵壳(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衔接筒(5),衔接筒(5)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由第一过滤筒(6)、第二过滤筒(7)、进水管(8)、第一衔接管(9)、第二衔接管(10)、第一排水管(11)、第二排水管(12)、连接管(13)、第一排污管(14)和第二排污管(15)构成,第一过滤筒(6)和第二过滤筒(7)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滤芯(17),衔接筒(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屏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2)的上端设置有出水口(19),出水口(19)的表面连通有输水管(18),输水管(18)的另一端延伸至屏蔽电机(3)的内部,并与屏蔽电机(3)的散热通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屏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8)固定安装在衔接筒(5)的内壁,第一衔接管(9)和第二衔接管(10)的一端均与进水管(8)的内部连通,进水管(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锋远黄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中冠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